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課程改革: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三、改革課程內容
 
第 89 行: 第 89 行:
  
 
===三、改革課程內容===
 
===三、改革課程內容===
(1)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
#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br/>基礎教育是為每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打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課程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擴大、拔高。基礎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課程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以促進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
 
+
#加強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實用化、人本化與本土化
基礎教育是為每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打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課程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擴大、拔高。基礎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課程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以促進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
+
#注意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課程內容的協調整合<br/>正規教育指學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規教育則指「任何在教育體制以外進行的,為人口中特定型別的成人及兒童有選擇地提供學習形式的有組織的、有系統的活動。
 
+
(2)加強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實用化、人本化與本土化
+
 
+
(3)注意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課程內容的協調整合
+
 
+
正規教育指學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規教育則指「任何在教育體制以外進行的,為人口中特定型別的成人及兒童有選擇地提供學習形式的有組織的、有系統的活動。
+
  
 
==改革歷程==
 
==改革歷程==

2021年10月9日 (六) 19:21的最新修訂版本

本文參考:百度百科條目,只講到 2000 年那一次。

  1. 核心理念: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
  2. 含義: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
  3. 主要任務:更新觀念、轉變方式、重建制度

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爲了學生的發展。

這裡的「一切」,指的是學校的所有教育教學方略的制訂,方式方法的使用,都要建立在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之上;這裡的「學生」,顯然是指學校里的每一位學生;這裡的「發展」,指的是學校的教育教學及一切課外活動,都要把目標鎖定在能夠有利於學生終身發展之上,有利於學生在學校獲得今後走向社會所需要的基本生存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資訊收集與處理能力,學會辦事的能力,獨立生存的能力。以保證我們的下一代能夠在未來社會生存與發展。因此,有人乾脆把這句話說成:一切爲了一切學生的一切。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一切爲了學生的一切」這個口號雖然比較動聽,但如果把它理解為「教師可以替代學生的一切」、「學生的一切行為都要在教師的指示下進行」等,那將是中國學生的最大不幸。如今不少所謂重點中學的校長,總是帶著自豪的神情向外界介紹:「我的學校是全封閉管理……。」當我聽到這類話的時候,心裡總有一種異樣的感覺。難道要把一個自然人轉變化社會人的教育,卻能夠把受教育者最美好的青春封鎖在「全封閉」的校園裡嗎?

澳大利亞未來學家伊利亞德說過:「如果你今天不生活在未來,那麼你的明天將生活在過去。」因此,我國的教育方針不能企求培養完人――把每一位普通人都培養成「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的人」、「雷鋒式的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與接班人」,而應當首先完成基礎教育的主要任務:全力打造合格的公民。

任務目標

一、主要目標

專家一致認為,我國這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以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第一、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應體現時代要求:一是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二是要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三是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四是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五是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六是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七是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八是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九是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第二、新課改的具體目標應實現六大轉變:一是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影響,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二是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門類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使課程結構具有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三是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四是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五是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六是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有句話說得好:有經驗的校長抓課堂,缺乏經驗的校長抓門房。我認為,要落實這六大目標,對於基層學校來說,關鍵是要化為可操作的制度,落實于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之中;對於教學一線的教師來說,主要是在每一節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把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落實于教學的各個環節。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首先確定的培養目標是: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革命傳統;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強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確定這一培養目標,正是基礎教育貫徹落實鄧小平同志關於「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和江澤民同志關於「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也是基礎教育承擔提高全民族素質、增強綜合國力歷史重任的具體落實。爲了實現這一培養目標,《[https://baike.baidu.com/item/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6項具體目標。

二、主要任務

新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是:更新觀念、轉變方式、重建制度。即更新教與學的觀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重建學校管理與教育評價制度。

我們常說,思想是行動的指南,觀念主宰命運。既然觀念可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那麼教育觀念的轉變就足以改變一位教師的命運,影響這位教師所教學生的一生。記得在1998年的一次省級高中教學研討會上,我向與會的數十位一線教師介紹了自己的「一節課只講授22.5分鐘以內」的觀點,一位老教師在會上提出這樣的質疑:「請問本書林老師,我每節課45分鐘拚命地講,都無法教完高中物理的三本書,不知你是怎樣用這麼少的時間教完的?」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說:「這位老師所提的是如何『教』完它,而我所說的是如何教學生『學』完它。」雖然這裡的『教』與『學』僅一字之差,卻能從中折射出兩位老師不同的教育觀念。

