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地: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2016.03.21
2016.05.02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32次版本)
第 51 行: 第 51 行:
 
===2016.03.21===
 
===2016.03.21===
 
*地理大發現與全球化(秀雲),助教鎮鈞
 
*地理大發現與全球化(秀雲),助教鎮鈞
*GIS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3/近代歐洲圖示.jpg'
*航海家與贊助國
+
width='500px' height='567px' />
 +
*正名問題:正確來說,美洲大陸上的原住民早就住在那裡上萬年,美洲大陸也是一直存在著,只是歐亞大陸(所謂的舊大陸)的居民在此之前完全不知情。把「找到」美洲大陸的舉動稱為「發現」,這種歐洲中心論的觀點似乎是說那群人原本不存在、不是人,等到歐洲人來臨才「被發現」及「被賦予存在」的意思。大洋洲地區也一樣,所以建議將這時期改稱「大航海時代」,不要用「地理大發現」。
 +
*[http://jendo.org/~admin/Africa.html GIS]
 +
*航海家與贊助國<table class=nicetable><tr><th>航海家</th><th>贊助國</th><th>航程</th><th>年代</th></tr><tr><td>鄭和</td><td>中國</td><td>中國至非洲東岸</td><td>1405~1433</td></tr><tr><td>狄亞士</td><td>葡萄牙</td><td>繞過好望角</td><td>1487</td></tr><tr><td>達伽馬</td><td>葡萄牙</td><td>繞行非洲至印度</td><td>1497</td></tr><tr><td>哥倫布</td><td>西班牙</td><td>西班牙至美洲</td><td>1492</td></tr><tr><td>麥哲倫</td><td>西班牙</td><td>環航地球</td><td>1519~1522</td></tr><tr><td>巴倫支</td><td>荷蘭</td><td>北方海路,誠信比生命更重要</td><td>1594~1597</td></tr><tr><td>寇克</td><td>英國</td><td>大洋洲,紐西蘭,澳洲東岸,南極(沒有洲)</td><td>1768~1779</td></tr></table>
 
*百品
 
*百品
*#[[希伯來星盤]]
+
*#1345~1355:[[希伯來星盤]]
*#[[宗教改革百年紀念大幅單面印刷品]]
+
*#1500:[[印加帝國黃金駱馬]]
*大國崛起
+
*#1515:[[杜勒的犀牛]]
 +
*#1589:[[英格蘭鑄造的「環球航海紀念章」]]
 +
*#1589~1598:[[西班牙銀圓]]
 +
*#1650~1700:[[日本柿右衛門大象]]
 +
*#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奈及利亞青銅馬蹄形手鐲]]
 +
*#1617:[[宗教改革百年紀念大幅單面印刷品]]
 +
*#1600~1800:[[印尼爪哇皮影戲偶]]
 +
*#1750~1900:[[毛利棍棒鑄件]]
 +
*#1795~1805:[[小獵犬號使用之天文鐘]]
 +
*[[大國崛起]]
 
*#海洋時代(葡萄牙、西班牙)
 
*#海洋時代(葡萄牙、西班牙)
*#小國大業(荷蘭)
+
*#小國大業([[信用#十七世紀|荷蘭1]],[[日本柿右衛門大象#荷蘭海上貿易|荷蘭2]],[[印尼爪哇皮影戲偶#荷蘭在印尼的殖民地發展圖示(西元1600~1940)|荷蘭3]])
 
*#走向現代(英國)
 
*#走向現代(英國)
 
大國崛起共12集,後面還有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現代化的例子
 
大國崛起共12集,後面還有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現代化的例子
第 66 行: 第 78 行:
  
 
===2016.04.11===
 
===2016.04.11===
*回教簡史,非洲簡史(丁丁或秀雲),助教彥廷
+
*回教簡史,非洲簡史(丁丁及秀雲),助教彥廷
  
 
===2016.04.18===
 
===2016.04.18===
*第一次與第二次東西大交流(丁丁)
+
[http://jendo.org/files/hundred/map.php 百品地圖]
 +
 
