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自主學習親師指南》p203~231

陸、實踐「自主學習典範」的方法

組課共學

組課共學最原初的構想,至少在Illich時就已經被具體提出,指的是讓「學習者」來構思並治理一門課程,而不是「國家」、「學校」或「老師」。其宗旨在讓學習者自己動手打造符合他自己學習需求的課程,因為老師和家長並沒有辦法一輩子陪在同學身邊,想要終身學習,就需要學會這樣的本事。

目前組課共學被應用在三個方面:

  1. 幫助學生(資淺學習者)組課,參與自己的學習治理。
  2. 培力老師(資深學習者),讓老師透過自主學習來認識自主學習。
  3. 幫助成人(含老師)持續透過群學來實踐終身學習。

三者組課的過程大同小異。

階段重點資淺學習者資深學習者
導入討論模式OST課主搭檔討論
規畫課程起草開課公告
立約承責張貼公告,進行廣宣
學習,經濟,生
活三種協作
聯絡參課者並收錢
按表定時間上課
與外部
對接的
附屬事宜
評量
記帳
典藏

發起組課的那一個人或那一群人,我們稱之為「課主」,跑來響應課主,一起來參加這門課的叫「參課者」。參課者有時是課主的班上同學,有時不是,非課主本班同學跑來參課的人我們稱之為「外修生」。

同學會想組課嗎?會。例如,同學們會因為喜歡日本動漫,跑去組日文課;也會因為喜歡韓劇跑去組韓文課。我看過課主與參課者最拼的一門組課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他們請前電玩選手來教課,每次上課五小時,而且服從紀律。

同學們只會組遊樂性質的課嗎?當然不止,什麼樣的課都有人組。一個 20~30 人的班,在四年半裡面組了 120 門課並不算很多。青菜蘿葡各人各愛:「自然科學概論」、「進階數學及科學」、「地球大歷史」、「組裝收音機」、「維修電腦」、「當代社會」、「生活速寫」、「烹飪」、「烘焙」、「街舞」、「籃球」、「射箭」……都會有人想組。其範圍涵蓋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社會、藝術、身體等所有領域。當然大人也要跳下去一起組,切勿只出一張嘴。

多大的小孩可以開始讓他們組課?我最小帶過小學的,但我認為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可以組課,只是流程和步驟可能需要更簡化。

(一)導入「討論模式」

組課共學的第一步,就是將準備開課的課主們導入「討論模式」。在這個模式下,自己覺得自己已經想明白了還不算數,要自己先把想法打磨到一定通透的程度,至少能解釋到夥伴們聽得懂,彼此才有辦法協作。

對「組課共學」的新手來說,最好使用 OST (Open Space Technology,開放空間會議技術) 來幫忙營造討論環境。OST 是參與者驅動的,而不是組織者 / 召集者驅動的討論模式。臺灣有「開拓文教基金會」專門在推廣這一門討論技術。「六年制學程」也是在 2016.2 月 17~18 日,花兩天的時間來帶領同學開始組課共學。目前政大實驗教推動中心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與社群自辦的「海星培力」,也都會運用 OST 來帶領新手進入組課共學。

對有經驗的老手來說,大約有幾位開課的課主組成搭檔,就可以構成相當有效的組課發起討論。在這個階段,課主要對「想幹嘛?」討論出共識,也需要盤點並綜整課主們手上的人脈資源,如果是老練的課主,乘法協作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了。再來的討論重點是這門課適合的「參課人數」,以及大約每名參課者要出多少錢。最後,課主們一起為這門課想一個「課名」。

那如果因為有客觀條件限制,既沒有辦法辦 OST ,也無法讓課主們組成搭檔,是不是就不組課了?不,由導師跳下去暫時扮演搭檔,陪同學進人討論模式。

(二)起草開課公告

以海星培力最近走完的一門課為例,一張「開課公告」內容大致如下:

