回上一頁

《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親師指南》p58~69

貳、以「傳統公共教育典範」支持「科層體制」

學習是人的本能,但如果沒有學習者的主體性,學習便不會成立

告訴電腦狗的定義是細尾,長腿,有眼圈

標準狗,電腦會認;不標準狗,電腦打問號

給電腦看大量狗的照片,
讓電腦自己發展狗的定義

即使是電線桿旁尿尿的狗,
電腦都能認出

在各項本能之中,「學習」是人類非常厲害的能力之一,可以說憑藉著這項能力,人類才有辦法從遠古生存到今天,建立文明,支配幾乎所碰到過的一切環境。

而晚近的人工智慧發展,就是科學家模仿人類的學習能力,建造出有真正本事的電腦。

以前科學家要訓練電腦認出照片中的狗,總是會定義一些規則:有頭、身體、四隻腳、一條尾巴,而且以一定的關係連接;有皮毛、皮毛上可以有各種花色(花色之多,科學家就難以窮舉);結果電腦碰到新的、和過去給過的「狗定義」不全像的狗照片又認不出來了。後來科學家用「多層的類神經網路」,給電腦看幾萬張狗照片,讓電腦自己去發展狗的定義,之後電腦就能真的學會辨認狗,即使照片中的狗模樣是電腦以前沒看過的,它也能認出這是一隻狗。至此 ,AI 才發展出真正「認狗」的本事了。

科學家手上的 AI 、家中的小孩、學校裡的學生,都是「學習者」,如果不讓「學習者」去體會大量的經驗,由學習者自己主動地去發展「定義」與「策略」,那麼學習便不會成立,學習者不會長出對付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剝除了學習者的主體性,由大人去告訴學習者規則,讓學習者套用規則去應對問題,這一種學習模式,很快就會碰上規則沒涵蓋到的情況,學習者應對問題時,不是出錯,就是無所適從。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多少能夠理解:

(1)學習是人的本能,生來就會,而且一輩子都會。人腦中的學習功能,是靠多層次的類神經網絡達成的。這種神經網絡結構,本就是大腦的組織原則。 (2)學習並不是「灌頂」,把一堆規則「灌頂」進去沒有用,灌頂進去的知識或技能,在碰到和規則不完全相符的狀況時就不靈了,就不會了。 (3)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的主體性無比重要,沒有學習者的主體性,其實學習就不會成立。

教育系統和社會組織結構緊密鑲嵌


對照圖

自古至今教育有許多種樣子,而某一個時代、某一個社會,教育會長成什麼樣子,其實與那個社會的主要組織、原則相輔相成。

例如中國古代社會,士子教育選擇教儒家而不是墨家,是因為讀書人篤信儒家,然後透過科舉為官,幫忙朝廷統治天下,這樣子培訓出來的人才,能夠安定當時的社會秩序,符合當時的國家治理需求,並不是因為儒家的思想和經典比墨家的高明。

只是世人容易有一種錯覺:自小看慣的,就會覺得「天經地義」、「理應如此」。源自三百年前普魯士,繼而流傳全世界成為主流的「傳統學校教育」,僅是恰好和過去三百年來盛行的「科層暨市場體制」完全契合。但是因為大多數的同胞與世人是這一套教育體制養大的,所以自然而然覺得「教育理應如此」,天經地義。這樣子想,卻剛好妨礙臺灣社會與教育地進一步發展。在網際網路發展略為成熟之後,網際網路改變了教育的「核心提問」,而「科層暨市場體制」走了三百年,造成了全球暖化,也不得不改弦更張,必須走向「互聯共生網絡」型的人類社會。在教育體制與人類社會雙雙需要「升級改版」之際,改變教育,改變人類社會,才是真的「理應如此」。

過去十年,臺灣開始有了實驗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先有行政命令上的包容、正式立法的保障,近期政府更透過補助加以扶持,讓我們看到了和過去傳統學校教育很不一樣的「自主學習典範」下的教育模式。而透過自主學習典範教育的實踐,證實傳統學校教育並沒有比這些自主學習典範更「理應如此」,更天經地義。相反的,「自主學習典範」教育剛剛好得以匹配下一個階段互聯共生網絡型的人類社會,更應該橋接進公共教育系統裡才對。

有人會問:「說那麼多有什麼用?傳統的學校教育就是和盛行的「科層暨市場體制」相契合呀!用傳統的學校教育培養出來的人,就是比用「自主學習典範」培養出來的人更能適應這個社會啊!」這種想法在未來如果要繼續可行,得有個大前提,那就是:人類社會與臺灣社會未來四十年的樣子,基本上就要是過去社會運作的樣子。在未來什麼事都有可能,但就這件事最不可能。

