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斯里蘭卡度母菩薩像: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各種度母菩薩像
第 15 行: 第 15 行:
 
===各種度母菩薩像===
 
===各種度母菩薩像===
 
*[[commons:Category:Tara|維基共享資源中各種度母菩薩像]]
 
*[[commons:Category:Tara|維基共享資源中各種度母菩薩像]]
 +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tara+%E5%BA%A6%E6%AF%8D&safe=strict&tbm=isch&tbo=u&source=univ&sa=X&ved=0ahUKEwiy19HgpK3JAhXJOJQKHWa7Ad8QsAQIJw&biw=1027&bih=544 google中各種度母菩薩像]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zhtwwikipedia:多羅菩薩|多羅菩薩]]  Tara (Buddhism)
 
*[[zhtwwikipedia:多羅菩薩|多羅菩薩]]  Tara (Buddhism)

2015年11月26日 (四) 14:03的修訂版本

度母的含意

  • Tārā:翻成度母或多羅,梵語意為「眼」、「妙目睛」、「瞳子」、「極度」、「救度」。
  • 佛教認為多羅菩薩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女性菩薩,因此,有時佛教經論又作多羅觀自在菩薩、多羅觀音。
  • 觀自在菩薩入於普光明多羅三昧中,從其面輪右目瞳中放大光明,隨光流出現多羅菩薩,多羅菩薩普告大眾說:「誰在變苦,誰在流溺生死海中,我令誓度!」
  • 菩薩:
    1. 南傳佛教(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的觀點:菩薩是在佛法失傳之後,在未來成佛、重新開啟正法之教的修行者,南傳經典提到的菩薩只有兩位,即成佛前的釋迦牟尼和未來佛彌勒菩薩。此外,上座部佛教所定義的菩薩也包括了一切發願在未來成為佛陀聖弟子的修行者,即聲聞菩薩。菩薩的主要修行內容就是十波羅密。
    2. 北傳佛教的觀點:北傳佛教自稱大乘佛教,但此說不為南傳佛教所接受。《華嚴經》認為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直到圓滿成佛,總共有五十二個階位,即菩薩五十二位。菩薩是佛的脅侍,每位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
      • 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有兩位脅侍菩薩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
      • 現在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娑婆三聖)
      • 華嚴世界釋迦牟尼佛的脅侍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華嚴三聖)
      • 東方琉璃光世界藥師佛的脅侍為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東方三聖)
      • 北方蓮花世界不空成就佛加上兩位脅侍菩薩(北方三聖)
      • 南方歡喜世界寶生佛加上兩位脅侍菩薩(南方三聖)
    3. 大乘佛教佛經稱某些菩薩在遠古已成佛,如觀世音菩薩過去佛號正法明如來,他們以大慈悲心,為度眾生示現菩薩形象,倒駕慈航重入世間教化救度。

各種度母菩薩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