  1. 課名:自主學習輔導平台設計
  2. 課名短代稱(少於八個字):自主學習輔導平台
  3. 開課者:丁志仁、曲智鑛、張天安、林意雪、李光莒
  4. 上課次數:9
  5. 開課人數上限:34
  6. 開課人數下限:15
  7. 課程目標:
    1. 探討自主學習典範諸元素的學習價值與風險
    2. 再界定自主學習典範概念下的輔導工作
    3. 收集不同實驗教育場域之自主學習輔導實例
    4. 彙整不同實驗教育場域之自主學習輔導策略
    5. 提煉不同實驗教育場域之自主學習輔導模式
    6. 反思不同需求學生之自主學習輔導經驗
    7. 喚起不同實驗教育場域工作者對輔導議題之重視
    8. 集合志同道合的教育工作者與培養新秀
  8. 簡介:
    • 九次主題:
      課次主題與負責老師如下:
      1. 3.15:自主學習典範的核心元素、價值、風險與輔導需求(丁志仁)
      2. 3.29:幫助學習者建構自己的生涯願景(趙浩宏)
      3. 4.12:實驗教育機構的輔導機制需求與因應策略(以小實光為例)(李光莒)
      4. 4.26:薩提爾模式在自主學習典範中的運用(張天安)
      5. 5.10:以同儕諮商療癒傷害,並改善師生關係(林意雪)
      6. 5.24:實驗教育中特殊教育需求學生的適應與支持(曲智鑛)
      7. 6.07:臺灣自主學習與輔導資源網絡(曲智鑛,丁志仁)
      8. 6.21:大陸自主學習與輔導資源網絡(大陸同學)
      9. 7.05:建構自主學習的輔導資源網絡(綜合性討論)
    • 上課時間:2021.03.15~2021.07.05隔週週一晚上 6:00~9:00 ,上課日期剛好避開清明與端午連假。
    • 報名與修課:
      1. 如選課人數超過上限,由課主決定參課同學。
      2. 臺灣北部同學請實體參課。
      3. 大陸與臺灣中、南、東部同學可線上參課。
  9. 選修者限制
    1. 有志參與自主學習典範發展者
    2. 有興趣探討自主學習與輔導工作兩者間關係者
    3. 有意參與建構自主學習輔導平台與網絡者
    4. 有教育或輔導相關工作經驗者
    報名人數超出上限時,以無界塾與陶璽工作室受邀人員,政大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一二三梯學員、海星培力成員、穹頂之下成員優先
  10. 評量方式
    1. 討論引言資料
    2. 討論心得
    3. 討論資源列表
  11. 上課規範:
    1. 親自上課,不能來要請假。
    2. 缺席以兩次為限,超過仍可參課,但沒有學分。
    3. 認真參與分享及討論。
    4. 尊重講者與同學的發言。
    5. 上課時使用手機請限與上課相關事宜。
    6. 上課中臨時有事請向老師報備。
    7. 自己的檔案上傳到自己的資料夾。
    8. 作業按時交。
    9. 垃圾自己帶走,不能留在教室。
    10. 不守規範,課主可請修課者退選,費用按比例退還。
  12. 費用說明:每位參課者分擔費用2700元(每小時100 元),一次繳清,上課請假不退費。
  13. 上課地點:
    實體:臺北市信義路三段 162-16 號 4 樓
    捷運大安站,師大附中對面
    線上:Jitsi meet
  14. 海報:如右上圖

請注意,課主最好為這門課畫一張海報。畫課程海報不難,用目前的簡報軟體就可以畫得很好看了。


此外,在規畫一門課程時,不宜過度結構,會毫無彈性;也不要太過沒有結構,會失敗。

(三)張貼公告並進行廣宣

不要讓班上同學只和班上同學組課,這不是「開門辦教育」。最好把寫好的開課公告,貼到網路上,去招班上以外,有相同學習需求的人。學習的四大資源:同儕、師資、設備、課程,四者的影響力以同儕為首。