傳統公共教育典範

科層:執掌明確、辦事準則固定、介面簡單


6 位成員, 5 組關係;若改為工
作圈,6位成員會有 15 組關係。


14 位成員,13 組關係;若改為工
作圈,14 位成員會有 91 組關係。

工作圈:共議、協商分工、允許想新辦法
工作圈中關係數量隨成員數目急速增加

本書所稱的「傳統公共教育典範」,指的是自腓特烈·威廉一世(德語:Friedrich Wilhelm I)於1717年在普魯士實施全國小學義務教育以來,逐漸傳遍全世界的學校教育系統。過去三百年,不止教育有全球近似的典範,國家治理也有一套相近似的制度:立機關、清戶口、明地政、修道路、興實業、通貿易、設學校。全世界的國家有兩百多個,雖然信的教不一樣、有沒有國王不一樣、專制還是民主可能也不一樣,但底層的治理機制卻差不多:都是以化石能源為經濟的基礎,同處於一個國際市場網絡中,也都使用上面提到的那一套政府治理工具。學校教育系統,當然是在幫科層體制、市場經濟打基礎。大家沒發現嗎:學校一方面很像劃一且大量生產的工廠;另一方面學校中的人際關係又很像科層化的政府機構。

舉例來說,政府會分總統、行政院 / 國會、市長、地方政府 / 地方議會;行政院會分院、部、署;部裡面會分部長室、各司,下設各科。這些是「設層」。同樣行政院內部會設內政部、教育部、國防部……,彼此同級平行;教育部內部會設綜規司、高教司、技職司……,彼此也同級平行。這些是「分科」。「分科設層」就是「科層體制」的最大特徵。大公司其實也差不多。

學校呢?有一個校長室,下設輔導處、教務處、學生事務處、總務處;處下面設各組,如教務處下設註冊組、教學組、資訊/設備組,其他處室也類似。不但各校均是「分科設層」,而且幾千所學校分科設層都大同小異,格式化得相當徹底。將學校高度格式化,也是為高度格式化學生做好準備。

整個政府、公司、工廠、學校長得都像個金字塔,金字塔的下層得服從金字塔的上層。政府通常用 GDP 成長多少來評價;公司通常用賺多少錢來評價;工廠通常用產量多寡、成本高低、良率如何來評價。

在科層暨市場體制下的傳統學校,其實就是一種另類工廠,學生既是原料也是產品,一節一節國、英、數、社、自的課,是一道一道的加工流程,灌進去一份一份應試答題用的專屬知識。

所謂「典範」,是指在一個體系中的人們,彼此用類似的技術手段做事,用類似的原則組織團體,而後台則用相同的價值觀整合這兩者。過去三百年的人類社會漸漸整合到一個跨國系統當中,這個體系最突顯的兩樣特色:一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另一是「科層組織」。三百年後的今天,這個系統成為人類社會最盛行的體制,我把它簡稱為「科層暨市場體制」,而「傳統公共教育典範」則是這個體制非常核心的構成部分。

什麼是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市場經濟,我們會在下一章「開門辦教育」中說明,在這裡我們先稍微談一下「科層組織」。「科層組織」雖然古老,但如此盛行也不過是近三百年來的事:政府使用科層組織、軍隊使用科層組織、跨國大公司也使用科層組織。當然傳統公共教育典範下的學校,自然也是科層組織,這是給社會建造未來組織的基礎。

「科層」(bureaucracy)是指分科設層,這種組織有以下幾個特點:

(1)組織在橫向上分很多科,縱向上分很多層,可以在這兩個維度上發展得很大,甚至組織起幾百萬人。 (2)組織內職員的地位,依照等級劃分。下層對上層負責,服從上層的命令,受上層監督。上級對下屬下的指示與監督,不能超過規定職能的範圍。 (3)每一層、每一科、每個工作崗位,都有明確的工作執掌。根據嚴格的分工制度,做超過工作執掌範圍的事––犯規;工作執掌範圍內的事沒做––也犯規。 (4)事情該怎麼做,有規章制度規範著,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做,而沒有照著規章制度上的方法做,還是犯規。 (5)業務執掌和做事的規章制度,都用「文件化」的方法,寫成章則,犯不犯規一清二楚。 有的讀者讀到這裡,可能就會有疑問:這有什麼不對嗎?把科層體制視為理所當然,是因為科層組織在我們生活中太盛行了,盛行到我們容易忽略還有其他可採用的社會組織方式。凡是組織人群,都需要「立約承責」,但立約承責可不只有「科層組織」這一種辦法。舉例來說,「工作圈」模式(Work team)也是常被使用的一種組織方式。以下用一個簡表來對照這兩者:

工作圈 科層
都必須要「立約承責」
成員協調工作 分科設層,明訂執掌
成員創造力、士氣好表現皆較好 成員易僵固、受挫、等因奉此
實體:運作成本隨人數增加而呈指數增加
線上:運作的固定成本穩定,邊際成本小
運作成本隨人數增加而等比例增加
隨大規模點對點溝通工具發達而規模得以擴大,並且運作的更成功 隨大規模點對點溝通工具發達而缺點畢露
人的大腦只能大約熟識 250 人左右,還要分配給不同的人際圈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