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參考資料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28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本質==
+
[[分類:世界史地]][[分類:當代社會]]
[[File:Hurricane-zh-hant.svg|640px|right]]
+
==本質與特性==
#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熱機。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e/ee/Hurricane-zh-hant.svg/800px-Hurricane-zh-hant.svg.png' width='760px' height='320px' />
 +
 
 +
<div class='tright'><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50px;'><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b/bc/Low_pressure_system_over_Iceland.jpg/277px-Low_pressure_system_over_Iceland.jpg' width='250px' height='217px'/><div class='thumbcaption'>北半球低壓系統逆時針旋轉,由於科氏力和氣壓梯度力之間取得平衡。</div></div></div>
 +
<div class='tright'><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250px;'><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f/fe/Coriolis_effect10.svg/252px-Coriolis_effect10.svg.png' width='250px' height='238px'/><div class='thumbcaption'>北半球低壓區繞流示意圖。藍色箭頭:真力,壓力梯度;紅色箭頭:偽力,離心力與科氏力(總是垂直於速度)</div></div></div>
 +
#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熱機。(水蒸氣的凝結熱約540卡/克)
 
#受科氏力所影響,在北半球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旋轉。
 
#受科氏力所影響,在北半球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旋轉。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英語: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的科學家估計一個熱帶氣旋每天釋放5×10<sup>13</sup>至2×10<sup>14</sup>焦耳的能量,比所有人類的發電機加起來高200倍,或等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1000萬噸的核彈。
+
#小的熱帶氣旋環流半徑可以不到200公里(熱帶風暴馬可,其烈風圈半徑只有19公里),大的熱帶氣旋環流半徑可以超過1000公里(1979年狄普,環流半徑在1100公里左右,直徑可超過2000公里)。
 +
#成熟的熱帶氣旋釋放的功率可達6x10<sup>14</sup>瓦。
 +
#*每天釋放5×10<sup>19</sup>(以功率6x10<sup>14</sup>瓦計)至2×10<sup>20</sup>焦耳的能量。
 +
#*2014年人類全世界平均發電功率為 2.685x10<sup>12</sup> 瓦(全年發電量為 23536.5 TWh),所以成熟的熱帶氣旋的功率比人類的發電機加起來高200倍。
 +
#*等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1000萬噸的核彈。
 +
#*每日釋放的能量可以佔到地表太陽輻射總量的 1/345 ~ 1/86 。
 +
#角動量守恆:空氣從遠大於氣旋範圍的區域抽入低氣壓中心,由於旋轉半徑減小而角動量不變,因此導致氣旋旋轉時的角速度大大地增加。
 +
#維持全球熱平衡分布:把太陽投射到熱帶,轉化成海水熱量的能量,帶到中緯度及接近極地的地區。
 +
#維持全球大氣角動量平衡:把赤道所積存的東風角動量輸送往中緯度地區的西風帶內。
  
 
==生成條件==
 
==生成條件==
第 9 行: 第 21 行:
 
#大氣溫度隨高度急遽降低。這容許潛熱被釋放,而這些潛熱是熱帶氣旋的能量來源。
 
#大氣溫度隨高度急遽降低。這容許潛熱被釋放,而這些潛熱是熱帶氣旋的能量來源。
 
#須在離赤道超過五個緯度的地區生成,否則科氏力的強度不足以使吹向低壓中心的風偏轉並圍繞其轉動,環流中心便不能形成。大部分在南北緯10至30度之間形成,而有87%在10至20度以內形成。
 
#須在離赤道超過五個緯度的地區生成,否則科氏力的強度不足以使吹向低壓中心的風偏轉並圍繞其轉動,環流中心便不能形成。大部分在南北緯10至30度之間形成,而有87%在10至20度以內形成。
#垂直風切(風速與風向的劇烈變化)不強,如果垂直風切太強,會阻礙熱對流的發展,使其正反饋機制未能啟動。
+
#垂直風切(風速與風向的劇烈變化)不強。如果垂直風切太強,代表氣柱通風良好,釋放的潛熱很快被輸送出初始擾動區的上空帶走,不會累積,不能形成暖中心。這樣會阻礙熱對流的發展,使其正反饋機制未能啟動。
 