現在網上已經有專門貼開課公告的地方,叫做: urclass.net ,那裡除了有完整張貼公告的地方,連張貼海報的地方都準備好了,還有後續的周邊服務。就算不是組課共學的課,還是可以貼到 urclass.net 上面。

張貼公告這個動作很重要,因為組課共學在做人做事上要學兩件事:第一是「立約承責」,第二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貼出來的公告就是個「約」,貼出來就是課主與天下人立約,只要修課人數超過下限,課主就得把課開成,除非發生不可歸責於課主的事故,課主可以在向參課者道歉的前提下,請求大家原諒他沒把課開成。這件事同學受大人渲染的影響很大,只要大人一心都是要「玩真的」,不隨便,我看到的情形,有百分之九九同學都會比大人更認真。

課能不能收到開課人數下限的參課者,還要看課主是不是認真進行廣告、宣傳。這時那張電子海報的作用就出來了,不管是 Facebook 、 Line 、 IG ,有圖就容易轉貼。

幾輪之後,同學就會意識到,他在班上最大的「利益」其實就是組課。高中畢業之前,國家和家長都會逼他上學,上學時間是做他想做的事?還是做大人想要他做的事,關鍵就在於他組的課有沒有開成。

(四)聯絡參課者並收錢

組課共學每一門課就是一個「協作群」,這個「協作群」包含了三種協作:學習的協作、經濟的協作、生活的協作。

在經濟協作方面,組課共學的原則是:公平分擔,自給自足。不要搞成「課主」是「店主」,參課者是「顧客」,客人多了店主就賺錢。整門課的開支是多少,課主在規畫課程的階段就要算好,所有參課者與課主公平分攤。

如果是學校、機構、或團體在辦學,建議從學費中對每門課每小時補助 400 元的鐘點費,但要求同學、家長和專任老師不能領,只有兼任老師和外聘的老師才能領。全體參課者分擔的就是講師費超過每小時 400 元以上的部分,以及每個人自己要負擔的材料費、交通費、門票。

錢從哪裡來?如果是學校可以找相關計畫跟政府申請專用補助,如果是機構或團體,可以計入學費,成為學費中的固定成分。

有補助對課主的幫助很大,會使得組課分攤費用比外面上課學費低很多,即使中小學生的社會經驗和人脈不足,還是九成以上都能組課成功。一般來說,比較低的費用來自以下四個原因(通常是利用到其中幾個原因,藉以降低參課者的分擔費用):

  1. 學校、機構、團體對組課有每小時 400 元的外聘老師鐘點費補助。
  2. 同學及家長的勞務會貢獻到學習協作之中,不用付錢,如家長出車會吸收掉部分交通費。
  3. 使用學校、機構、團體的教室和既有設備,或者是使用到跨校選修聯盟的教室合作協議。
  4. 向政府或企業申請專案補助。

如果分攤費用能夠變得便宜,主要是因為從本班同學的學費中,抽取了部分費用來補助外聘老師鐘點費,由於本班同學有繳學費,而外修同學沒有繳學費,此時本班同學與外修生的分攤費用有些許價差是合理的,但是一定要在課程公告中就加以敘明,不能在公告後再來改變分擔方案。組課共學的公告就是課主對天下人的「約」,是一份必須要承責的「約」。

還有要堅持「不要讓同學透過組課共學來賺錢」,非營利原則很重要,能確保學習的初衷不會變質。

剛開始,我也覺得不會有家長想要藉同學組課來賺大家的錢,我以為家長應該很樂於同學們組課的心思全用在方方面面的學習上頭,後面發現大多數的家長是這樣子沒錯,但也會有例外,而這些例外對群學所帶來的負能量和破壞很大,這種「人人為我,我為自己賺錢」的行事風格很快就會在群裡渲染擴散,反而需要辦學者和其他家長,額外花更多力氣來加以中和這些「負能量」。

利用組課賺錢這樣子既不公道也行不通。大家同在一個「協作群」裡,課主只是在幫大家居間協調,如果課主轉變為「店主」,還怎麼請大家講義氣一起幫忙?而且此時參課者變成「顧客」,認為花錢購買服務,本來萬事就應該「店家」來搞定,這才叫「顧客永遠都是對的呀」!

