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羅馬密斯拉神雕像 的原始碼
←
羅馬密斯拉神雕像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p style='font-size:30pt;color:aba;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羅馬密斯拉神雕</p> <div style='font-size:30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 <img src="http://jendo.org/~丁禾/百品展/羅馬密斯拉神雕.jpg" height="400px" /><br /> <p></p> </div> <ol> <li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發現地:義大利(經緯度:30.009592, 69.045602)</li> <li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製造年代:西元100~200年</li> <li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使用材料:大理石</li>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f0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p>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blue;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密特拉</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Mithra(密斯拉)是伊朗瑣羅亞斯德教時期前的伊朗太陽神、正義之神、契約神、以及戰神。是雅利安人萬神殿里共有的崇拜對象,在伊朗的雅利安和印度的雅利安人分化之後,開始向著不同特徵發展。密特拉在佛教中名為彌勒菩薩,象徵著無量光明、智慧福報。</p>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blue;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密斯拉教</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在瑣羅亞斯德教崛起後,密特拉已不是主神之一,但他還是太受歡迎到幾乎把主神阿胡拉的位置給搶了,最後密特拉就從瑣羅亞斯德教分裂出來,它在傳到羅馬後還成為了羅馬的主要宗教,在羅馬到處都可以找到密特拉廟。</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伊朗文化的密特拉被希臘-羅馬文化接受後形成了一種新的信仰:密斯拉斯教(希臘人把密特拉和希臘神話中的太陽神赫利俄斯聯想在一起,合成「密特拉斯」)。密特拉最初進入希臘與羅馬人的視野是在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後的希臘化時期,由於其的戰神神性與密斯拉教嚴格的階級,使密斯拉教在西元1~300年前盛行於羅馬軍隊,但四世紀時,因康士坦丁大帝認可基督教,此宗教消失。</p>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blue;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密特拉殺牛</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密斯拉教有一個殺公牛獻祭的儀式,這儀式有一個典故:密斯拉在阿胡拉.瑪茲達的命令下,將初生的牛犢供為祭牲,當密特拉殺死這隻牛的時候,牛血澆灌了草木,牛犢的身體神奇的迸發出麥子、葡萄、動物與所有其他美善的東西。而在此祭禮中會發放麵包和酒,象徵著公牛的血與肉,這和基督徒的復活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所以使基督徒倍感威脅。</p>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blue;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密斯拉教與聖誕節</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在西元3世紀密斯拉信仰鼎盛時曾和基督教廣泛爭奪過信徒。新約並沒有記載耶穌的出生日期,12月25日在羅馬帝國時代其實就是密斯拉神的生日,聖誕節的日期實際上是在2世紀以後才由教會確立的。很多近、現代研究者認為早期基督教會為了更好地吸引密斯拉教徒入教而刻意選擇了這個日期。總之,密斯拉教最後是失敗了,但不能說它沒有留下任何影響。</p>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blue;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羅馬帝國</p> <p style='font-size:20pt;color:brown;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軍閥時期(西元前60年-前27年)</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為了維持羅馬公民優渥的生活,羅馬人十分熱中擴張領土並掠奪大量資源,這使的羅馬十分依賴軍事力量,帝國的權力都集中在擁有大量兵力的軍閥上,當時最強的三位軍事強人凱薩、龐培、克拉蘇組成三巨頭政治,並打退了高盧人,奪得了大量的領土,元老院也因無法管理過大的領土而衰敗,所以凱薩乾脆發動內戰鬥倒元老院的代表龐培,直接架空元老院,正式將羅馬帝國由共和國帶入了一人專政的獨裁政治。但他最後也慘遭懷恨在心的元老院設計刺殺。</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凱薩死後,他的養子屋大為利用凱薩繼承人名聲獲的一部分軍權與政治地位,並打著“為凱撒復仇”的旗號擊敗政敵並獲得大部分的軍權與政權。隨後他與安東尼和雷必達結成“後三頭同盟”三分共和國。其後,屋大維剝奪雷必達的權力,用自己與埃及豔后的關係將內戰包裝成與埃及的戰爭,並於亞克興海戰中擊敗安東尼,結束內戰,以不露痕跡的手段正式成為羅馬首任皇帝,此時羅馬正式進入帝制。</p>[[file:Bust_of_Gaius_Iulius_Caesar_in_Naples.jpg|thumb|凱薩]] <p style='font-size:20pt;color:brown;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前期帝國時期</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自屋大維建立元首制,羅馬帝國就進入前期帝國時期。屋大維在位期間,對外侵略,將帝國版圖擴大到了多瑙河以南。屋大維的統治為隨後的百餘年帶來了很長一段時期的穩定局面,稱之為羅馬和平時期。在此時期羅馬帝國的版圖擴展到最大,大多數的文化及法律基礎也是在這時期奠定的。</p> <p style='font-size:20pt;color:brown;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三世紀危機(西元193年—284年)</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後來軍隊的力量不斷增強,從而威脅到皇帝的施政。在這50年內有26位軍人弒主篡位,歷史將這些篡位者稱為「軍人皇帝」。</p> <p style='font-size:20pt;color:brown;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四帝共治</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最後戴克裡先取得了帝國政權,最終把這個混亂局面收拾過來。他把皇帝的權力、以及整個帝國一分為四,分別由兩位正帝(奧古斯都 Augustus)及兩位副帝(凱撒 Caesar)共同治理,使羅馬帝國得到暫時的安定。</p> <p style='font-size:20pt;color:brown;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分裂</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後來戴克裡先的兒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他選擇和基督教勢力妥協,並於西元313年公佈米蘭敕令,將基督教合法化;與此同時,將國都遷往東部拜占庭,並改國都名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後,爭奪帝位的鬥爭重新開始。 最後狄奧多西一世將帝國恢復統一,並將基督教立為國教。但他死後,帝國被他兒子分裂為兩部分: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和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p> <p style='font-size:20pt;color:brown;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滅亡</p>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西羅馬帝國接連不斷發生人民起義和外族入侵。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北非的阿哥尼斯特運動動搖了帝國的政權。378年西哥特人大敗羅馬軍隊,410年攻佔羅馬城,418年在高盧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國。汪達爾人於439年在北非建立汪達爾-阿蘭王國。匈奴人452年侵入義大利,在高盧東南部,457年出現了勃艮第王國。476年9月,日耳曼人僱傭軍長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羅慕洛·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 東羅馬帝國於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p>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blue;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西元一世紀中葉世界局勢圖</p> <img src='http://jendo.org/~丁禾/西元150.png' height='300px' /> #羅馬帝國盛世。 #伊朗高原為安息帝國。 #印度北部為貴霜帝國。 #印度為百乘王朝。 #中國是東漢,上面是匈奴。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宗教與意識型態</p> *宗教:崇拜(超人類的秩序)+教條(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 ==參考連結== *蒐尋關鍵字: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History_of_the_World_in_100_Objects#Old_world.2C_new_powers_.281100.E2.80.93300_BC.29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4分鐘看歐亞非5500年歷史文明領地演變 1:04~2:57、1:04~2:05(拜占庭帝國)
返回到
羅馬密斯拉神雕像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