#在對流層的中下層有潮濕的空氣。中對流層的大氣不能太乾燥,相對溼度必須大於40~50個百分點。
 
#在對流層的中下層有潮濕的空氣。中對流層的大氣不能太乾燥,相對溼度必須大於40~50個百分點。
 
#一個預先存在的且擁有環流及低壓中心的天氣擾動。
 
#一個預先存在的且擁有環流及低壓中心的天氣擾動。
 +
#*夏季,太陽直射區域北移
 +
#*致使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
 +
#*西南季風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擠迫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
 +
#*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
 +
#*空氣上升加上旋渦,且不斷加深,使四周空氣加速向旋渦中心流動
 +
 +
==全球分布==
 +
===移動路徑===
 +
<div class='tright'><div class='thumbinner' style='width:400px;'><img src='http://ww2010.atmos.uiuc.edu/guides/mtr/hurr/gifs/name1.gif' width='400px' height='263px'/><div class='thumbcaption'>全球颱風路徑方向(取自伊利諾大學世界天氣預報站,非CC授權)</div></div></div>
 +
北半球往北移動,南半球往南移動。南半球和北半球的路徑大致對稱,都是先向西,在南半球漸漸偏左,在北半球漸漸偏右,到了較高緯度地方,慢慢轉回向東進行。
 +
#受副熱帶高氣壓氣流的導引,沿其外圍氣流移動。所以北半球往北移動,南半球往南移動。
 +
#受其南方之偏東風而向西進行。
 +
#北上至比較高緯度地方(約20°N以北),因科氏力增加使其偏右進行,漸漸受西風導引轉向東方進行。
 +
#行進前方有高氣壓,颱風就受阻無法繼續前進,正好像水不能向高處一樣,這時颱風必須向氣壓比較低的地方進行以致發生了轉向的情形。
 +
<br/>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3/Global_tropical_cyclone_tracks-edit2.jpg/800px-Global_tropical_cyclone_tracks-edit2.jpg' width='760px' height='380px' />
 +
<br/>
 +
每年發生颱風或颶風佔全球百分比:
 +
#北太平洋西部:26%,北上暖流。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中部太平洋<span style='color:brown'>垂直風切大</span>。
 +
#北太平洋東部:16.6%。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南太平洋西部:7.3%。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南太平洋東部:無。赤道以南的東南太平洋全年海溫低於26.5℃。
 +
#北大西洋:12.1%。西部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南大西洋:極低。南大西洋<span style='color:brown'>垂直風切大</span>。
 +
#*西部:
 +
#*#南赤道洋流在南美洲受地形影響被一分為二,一股往南形成世界最弱的巴西暖流,一股往北結合北赤道洋流成為世界最強的墨西哥灣流(再演變成北大西洋暖流)。
 +
#*#受洋流影響赤道低壓帶(ITCZ),終年停留在北半球,造成南大西洋缺乏擾動形成的機制
 +
#*東部:靠近非洲側受本吉拉涼流抑制
 +
#北印度洋:4.8%。夏季地面盛行西南季風,高層盛行強東風,所以垂直風切大,4月和10月垂直風切才會變小,因此北印度洋颱風主要發生在春季和秋季。
 +
#南印度洋西南部:9.3%。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澳洲區域(南印度洋東南部):11%。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孟加拉灣:10%
 +
#阿拉伯海:3%
 +
#地中海因海面不夠廣闊,夏季乾燥;高緯度地區因低水溫;赤道附近海域因柯氏力太小,颱風極少。
 +
<br/>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b/Corrientes-oceanicas.png' width='760px' height='397px' />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第 19 行: 第 67 行:
 