很多參課者並不是課主的同班同學,利用 urclass.net 選課會留下 email (電子郵件地址),課主能看到這些報名者和他們的 email ,可以聯絡他們搞定繳費事宜。當然參課者也可以留下聯絡電話,但網站只會要求選課者提供實名和 email ,並不會要求參課者不留電話就不能選課。由於課主剛開始時通常並不認識外修生,所以網站通常也會提供第三方服務:讓參課者先把分擔費用交給平台,等確定組課的課主如約承責,再請平台方將錢轉交給課主。

(五)按表定時間上課

有不少組課純粹是「同好共學」,不請老師來教,完全由同學自己操作。這種操作值得鼓勵,但仍宜有「導師」拜訪和少許的陪伴。

很多同學當「課主」之後,喜歡延請外聘老師或班上的專任老師來主導上課,這樣子課主的事情少,責任小。但發現漸漸也有更多同學喜歡老師減少講授,而讓同學們討論和發表。而不少有自主學習概念的老師,也會自發地把講授或手把手教導的比重降低,增加更多「任務」給同學,而這些任務還需要同學分成小組,必須透過小組合作才能完成。

當組課是以這種「大群包小群」的樣子推動,同學之間的「學習協作」就會發生。而如果分給各小組的任務,是需要小組的夥伴間達成共識且有所行動才完成得了,小組內的協作還會由加法協作走向乘法協作,並且引發「共振」。

更上層樓的組課,是帶領的老師能催化這門組課的協作群發生「自組織」,自己形成一個個「工作圈」,自己協調任務,自己生成學習節奏。此時如果有中途加入的參課者,往往需要額外的協助,才能不被原有的學習節奏卡住。

一門組課的參課者,當然可以是混齡的,只要能融入這門課的學習節奏,他就是適合這門課的參課者。

除了之前提過的經濟協作與學習協作,有時組課還是一種「生活協作」。就算組課是排在學校週一到週五的上課時段,學習者都需要做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去處理想參加的課彼此衝堂的問題。

而當組課共學由「大人要你學的東西」,進入到「你自己打造自己想要的學習」之後,組課還會出現在夜間、週六日、寒暑假等時段。這時候「學習」成了學習者生活中的一個面向,要和「娛樂」、「賺錢」、「家庭生活」等其他的生活面向去競爭優先順位。

如果願意在生活中事先為組課群學特別留下一個位置,那來自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瑣事就不會將我們淹沒,我們可以用「留下的時間」而不是「剩下的時間」,去和同好一起共學,一起解開生活中的各種疑惑、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此時組課的題目,可能是「大齡生活中的保健」,「高血糖者的生活品質」……。

在終身自主學習的節奏中,嵌入一個又一個組課共學,最能體現「人是平等的」這件事,不管錢多錢少,每個人每天都是 24 小時,能彼此進行「生活協作」的人,才有辦法透過「群學」,相互扶持,昇華彼此的人生。

(六)評量、記帳與學習歷程典藏

即使是同一個主題課,即便是同一位老師教學,不同的參課者組合,進行的內容與節奏也可能很不一樣。

組課在一開始時,會再丟給全體參課者討論的事,經常是「評量」。對某一群參課者來說太簡單的評量,對另一群參課者來說可能太難了;反之亦然,對前一群參課者來說剛好的評量標準,對後一群參課者來說可能簡單到沒有意思。

如果完全不用和外界對接,評不評量不一定有什麼關係,但有時組課共學還需要與外界對接:例如做為申請完成實驗教育證明書的基礎,送成績單給教務處的依據。這時候,組課共學的評量段落,大家就有需要謹慎討論。因為這是要依約定照辦,一點也不許弄虛作假的事情。

