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培力/2019組課倡議: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11 行: 第 11 行:
 
#親子衝突的對話實戰--1學分:(林宜蓁、周樂生、林宇祥、林青高)
 
#親子衝突的對話實戰--1學分:(林宜蓁、周樂生、林宇祥、林青高)
 
#在地共學結合108課綱的18學群--1學分:(蕭典義、蔡珠玲、黃思宇、度昀奇)
 
#在地共學結合108課綱的18學群--1學分:(蕭典義、蔡珠玲、黃思宇、度昀奇)
#去中心自組織學習讀書會--1學分:(林宜蓁…)
+
#去中心自組織學習讀書會--1學分:(林宜蓁、林青高…)

2019年8月21日 (三) 10:47的修訂版本

「(…)」中的人名為倡議中的欲選課人名;「[…]」中的人名為已成課並進行中的人名。
  1. 兩岸教育人脈之連結與運用--1~2學分:[丁志仁、林青高、黃鈴諭],已完成兩岸交流部分,現正整理資料並進行組課典藏中。
  2. 開發適合實驗教育的 AI 課,參訪台灣 AI 學校→研究軟硬體及課程→找到相應的平價軟硬體→找到相應的平價師資→設計出適合實驗教育界開的系列 AI 培力課--2學分:(丁志仁、游士賢、朱純良、施雅敏、張又懿)
  3. 海星增殖--1學分:(丁志仁…)
  4. 教育自造者培力的論述發展與實踐規畫--2學分:(丁志仁…)
  5. 知識樹發展--1學分,3小時×6次,丁丁引言→全體討論→約定作業→全部人共同產出:(丁志仁、黃鈴諭、蔡珠玲、黃思宇、王秀雲)
  6. 自學生的導師課I--1學分:(黃鈴諭)
  7. 自學生的導師課II--1學分:(黃鈴諭)
  8. 以「概念為本」,以「體驗教育」為例,請劉恆昌上部分的課--1學分:(黃思宇、游士賢、施雅敏、度昀奇)
  9. 親子衝突的對話實戰--1學分:(林宜蓁、周樂生、林宇祥、林青高)
  10. 在地共學結合108課綱的18學群--1學分:(蕭典義、蔡珠玲、黃思宇、度昀奇)
  11. 去中心自組織學習讀書會--1學分:(林宜蓁、林青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