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航海術發展) |
(→航海術發展) |
||
第 6 行: | 第 6 行: | ||
*1519年至1522年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帶領五條船 以及230名水手西航,由大西洋繞經麥哲倫海峽至太平洋、印度洋、菲洲南端,最後於 1522年9月8日返回Seville時僅剩一條船以及18名衣衫襤褸的水手,麥哲倫本人則死於菲律賓。 麥哲倫航次証明地球為圓形。這一段時期對歐洲人而言,可稱為「新世界發現期」,歐洲各國 紛紛向外洋探測、開發殖民地,不斷「發現」「新」的土地,相對也增加了歐洲人 對世界地理、海洋分佈的了解,同時對造船工藝、航海技術均有長足發展。 | *1519年至1522年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帶領五條船 以及230名水手西航,由大西洋繞經麥哲倫海峽至太平洋、印度洋、菲洲南端,最後於 1522年9月8日返回Seville時僅剩一條船以及18名衣衫襤褸的水手,麥哲倫本人則死於菲律賓。 麥哲倫航次証明地球為圓形。這一段時期對歐洲人而言,可稱為「新世界發現期」,歐洲各國 紛紛向外洋探測、開發殖民地,不斷「發現」「新」的土地,相對也增加了歐洲人 對世界地理、海洋分佈的了解,同時對造船工藝、航海技術均有長足發展。 | ||
*十五世紀中葉以後航海術突飛猛進,1567年包爾乃 (William Bourne)發明計程儀(log)可計算航程,1569年麥卡脫(Geradus Mercator) 發明圓柱投影法(又稱麥卡脫投影),1600年英國物理學家基布特(Sir William Gilbert) 認知到地磁之兩極並發現在陰天可應用磁傾角測定船之緯度。1609年天文學家伽利略 (Galileo Galiloi)發明天文測天術,同年克卜勒(Johnn Keppler)發明天文航海的三定律, 迄今猶在使用。1772年英國海軍柯克上校(James Cook)繞南極航行一週並作測量, 自此世界海洋之概略形勢便被完全明瞭。 | *十五世紀中葉以後航海術突飛猛進,1567年包爾乃 (William Bourne)發明計程儀(log)可計算航程,1569年麥卡脫(Geradus Mercator) 發明圓柱投影法(又稱麥卡脫投影),1600年英國物理學家基布特(Sir William Gilbert) 認知到地磁之兩極並發現在陰天可應用磁傾角測定船之緯度。1609年天文學家伽利略 (Galileo Galiloi)發明天文測天術,同年克卜勒(Johnn Keppler)發明天文航海的三定律, 迄今猶在使用。1772年英國海軍柯克上校(James Cook)繞南極航行一週並作測量, 自此世界海洋之概略形勢便被完全明瞭。 | ||
+ | ====西方與中國航海的不同==== | ||
+ | *西方:為了利益,想找一條可以到東方貿易的航道(當時路上貿易通道已被伊斯蘭教管制) | ||
+ | *中國:為了宣揚皇帝國威 | ||
===航海家=== | ===航海家=== | ||
===海上霸權=== | ===海上霸權=== | ||
===同時間的世界大勢力=== | ===同時間的世界大勢力=== |
2016年3月20日 (日) 10:54的修訂版本
- 時間:15世紀~18世紀
航海術發展
- 中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巔峰時期是鄭和七下西洋,由1405年至1433年, 艦隊由62艘大船(每艘長約110公尺、寬18公尺)、27800人組成,遠航至東非以及阿拉伯半島。 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規模。(鄭和死後中國航海沒落)
- 文藝復興(公元1200起)時代,歐洲開始恢復對藝 術和知識的重視。此時,東方的航海術以及羅盤等也傳入了西方。藉助於羅盤 的幫助,西方水手開始克服了看不到北極星的恐懼,重新向外探索。1275年的 歐洲航海圖上已標示了羅盤的方向。1420年葡萄牙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avigator)創設航海學校,聘請有經驗的義大利航海員、製圖員教導葡萄牙 水手。同時代,西班牙人迫使莫爾人退出西班牙南部並且虜獲了伊斯蘭圖書館, 從這些藏書中西方人重新獲得了遺忘的知識,例如1482年重刊Ptolemy 150AD的世界地圖。 1453年默哈穆德二世蘇丹佔領了君士坦丁堡,切斷了東西方的貿易通道,因此 歐洲急需尋找替代的貿易通道,另外由君士坦丁堡撤出的希臘人也帶回了西方早已 遺忘的世界地理知識。這些因素促成了歐洲人向外發展。
- 1416年葡萄牙人「發現」加那利群島,1430年亞述爾群島 ,1487至1488年狄亞士(Bartholomew Diaz)繞過好望角,1497年達伽馬 (Vasco da Gama)繞行菲洲航行至印度。1474年義大利佛羅侖斯天文學家Toscanelli 寫信給葡萄牙王,建議向西航行可抵印度,但他所附地圖卻大大低估了相對的距離。 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則向Toscanelli要了一份複本,然後向西班牙 獻策西行。1492年8月3日,哥倫布帶了三條船、88人離開加那利群島,10月12日 抵達巴哈馬群島。1497年英國人John Cabot由高緯區西航至北美東北部。
- 1519年至1522年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帶領五條船 以及230名水手西航,由大西洋繞經麥哲倫海峽至太平洋、印度洋、菲洲南端,最後於 1522年9月8日返回Seville時僅剩一條船以及18名衣衫襤褸的水手,麥哲倫本人則死於菲律賓。 麥哲倫航次証明地球為圓形。這一段時期對歐洲人而言,可稱為「新世界發現期」,歐洲各國 紛紛向外洋探測、開發殖民地,不斷「發現」「新」的土地,相對也增加了歐洲人 對世界地理、海洋分佈的了解,同時對造船工藝、航海技術均有長足發展。
- 十五世紀中葉以後航海術突飛猛進,1567年包爾乃 (William Bourne)發明計程儀(log)可計算航程,1569年麥卡脫(Geradus Mercator) 發明圓柱投影法(又稱麥卡脫投影),1600年英國物理學家基布特(Sir William Gilbert) 認知到地磁之兩極並發現在陰天可應用磁傾角測定船之緯度。1609年天文學家伽利略 (Galileo Galiloi)發明天文測天術,同年克卜勒(Johnn Keppler)發明天文航海的三定律, 迄今猶在使用。1772年英國海軍柯克上校(James Cook)繞南極航行一週並作測量, 自此世界海洋之概略形勢便被完全明瞭。
西方與中國航海的不同
- 西方:為了利益,想找一條可以到東方貿易的航道(當時路上貿易通道已被伊斯蘭教管制)
- 中國:為了宣揚皇帝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