從 2020~2040 年間,人類的工作將會大規模重新洗牌,其節奏之快,規模之大,絕不可能靠大學科系調整與證照種類更新調適得過來。在未來二十年間,每個人提出自己可信的學習歷程紀錄,重要性會與日俱增。也就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之下,臺灣開始展開高中生學習歷程檔案系統的建置,並將之與大學入學掛勾。同時《社區大學發展條例》的子法《社區大學學習證書發給準則》也於 2019.05.13 施行。這些事情都不是偶然與巧合,而是時代演變的必然走向。

所以 urclass.net 也在研究組課共學學習歷程的準永久性典藏、以及參課者對自己學習歷程的提取與運用的適切方法。

如果組課共學在某些領域是具有「非營利性」的,那麼記帳,並且讓參課者可以看一門組課的收支情形,也是平台須要承擔的周邊服務。

行動學習


城堡與浮島

我們提倡自主學習典範要走向「開門辦教育」,勸學校不要把自己當做一個一個的「城堡」,只會往城內搬糧草;勸學校要把自己當成浮在資源海洋上的一座浮島,有無數軟管伸入資源海洋當中在汲取營養,幫助學生學習。

上一節提到的「組課共學」,是開門辦教育的其中一路發展,但是即使在臺灣的實驗教育領域,組課共學也才方興未艾,還不是很盛行。在臺灣實驗教育領域真正盛行的是「無界學習」:學習的場域,不以教室為範圍,將整個世界都當成「沒有屋頂的大學校」。幾乎每個臺灣的實驗教育機構或團體,或多或少都會操作這種「無界學習」。

在無界學習當中,如果我們再讓一個學習活動,同時能兼顧到移地、群學、學習者策畫三個要素,我們就把它稱為「行動學習」。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無界學習」都是「行動學習」。有的無界學習是大人安排同學們參訪,有移地,可能也有群學,但卻不是學習者策畫,所以還不算「行動學習」。

而滿足「三要件」的行動學習,在臺灣的實驗教育機構或團體中,也被大量實施。教育部的推動藍圖亦十分重視「戶外教育」這個項目,不但有專門推動辦公室,補助也十分大方。不過戶外教育比較重視「移地」這個元素,比較沒有重視「群學」和「學習者策畫」這兩個元素。

在自主學習典範中,應該把「行動學習」當成「連續劇」來規畫,而不是把它們當成「單元劇」處理。也就是說,應該「由近而遠,由小而大」,有系統地加以推動。

「行動學習」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訓練

上一段提到我們特別把「群學」與「學習者策畫」納入「行動學習」基本構成元素,這並不是我們任意要這樣子定義的,而是因為如果行動學習由大人策畫,就無法成為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訓練。

具足三元素的行動學習是非常典型的「任務」驅動式的課程設計,可以提供同學使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舉例來說:

  1. 教同學如何「問對問題」:這次「任務」的本質是什麼。例如:一次行程的路線安排。
  2. 把大問題拆解成較小的問題。例如:先將一次行程的拆解成:路線、經費、日程三個問題。然後把經費再拆解成:食、宿、交通、門票……等更小的問題。
  3. 找出事情變化規則。例如:食的經費會分成早、中、晚三餐,而且每天週而復始。
  4. 把問題抽象化,把細節淡出。例如:早餐的菜色可能是燒餅油條,也可能是麵包牛奶,但都沒有關係。我們可以用「早餐」這個概念將在早餐的菜色抽象化掉,忽略具體菜色,專注於早餐就是 40~60 元一餐的預算額度。
  5. 蒐羅、學習解決問題有關的知識或技能。例如用 google 地圖在目標區內找各個早餐店的位置,並進去查看大致的價格。
  6. 設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例如:可以在預算額度內,設計營養、美味又方便的早餐方案。
  7. 串接小問題再還原成原來的問題。例如:將沿路行程的就食子方案、住宿子方案、交通子方案,組合成包含路線、經費、日程……等等的整體方案。
  8. 將解決方案代回真實脈絡,驗證解決方案的有效性。例如:實際跑一趟,看預想和真實差距有多少偏差。
  9. 發表是吸收的利器,安排同學在行動學習後進行各種形式的發表。為了順利完成發表,同學一定要進行經驗整理。一輪一輪操作下來,同學的能力會一次次的增強。

