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葛飾北齋《漫畫》刊行: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基本資料=== *時間:西元 *地點:日本 *材料: *經度: *緯度:)
 
基本資料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基本資料===
 
===基本資料===
*時間:西元
+
*作品名稱:富嶽三十六景
 +
*時間:西元1831年(日本天保2年)前後
 
*地點:日本
 
*地點:日本
*材料:
+
*素材,技法:錦繪
*經度:
+
*尺寸大小:26×38.5公分
*緯度:
+
*經度:36.428624
 +
*緯度:138.599006
 +
===簡介===
 +
*「富嶽三十六景」不僅是北齋的代表作,同時也是眾多描繪富士山作品中之翹楚,享有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的美譽。此畫自古以來即與同一組版畫中的「凱風快晴」、「山下白雨」並稱為三大傳世名作,更以“GreatWave”之名,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浮世繪。畫面上被梵谷喻為“鷲爪”的驚濤駭浪激起飛沫,即將吞噬小舟。北齋把視點降低,彷彿自己在小舟中隨波翻騰,仰望浪頭及富士山,身歷其境地捕捉住整個場面。將大自然排山倒海的逼人氣勢,抒發得淋漓盡致,其絕妙之處,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然而這幅珍品,並非一朝一夕寫成,北齋於享和至文化年間(1800年左右)所發表的西洋風格版畫中,有過類似的作品,換言之,前後共歷經了三十年漫長歲月,才將這意象逼真的畫面完成。波濤中載浮載沈的小舟,是房總地區(現在的千葉縣)用來運送新鮮魚貨的運輸船。

2016年1月22日 (五) 17:47的修訂版本

基本資料

  • 作品名稱:富嶽三十六景
  • 時間:西元1831年(日本天保2年)前後
  • 地點:日本
  • 素材,技法:錦繪
  • 尺寸大小:26×38.5公分
  • 經度:36.428624
  • 緯度:138.599006

簡介

  • 「富嶽三十六景」不僅是北齋的代表作,同時也是眾多描繪富士山作品中之翹楚,享有浮世繪版畫最高傑作的美譽。此畫自古以來即與同一組版畫中的「凱風快晴」、「山下白雨」並稱為三大傳世名作,更以“GreatWave”之名,成為世界最著名的浮世繪。畫面上被梵谷喻為“鷲爪”的驚濤駭浪激起飛沫,即將吞噬小舟。北齋把視點降低,彷彿自己在小舟中隨波翻騰,仰望浪頭及富士山,身歷其境地捕捉住整個場面。將大自然排山倒海的逼人氣勢,抒發得淋漓盡致,其絕妙之處,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然而這幅珍品,並非一朝一夕寫成,北齋於享和至文化年間(1800年左右)所發表的西洋風格版畫中,有過類似的作品,換言之,前後共歷經了三十年漫長歲月,才將這意象逼真的畫面完成。波濤中載浮載沈的小舟,是房總地區(現在的千葉縣)用來運送新鮮魚貨的運輸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