 +
兩個主題
 +
*[[亞、歐、北非的大洗牌]]
 +
*十三、十四世紀,蒙古人溝通東西方
 +
 
 +
'''蒙古帝國的建立'''
 +
 
 +
由於蒙古人西征,火藥、火砲才會傳入歐洲。也由於東西大交流,黑死病才會歐洲大蔓延。
 +
====鐵木真(成吉思汗)====
 +
#統一草原各部落,烹煮反叛者,威振草原
 +
#建立千戶制度(影片),取代原有的部落制度
 +
#以10萬軍隊,20萬人民,50萬匹馬,300萬頭羊,移動4000公里,去滅中亞大國花剌子模國。
 +
#滅了花剌子模後,不問內政,只要稅。
 +
#出征時隨親自統率大軍
 +
====窩闊台====
 +
#運用從北中國(金)抽十一之稅,得到大量的現金
 +
#運用現金建立都城哈拉和林(簡稱和林),但窩闊台不住城內,住城外的蒙古包。
 +
#此後,窩闊台坐鎮和林,派大軍四處征服。
 +
#(影片:歐亞帶狀草原),只要有草原,蒙古人就不怕長途征戰。每攻佔一個地方,留守駐軍都不多,靠草原中的機動騎兵快速平定叛亂,兵力不分散。
 +
#(影片:驛站系統),以和林為起點,每40公里就有驛站,不斷換馬。傳送緊急消息(如軍情),一天能跑500公里。
 +
#攻佔俄羅斯,並蒙古化原土耳其游牧民族成為韃靼人。
 +
#攻下地方就調查人口、土地、工匠,抽重稅,稅最後變成銀錠,送往和林。
 +
#(影片:通商條約),非常重視商業,商稅 3.3% ,提供交通、安全。
 +
====子孫及汗國====
 +
蒙古帝國盛時統治全世界 50% 的人口。
 +
#金帳汗國(欽察汗國),蒙哥(三任大汗)為報答拔都的擁護之功,讓拔都建立的汗國。
 +
#1260年爆發的忽必烈(蒙哥弟)與阿里不哥的爭位戰爭,內戰四年忽必烈勝,但古大多數宗派的強烈不滿,拒不承認忽必烈的汗位。原窩闊台和察合台派系在海都的帶領下結盟反對忽必烈,逐漸形成獨立的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並聯合早已實際上處於獨立地位的欽察汗國多次與忽必烈的元軍進行交戰,互有勝負。
 +
#唯一承認忽必烈汗位的是其負責西征的弟弟旭烈兀。他宣布承認忽必烈的汗位,以換取忽必烈支持他建立伊兒汗國。
 +
#1303年元朝與四大汗國之間約和,元成宗鐵穆耳成功與篤哇以及海都之子察八兒講和,名義上成為其它汗國的宗主,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繼承人。不過,這並沒有完全結束各汗國間的衝突。
 +
#海都於1301年去世後,窩闊台汗國開始走下坡路,其領土不久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國所瓜分,窩闊台汗國遂滅亡。
 +
#伊兒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則均在14世紀走向分裂,最終被帖木兒所滅。
 +
#最後一個滅亡的是欽察汗國,其統治俄羅斯等地長達兩個多世紀,俄羅斯直到1480年才擺脫蒙古人的統治獨立。其後,欽察汗國分裂為幾個小汗國,最終都被俄國所吞併。
 +
#帖木兒生於西察合台汗國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化蒙古人的家庭,是鐵木真七世女系的駙馬。打敗了西亞、南亞和中亞的其他國家,是帖木兒帝國的奠基人。他的孫子烏魯伯格在1411至1449年統治中亞,曾孫巴卑爾建立了蒙兀兒帝國,此帝國在1562至1857年統治南亞,約有四個世紀的時間。
  
 
===2016.04.25===
 
===2016.04.25===
第 76 行: 第 121 行:
 
===2016.05.02===
 
===2016.05.02===
 
* 20 世紀與當代(丁丁),助教祐豪
 
* 20 世紀與當代(丁丁),助教祐豪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戰間期 戰間期]
 +
*#經濟大恐慌
 +
*#電視發明
 +
*#四大獨裁者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
*#德蘇瓜分波蘭德國繼而進攻蘇聯,卡在冬天,史大林格勒攻防戰
 +
*#德國繞過馬其諾防線,法國投降
 +
*#轟炸倫敦
 +
*#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參戰
 +
*#北非德、義敗退
 +
*#諾曼地登陸,進軍柏林
 +
*#大屠殺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曼哈頓計畫 曼哈頓計畫]
 +
*[https://zh.wikipedia.org/zh-tw/冷戰 冷戰]
 +
*微權力:
 +
*#柏林圍牆倒塌
 +
*#網際網路發明
 +
*#權力越來越容易取得,越來越難行使,越來越難維持
 +
*#規模、流動、心態
 +
*[[物聯網革命|回顧文明的典範轉移–微權力與網際網路]]
 +
*[[贍養人類]]
 +
<!--*[[人類歷史/總論#人類整合文明|新秩序]]-->

2016年5月2日 (一) 09:49的最新修訂版本

概述

課程目標

  • 讀懂世界
  • 充實生活
  • 職涯探索
  • 公民素養

課程組成

  • 26個通論問題:施馨檸、柯智懷、丁禾
  • 歷史經線
    1. 日本簡史(陳又甄)
    2. 中國簡史
    3. 印度簡史
    4. 古代西亞中亞
    5. 回教簡史
    6. 歐洲簡史(沈昀羲)
    7. 非洲簡史(李彥廷)
    8. 美洲簡史
    9. 大洋洲簡史
  • 歷史緯線
    1. 第一次東西大交流
    2. 第二次東西大交流
    3. 地理大發現與全球化(范鎮鈞)
    4. 廿世紀與當代世界(張祐豪)
  • 每週主題影片: TED 或 youtube 。同學也可以建議。
  • 認證考試題庫。