由近而遠,由小而大

至於怎麼把行動學習當成「連續劇」來規劃?這部分我們以實驗教育機構「六年制學程」的實際操作的例子來介紹比較清楚:

你看,上述行動學習的規模,是不是由一日到多日,最後再擴展到整個月;而行動學習的範圍,是不是由學校所在縣市,逐步擴展到臺灣各地,然後走出臺灣,進入國外;行動學習所使用的過程技能,是不是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複雜。這就是前把「行動學習」當成「連續劇」來規畫的真義。學生的能力是一步步堆叠累積上去的。

有太多的學校把行動學習當成一個一個活動來思考(單元劇的思維),甚至每年都辦類似的活動,這樣子設想行動學習這種課程沒有縱深,不容易累積出同學們更強的能力。

其實行動學習除了單獨規畫辦理之外,還可以跟所有課程結合,幾乎「無所不連結」。從上面舉例的課程規畫當中,大家可以想像得到:這些行動學習和語文、數學、藝術、科學、社會、身體等所有領域都有連結。而且既可以和同學的主題備課連結,也可以和前面談的「組課共學」相連結。

行動學習能夠訓練許多種過程技能

「過程技能」是指同學在因應和解決課程中的任務時,需要用到的技能。這些技能考試及格了也不一定會用,一定要拿來解決問題,才能幫助同學真正學會。而行動學習是各種課程當中,須要用到最多「過程技能」的學習活動。例如:

  1. 各種透過網路蒐集資料的能力
  2. 分工合作與集思廣益的能力
  3. 策畫的能力
  4. 地理與地圖的能力
  5. GIS(地理資訊系統) 的製作能力
  6. 網站的製作能力
  7. 生活自理的能力(如烹飪、記帳)
  8. 外文能力
  9. 面對山和海的能力
  10. 視不同任務會鍛煉出不同面向解決問題的能力

行動學習造就出什麼樣的同學

  1. 能依民主程序「自組織」,並治理自己一群人的眾人之事。
  2. 能管理三百萬的共同資產,包含催收、分配、使用、結餘公平歸還。
  3. 能選出得力的同學,負責策畫小組,負責起草北美案與歐洲案,並在方案競選中各寫出五十多個景點介紹。
  4. 能不透過旅行社,全憑同學協力策畫歐洲一百多個景點的行程規劃。
  5. 能將個人在歐洲一個月的開支(含機票、住宿、飲食、交通、門票)控制在臺幣十五萬以內。
  6. 能透過德國和法國在臺灣的外館,弄清楚歐盟的保險要求,並順利安排同學們的保險。
  7. 能透過善用Google地圖、Google翻譯等工具,在歐洲行動自如,包括預訂並使用歐洲城際與長班巴士。
  8. 能善用Air B&B等共享經濟工具,廉價取得歐洲的住房資源。
  9. 能合作團膳,解決一個月的飲食需要。
  10. 能善用YouTube及網站上的各種資料,預先研判可能的各種風險,並預做防範。
  11. 能透過架設網站、GIS表達自己的策畫與實踐成果。
  12. 能在萬里異城之外,和夥伴們和衷共濟,相互扶持,應對各種意外事件。
  13. 能在十七歲就離開臺灣這個生活舒適圈,打破自己的生活與思維框架,以國際的高度與角度去看待事物。
  14. 不管流利還是蹩腳,能用外語去點餐、備餐和購物。

當然,離開六年制學程這個自主學習環境之後,同學們曾經被鍛鍊出來的能力,有的人會進化,有的人則會因為再回到傳統的教育環境中而退化。但在此之後的生涯中,同學們會因為自己「做過」,而不會再害怕。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