我認為,中國教師是世界上最自信的教師,他們中的許多人都相信教材是用來『教』的,而不是教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學會自學教材的。有一位中學數學教師在上課時,發現有位學生沒有聽講卻在看書,老師就問這位學生「你為什麼上課不聽老師講呢?」該學生答道:「我聽不懂,想看看書。」老師非常氣憤地指責道:「你聽都聽不懂還想看懂?」然後向講臺方向走了幾步回過頭來補了一句:「簡直不可思議。」是的,在這位老師的心中,書只有通過老師教學生才會懂,學生自己如果能夠看懂,那就是不可思議的事。

所謂轉變方式,即轉變傳統的教與學的方式。教的方式的轉變,其目的也是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這次課程改革過程中,我國借鑑了美國自19世紀末就開始的,現正被其大、中、小學大力提倡的「以問題為中心的學習」和「以專案為中心的學習」的成功經驗,引入了「研究性學習」這一新課程。其意義就在於通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賦予學生以自主學習能力、與人合作能力、自主決策能力、收集處理資訊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最主要的是引導學生關注人類面臨的大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以及對人類、對社會的責任感。 不僅如此,本次課程改革還希望能夠改變學生的學習環境乃至生存環境,把中國中小學生從「課堂上被動地聽老師講,課堂外埋頭于書本,專心做大量與實際生活嚴重脫離的練習」中擺脫出來;從過於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走出來,還給他們應有的自由時空,讓他們快樂健康地度過青少年時期,讓他們睜開眼睛看自然界、看社會、看生活。

所謂重建制度,即重新建立學校管理制度與教育評價制度。這裡所說的教育評價制度,包括政府對教育部門、社會對學校、教育部門對學校、學校對教師、家長對老師、老師對學生、乃至社會對人才的評價等。不過,我認為制度也是一種文化的產物,也是人類文明的一個組成部分。既然是文化是文明,就只能繼承與發展,提「重建」有點過於激進,有可能被執行者錯誤地理解造成嚴重的後果。比較恰當的提法應當是「改革制度」。

三、根本任務

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將課程功能的改變作為首要目標,力爭使新一代的國民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素質。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深刻分析了基礎教育存在的弊端和問題,對於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鮮明的社會責任感、健全的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資訊素養和環境意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有人說,進行了新課程改革以後,還要不要素質教育呢?說明提這個問題的同志是沒有完全領會這次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精神的。我們不要忘記我國的教育總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建設者與接班人。我們也不要忘記這次課改的最終目的是「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我們更不要忘記,中國教育的最大任務不是培養只會解題應試的人,也不是瞄準培養少數精英或一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狹窄目標,而是要在造就數以億計的社會主義建設者與接班人的同時,努力完成中華民族整體素質提高的歷史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巨大的貢獻。

新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四、核心任務

新課程追求的是: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應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 。課程改革的核心環節是課程實施,而課程實施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

在新課程下,教師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有意識地設計能夠形成學生現代學習方式的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著力體現這學習互動,至於具體的體現方法,在本書以後章節中將給予詳細介紹。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是: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在新課程所要完成的三大主要任務中,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尤其是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核心的任務。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最終目標是爲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改變學生在學校里的生存條件,改變培養出來的人能夠比傳統方式培養出來的更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主要內容

一、功能改革

強調了課程的功能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尤為重要的是強調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因為這種過程將深刻地影響學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影響他們人生的抉擇。

二、結構改革

強調的是課程的綜合性,也就是課程設定既要注重根據學生的經驗組織教育內容,也要注重學科內在的邏輯。同時,在課程結構的改革中設定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必修課,以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繫,改變封閉辦學、脫離社會的不良傾向,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課程結構的改革還強調了課程的均衡性和選擇性,以體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併爲每個學生具有個性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

三、內容改革

強調「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偏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繫,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四、課程實施

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五、評價改革

將主要在評價的功能和評價的方式上有所突破,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而不能僅僅把評價作為篩選與甄別的工具。

六、政策改革

強調了課程管理的許可權應根據各級不同的責任與需要作科學合理的劃分,各地要在達到國家規定課程的基本要求下,規劃、開發並管理好地方課程,發展學校課程。隨著教師課程設計能力的提高,學校課程的發展將有更加多樣和廣闊的前景。

課程改革的具體作為

課程改革工作是一項關係重大、意義深遠的系統工程,整個改革涉及到培養目標的變化、課程結構的改革、國家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實施與教學改革、教材改革、課程資源的開發、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師資培訓以及保障支撐系統等,是一項由課程改革牽動整個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應該說,這些專案的改革是相輔相成和互為制約的。因此,我們在改革中應始終貫徹「先立后破,先實驗后推廣」的工作方針。建立課程改革實驗區,分層推進、發揮示範、培訓和指導的作用,為改革過渡到新課程做好準備。