各次上課內容

2016.02.22

  • 課程說明
  • 主題影片:TED演講 人權律師布萊恩.史帝文森「我們需要談談不公平(We need to talk about an injustice)」
  • 助教簡報
    1. 地球的構造與組成
    2. 大氣的成分、來源、恆定
    3. 大氣分層及其氣溫
    4. 人類的起源與遷徙
  • 人類歷史的六要素
  • 五洲百國
  • 大地形

2016.03.07

  • 助教簡報:日本簡史(又甄)
  • 主題影片:TED演講,極端組織是如何保有權力的
  • 中國簡史,日本簡史(秀雲),助教(又甄)

2016.03.14

2016.03.21

大國崛起共12集,後面還有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現代化的例子

2016.03.28

  • 歐洲簡史(秀雲),助教昀羲

2016.04.11

  • 回教簡史,非洲簡史(丁丁及秀雲),助教彥廷

2016.04.18

百品地圖

兩個主題

蒙古帝國的建立

由於蒙古人西征,火藥、火砲才會傳入歐洲。也由於東西大交流,黑死病才會歐洲大蔓延。

鐵木真(成吉思汗)

  1. 統一草原各部落,烹煮反叛者,威振草原
  2. 建立千戶制度(影片),取代原有的部落制度
  3. 以10萬軍隊,20萬人民,50萬匹馬,300萬頭羊,移動4000公里,去滅中亞大國花剌子模國。
  4. 滅了花剌子模後,不問內政,只要稅。
  5. 出征時隨親自統率大軍

窩闊台

  1. 運用從北中國(金)抽十一之稅,得到大量的現金
  2. 運用現金建立都城哈拉和林(簡稱和林),但窩闊台不住城內,住城外的蒙古包。
  3. 此後,窩闊台坐鎮和林,派大軍四處征服。
  4. (影片:歐亞帶狀草原),只要有草原,蒙古人就不怕長途征戰。每攻佔一個地方,留守駐軍都不多,靠草原中的機動騎兵快速平定叛亂,兵力不分散。
  5. (影片:驛站系統),以和林為起點,每40公里就有驛站,不斷換馬。傳送緊急消息(如軍情),一天能跑500公里。
  6. 攻佔俄羅斯,並蒙古化原土耳其游牧民族成為韃靼人。
  7. 攻下地方就調查人口、土地、工匠,抽重稅,稅最後變成銀錠,送往和林。
  8. (影片:通商條約),非常重視商業,商稅 3.3% ,提供交通、安全。

子孫及汗國

蒙古帝國盛時統治全世界 50% 的人口。

  1. 金帳汗國(欽察汗國),蒙哥(三任大汗)為報答拔都的擁護之功,讓拔都建立的汗國。
  2. 1260年爆發的忽必烈(蒙哥弟)與阿里不哥的爭位戰爭,內戰四年忽必烈勝,但古大多數宗派的強烈不滿,拒不承認忽必烈的汗位。原窩闊台和察合台派系在海都的帶領下結盟反對忽必烈,逐漸形成獨立的窩闊台汗國和察合台汗國,並聯合早已實際上處於獨立地位的欽察汗國多次與忽必烈的元軍進行交戰,互有勝負。
  3. 唯一承認忽必烈汗位的是其負責西征的弟弟旭烈兀。他宣布承認忽必烈的汗位,以換取忽必烈支持他建立伊兒汗國。
  4. 1303年元朝與四大汗國之間約和,元成宗鐵穆耳成功與篤哇以及海都之子察八兒講和,名義上成為其它汗國的宗主,四大汗國一致承認元朝皇帝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皇位的合法繼承人。不過,這並沒有完全結束各汗國間的衝突。
  5. 海都於1301年去世後,窩闊台汗國開始走下坡路,其領土不久被元朝和察合台汗國所瓜分,窩闊台汗國遂滅亡。
  6. 伊兒汗國與察合台汗國則均在14世紀走向分裂,最終被帖木兒所滅。
  7. 最後一個滅亡的是欽察汗國,其統治俄羅斯等地長達兩個多世紀,俄羅斯直到1480年才擺脫蒙古人的統治獨立。其後,欽察汗國分裂為幾個小汗國,最終都被俄國所吞併。
  8. 帖木兒生於西察合台汗國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突厥化蒙古人的家庭,是鐵木真七世女系的駙馬。打敗了西亞、南亞和中亞的其他國家,是帖木兒帝國的奠基人。他的孫子烏魯伯格在1411至1449年統治中亞,曾孫巴卑爾建立了蒙兀兒帝國,此帝國在1562至1857年統治南亞,約有四個世紀的時間。

2016.04.25

  • 美洲簡史,大洋洲簡史(丁丁)

20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