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谷圖章: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第 18 行: | 第 18 行: | ||
#*大小:長1.4cm寬2.5cm | #*大小:長1.4cm寬2.5cm | ||
#*用途:一些圖章被用於貿易貨物的郵票、交易的收據等等。 | #*用途:一些圖章被用於貿易貨物的郵票、交易的收據等等。 | ||
− | #* | + | #*每個圖章裡有動物(例如:大象、公牛、母牛和獨角獸...),與其他類型的文字,這些文字目前還未翻譯出內容不過中國有人說已破解了印度河文字與彝文完全一樣。 |
#印度河流域文明持續了800年,馴養了水牛在田裡工作,種植大麥、小麥、棉花、瓜和椰棗。 | #印度河流域文明持續了800年,馴養了水牛在田裡工作,種植大麥、小麥、棉花、瓜和椰棗。 | ||
#但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消失了,到現在還沒有人確定它是如何結束的,但是有些說法: | #但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消失了,到現在還沒有人確定它是如何結束的,但是有些說法: | ||
第 37 行: | 第 37 行: | ||
*資料來源 | *資料來源 |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us_Valley_Civilization#Mature_Harappan 印度河谷文明之成熟哈拉帕文明]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dus_Valley_Civilization#Mature_Harappan 印度河谷文明之成熟哈拉帕文明] | ||
+ | *#[http://vois3.cyberon.com.tw/mwiki/wikisearch.php?fromwhere=PageLink&needwho=zh-tw&url=http%3A%2F%2Fzh.m.wikipedia.org%2Fwiki%2F%25E5%258D%25B0%25E5%25BA%25A6%25E6%25B2%25B3%25E6%2596%2587%25E5%25AD%2597 印度河文字] | ||
+ | *#[http://vois3.cyberon.com.tw/mwiki/wikisearch.php?fromwhere=PageLink&needwho=zh-tw&url=http%3A%2F%2Fzh.m.wikipedia.org%2Fwiki%2F%25E5%25BD%259D%25E6%2596%2587 彝文] | ||
*#[http://www.gseal.com.tw/?p=393 吉印草堂] | *#[http://www.gseal.com.tw/?p=393 吉印草堂] | ||
*圖片來源 | *圖片來源 | ||
*#[http://geacron.com/home-zh-hans/?lang=zh-hans&sid=GeaCron373754 世界地圖與時間表] | *#[http://geacron.com/home-zh-hans/?lang=zh-hans&sid=GeaCron373754 世界地圖與時間表] |
2015年10月3日 (六) 00:27的修訂版本
基本資料
- 英文:Indus Valley Seal
- 年代:西元前2500年至2000年
- 文明:印度文明
- 出處:印度河谷(今巴基斯坦)
- 經度:29.896890
- 緯度:73.415408
- 規格:高2.4公分、寬2.5公分、長1.4公分
- 材質:滑石
- 用途:軟黏土或蠟上印壓印面圖案
- 目的:主張所有權、簽署文件、或做為記號
- 印度河谷圖章基本資料
- 圖章材質是青銅、泥板是用黏土
- 大小:長1.4cm寬2.5cm
- 用途:一些圖章被用於貿易貨物的郵票、交易的收據等等。
- 每個圖章裡有動物(例如:大象、公牛、母牛和獨角獸...),與其他類型的文字,這些文字目前還未翻譯出內容不過中國有人說已破解了印度河文字與彝文完全一樣。
- 印度河流域文明持續了800年,馴養了水牛在田裡工作,種植大麥、小麥、棉花、瓜和椰棗。
- 但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突然消失了,到現在還沒有人確定它是如何結束的,但是有些說法:
- 河水泛濫
- 瘟疫、蟲害
- 國內秩序崩潰
- 貿易、經濟無法持續
- 被好戰族群侵略或是合併
- 祭司王雕像,可能是祭拜他們的神用的。
- 印度河流域文明涵蓋大多數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部分地區
參考資料
- 搜尋關鍵字:
- 印度河谷圖章
- 資料來源
-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