一、改革課程管理

  1. 建立剛性與彈性相結合的均權化管理體制。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採用國家統一的課程設定,全國中小學基本上沿用一個教學計劃、一套教學大綱和一套教材,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後,課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從1999年開始,正式提出要建立新的基礎課程教育體系,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三級管理、開發體制。基本模式是:
    • 國家課程。國家制定課程發展總體規劃,確定國家課程門類和課時,制定國家課程標準,宏觀指導課程實施,是一個國家基礎教育課程的主體部分。
    • 地方課程。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對課程的總體設定,規劃符合不同地區需要的課程實施方案,包括地方課程的開發與選用等。
    • 校本課程。是學校根據國家課程計劃、課程標準,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為實現學校的培養目標而進行的課程設計、實施與評價。學校在執行國家和地方課程的同時,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特點的課程。
    雖然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各不相同,但國家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建設實際上是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權力主體共同完成的。
  2. 實行統一性與多樣化相結合的教材管理制度
    我國中小學教材建設與改革的目標,並不是走向完全的絕對的多樣化,以多樣化取代統一性,而是統一性與多樣化相結合。應這樣來理解教材多樣化:其一,不同學科的教材,要從本學科性質、特點出發,實現多樣化。其二,多樣化不等於地方化。其三,多樣化不等於數量化。本質在於特點、在於層次、在於質量、在於選擇、在於效益。
  3. 鼓勵教師和學生更多地參與課程編製

二、改革課程結構

  1. 建立由學習領域、科目和模組構成的課程基本結構
  2. 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實行學分化管理
  3. 在學科課程的基礎上,豐富完善活動課程和綜合課程

三、改革課程內容

  1. 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基礎教育是為每位學生的未來發展和終身學習打基礎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教育,不是精英教育、選拔教育,其課程內容和要求應該是基礎的和有限的,不能任意擴大、拔高。基礎教育不是終結性教育,課程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留有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以促進學生自主、多樣、持續地發展。
  2. 加強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實用化、人本化與本土化
  3. 注意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課程內容的協調整合
    正規教育指學校教育或者制度化的教育;非正規教育則指「任何在教育體制以外進行的,為人口中特定型別的成人及兒童有選擇地提供學習形式的有組織的、有系統的活動。

改革歷程

第一次

1949-1952

教育部頒發了《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這是新中國第一份教學計劃(1950年8月)。設定了門類齊全的學科課程,政治、語文、數學、自然、生物、化學、物理、歷史、地理、外語、體育、音樂、美術等課程。1952年3月,教育部頒佈了《中學教學計劃(草案)》,同年10月,頒佈了建國以來第一份五年一貫制小學的《小學教學計劃》。

第二次

1953-1957

這四年時間中,國家共頒佈了五個教學計劃,其中在1953-1955年頒佈的三個計劃中,大幅削減了教學時數,首次在教學計劃中設定勞動技術教育課。1956年國家正式發行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二套中小學教科書,這套教材理論性有所加強,特別注意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

第三次

1958-1965

這一時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同時也是「左」傾思想影響萌芽的時期。1958年「大躍進」引發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縮短學制,精簡課程,增加勞動,注重思想教育,還出現了多種學制的改革試驗。

第四次

1966-1976

「文革」十年,整個教育領域受到重大影響,學校課程與教學經歷了一場災難。

第五次

1977-1985

「文革」結束,撥亂反正。1978年頒發《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統一規定全日制中小學學制十年,小學五年,中學五年。1980年出版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統編第五套中小學教材。

第六次

1986-1991

1986年《義務教育法》出臺。國家教委公佈了義務教育教學計劃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針的具體要求,適當增加了基礎學科的教學時數,在教學計劃中給課外活動留出固定的足夠的空間。

第七次

1992-2000

1992年國家教委第一次將以往的「教學計劃」改為「課程計劃」。1993年秋,新的計劃突出了以德育為首,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第一次將活動與學科並列為兩類課程。後來又將「課程管理」作為課程計劃中的一部分獨立出來。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有專門關於課程管理的規範。這一次課程改革,我國教育界掀起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以及活動課程、研究性學習課程研究的熱潮。

第八次

1999年-?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于1999年正式啟動,2000年1月至6月通過申報、評審,成立了各學科課程標準研製組。2000年7月至2001年2月,各研製組在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課程標準初稿。3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在9個地區向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專家學者徵求意見,對各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修改。7月教育部頒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日前涵蓋中小學義務教育18門學科的國家課程標準研製完成,9月1日起進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經過五年多的艱苦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果。改革對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推動作用,目標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