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物聯網革命/第九章 的原始碼
←
物聯網革命/第九章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物聯網革命]] ==第九章 智慧經濟體系的持續擴張== 物連網的所有權必須掌握在公眾手上。 *公共財:需包含以下兩種條件: 非排他:不因為某甲使用,某已就不能使用。 共享:物品非為某一個體所擁有,而是全體共享。 <table> <tr> <td style='width:30%;'></td> <th style='width:35%; border-bottom: solid black 1px;'>排他的</th> <th style='width:35%; border-bottom: solid black 1px;'>非排他的</th> </tr> <tr> <th style='border-right: solid black 1px;'>競爭的</th> <td style='border-right: solid black 1px; border-bottom: solid black 1px; background:white; font-size:100%;'><b>私有財產</b><br> 食物、汽車、衣物</td> <td style='border-right: solid black 1px; border-bottom: solid black 1px; background:white; font-size:100%;'><b>共有財產</b><br> 漁業資源、水資源、煤炭</td> </tr> <tr> <th style='border-right: solid black 1px;'>共享的</th> <td style='border-right: solid black 1px; border-bottom: solid black 1px; background:white; font-size:100%;'><b>集團財產</b><br> 衛星電視信號、圖書館、電影</td> <td style='border-right: solid black 1px; border-bottom: solid black 1px; background:white; font-size:100%;'><b>公共財產</b><br> 國防、免費電視節目、空氣</td> </tr> </table> *邊際成本:每增加一單位產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不包含前置成本(生產第一個產品前所需要的成本,例:產初一本書前要付給作者、編輯的稿費等)。例:每多印一本書所需要的錢(紙錢)。 *公共財應由政府擁有,而非資本家。 *公共基礎建設的建置成本來自稅收(前置成本已由稅收分攤掉了),它是一種公共財,為照顧全體福祉,應以邊際成本銷售事物。 *公共財應任由私人企業自然獨佔?避免大富翁狀態,最好每條路都是同一家。 **自然獨佔的扭曲:以公共財安排的基礎建設,讓民間企業自然獨佔,形成壟斷,並以高於邊際成本的定價提供服務(企業的宗旨是獲利,光以邊際成本定價它會虧本),而為了令人民可以便利、平價使用,變成政府要加給補貼。多花錢、效益不高。 *人民必須擁有物連網,成為產消合一者,才能提高公共資產的效益。此對人類的各方面會產生哪些有利的影響:能源、資訊… ===公共財邊際成本的爭議=== *最高的全體福祉就是以邊際成本銷售所有事物。 *但企業不可能這麼做,因為不能回收資本投資,也因此公共財的財源最好是全體稅收。 *可現在大部分的學者和政府都支持把公共財交給民間企業自然獨佔,公共財財源來自民間企業。 ====自然獨占的民間企業反而享有最多的政府補助==== *民間企業一方面享有政府補助,一方面又將使用價格訂於邊際成本之上,這是十分沒效益和危害大眾福祉的行為。 *美國有超過一半的聯邦稅收都流向四個企業:金融、公用事業、電信和石油、汽油和管線業,除了金融,其他產業都具備公用事業的所有特徵,在2008~2010年間,天然氣與電力獲得超過310美金的政府補貼,電信業300億,石油、汽油與管線業則是240億。 *物聯網的潛力能使眾多經濟領域的成本趨近於零,這也是為何邊際成本爭議在現在如此重要的原因,而這項潛力是否能有效發揮,關鍵取決於這個平台的財源和主控者來自何方。 ===人民擁有物聯網的支配權=== *在第一及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民間資本的大量累積,造成一群創業家勇於認購,提供基礎建設財源,進而掌握了公共財的控制權。 *然而物聯網的資金來源於資本家的程度並不是那麼高,多數來源於消費者和納稅人。 *現今誰都不能真正支配網路,它是個虛擬公共廣場,所有聯網者都允許進入,而在這發送和取得各式資訊的成本正趨近於零。 ====物聯網的財源從何處來?==== *漸漸興起的能源制度資金來源多半是由消費者自行提供,政府的資金只是用來促進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能源收購制度:政府在設定期限(十五到二十年)內以高於其他市場的能源價格來收購綠能,以鼓勵早期發電者投入綠色發電,但隨著投入的人越來越多和技術的成熟,綠色電力生產的效益會越來越大,最終能淘汰掉收購制度。 ====能源收購制度驅動再生能源網的發展==== *目前已有六十五個國家建立綠色能源收購制度,其中一半以上是開發中國家,全球有三分之二的風力和87%的光電產能是在此制度下建立。 *能源收購制度的財源通常來源於對全國電價的微幅調整,也就是說此制度的資金是來自於消費者與納稅人。 *一般人開始成為產銷合一者投入電力生產,代表大企業無法再使用大量金融資本來獲得國家電力的壟斷權。 ====推動綠色電力,德國領先群雄==== *到2011年底,德國建置完成的綠色產能中只有7%屬於大型企業所有,相對的,個人卻握有40%的再生能源產能,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德國風力葉輪機歸當地居民所有。 *歐洲正出現一股從中央集權式電力大規模轉換成分散型電力的風潮,歐洲的大型電力公司即將崩潰,因為電力生產漸漸轉為由消費者自行生產。 ====能源網路成本昂貴,但比起電力耗損的成本便宜太多==== *美國政府預備提供三十四億美金、加上民間部門提供的資金,共計七十八億美金來支持電網的現代化。然而,電網效能低落造成的的電力中斷、節電,每年至少要讓美國人損失一千五百億美金,平均每個國民都要負擔五百美元。 *美國的電力中斷多半來源於地面式建置與電線老舊,加上極端氣候會對地面上電線造成嚴重損害,於是節電只會越來越頻繁,然而要是在地下建立全新的、安全、數位化且分散式的電網,美國的電力損耗將大幅降低。 *根據美國的非營利智庫「電力研究所」所完成的一份研究,美國在未來二十年間將耗費一百七十億美元到二百四十億美元導入全國能源網路,累計總成本約四千七百六十億美元。皇家荷蘭殼牌(美國電力大廠)2011年的總營收是四千七百億美元,大概也等於建置電網的成本。 *當然電力研究所的估計也許過於保守,務實計算,建置電網的相關成本大約需要花費一‧二兆美元左右,建置時間則會延長到三十年以上。儘管如此其資金來源仍會是納稅人和消費者。 ====共享協同時代,整體能源效率將從十四%提升至四○%==== ERPI的研究顯示,整個美國大陸的能源網路建置完成後,將為顧客節省兩兆美元,遠遠超過前置建設所需的成本,然而那兩兆美元還沒把淺在生產力的巨幅提升考量進去,整體能源效率將從十四%提升至四○%,而其帶來的生產力提升將使我們朝零邊際成本的社會邁進一大步。 ====分散與協同的特質,讓網路效力最大化==== *如第五章所述,每一棟建築物上的每個裝置都將配備連到物聯網的感測器和軟體,進而將即時的電力使用資訊回饋給網路的每個使用者。 *這種不間段的資訊回饋讓使用者得以適切的規劃電力的使用量,由於這個系統具備分散與協同的本質,以此也能讓系統的數百萬個參與者,能用各種有助於將整個網路效率最大化的方式來分享電力。 *雖然公用事業公司依然會阻撓智慧電網的進程,但現今已有數十家企業在市場上推出能幫產銷合一者聯結所有家電產品的服務,因此他們恐怕很難得逞。 *無線網路使人能自己控管自己生產能源及使用方式的權利,另外,他們也能透過能源網路將管理能源的邊際成本降到趨近於零。 ===潔淨的網路:改變人類消費資源的方式=== ====週末駭客馬拉松:研發利用網路管理綠色能源的應用程式==== ====巨量資料的力量,賦予用戶控制自身能源的能力==== ====影響個人改變能源生活型態,社群媒體是關鍵要素==== ===每個人都享有免費Wi-Fi=== *產銷合一者越來越有機會達成以下目標:為自己的綠能提供財源,並在幾近零邊際成本的條件下,以自己的無線裝置來監杜這些能源的使用。 *一旦能以基近零邊際成本的通訊方式,來管理零邊際成本的再生能源,它就等於取得擴建、使物聯網效力最大化的關鍵平台,足以改變經濟典範。 ====免費Wi-Fi以終端使用者為中心,將取代電信業者的服務==== *過去十年,科技進展已將電磁波頻譜由一種稀有的資源轉化為一種類似太陽能等幾乎可無限量取得的資源,而網路也會一樣。 *Wi-Fi進行的開放式通訊正快速超越傳統的授權有線通訊,2011年十二月時,美國的Wi-Fi連線驅動了40.3%的行動網路連結、及92.3%的平版網路連結。只有35%是在行進中使用,40%是在家裡使用,25%是工作用。 *在 ===擺脫政府和市場的支配=== ====協同經濟新典範下的一個治理實體:網路連結共享聯盟====
返回到
物聯網革命/第九章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