*:[http://tropic.ssec.wisc.edu/real-time/mimic-tpw/global/main.html 當前全球降雨變化圖]<!--mimic:Morphed Integrated Microwave Imagery at CIMSS(綜合演變微波圖像在國際氣象衛星合作研究所),tpw:Total Precipitable Water(總降水),anim:動畫-->
 
*:[http://tropic.ssec.wisc.edu/real-time/mimic-tpw/global/main.html 當前全球降雨變化圖]<!--mimic:Morphed Integrated Microwave Imagery at CIMSS(綜合演變微波圖像在國際氣象衛星合作研究所),tpw:Total Precipitable Water(總降水),anim:動畫-->
 
*:[http://tropic.ssec.wisc.edu/real-time/mimic-tpw/global/anim/ 每日72小時全球降雨變化圖(採世界協調時間)]
 
*:[http://tropic.ssec.wisc.edu/real-time/mimic-tpw/global/anim/ 每日72小時全球降雨變化圖(採世界協調時間)]
 +
*[http://ww2010.atmos.uiuc.edu 伊利諾大學世界天氣預報站]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中文維基條目)]
 
*[https://zh.wikipedia.org/zh-tw/熱帶氣旋 熱帶氣旋(中文維基條目)]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countries_by_electricity_production 世界各國電力生產排名及其結構]

2016年9月18日 (日) 18:13的最新修訂版本

本質與特性

北半球低壓系統逆時針旋轉,由於科氏力和氣壓梯度力之間取得平衡。
北半球低壓區繞流示意圖。藍色箭頭:真力,壓力梯度;紅色箭頭:偽力,離心力與科氏力(總是垂直於速度)
  1. 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熱機。(水蒸氣的凝結熱約540卡/克)
  2. 受科氏力所影響,在北半球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旋轉。
  3. 小的熱帶氣旋環流半徑可以不到200公里(熱帶風暴馬可,其烈風圈半徑只有19公里),大的熱帶氣旋環流半徑可以超過1000公里(1979年狄普,環流半徑在1100公里左右,直徑可超過2000公里)。
  4. 成熟的熱帶氣旋釋放的功率可達6x1014瓦。
    • 每天釋放5×1019(以功率6x1014瓦計)至2×1020焦耳的能量。
    • 2014年人類全世界平均發電功率為 2.685x1012 瓦(全年發電量為 23536.5 TWh),所以成熟的熱帶氣旋的功率比人類的發電機加起來高200倍。
    • 等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1000萬噸的核彈。
    • 每日釋放的能量可以佔到地表太陽輻射總量的 1/345 ~ 1/86 。
  5. 角動量守恆:空氣從遠大於氣旋範圍的區域抽入低氣壓中心,由於旋轉半徑減小而角動量不變,因此導致氣旋旋轉時的角速度大大地增加。
  6. 維持全球熱平衡分布:把太陽投射到熱帶,轉化成海水熱量的能量,帶到中緯度及接近極地的地區。
  7. 維持全球大氣角動量平衡:把赤道所積存的東風角動量輸送往中緯度地區的西風帶內。

生成條件

  1. 海水的表面溫度不低於攝氏26.5°,且水深不少於50米。這個溫度的海水造成上層大氣足夠的不穩定,因而能維持對流和雷暴。
  2. 大氣溫度隨高度急遽降低。這容許潛熱被釋放,而這些潛熱是熱帶氣旋的能量來源。
  3. 須在離赤道超過五個緯度的地區生成,否則科氏力的強度不足以使吹向低壓中心的風偏轉並圍繞其轉動,環流中心便不能形成。大部分在南北緯10至30度之間形成,而有87%在10至20度以內形成。
  4. 垂直風切(風速與風向的劇烈變化)不強。如果垂直風切太強,代表氣柱通風良好,釋放的潛熱很快被輸送出初始擾動區的上空帶走,不會累積,不能形成暖中心。這樣會阻礙熱對流的發展,使其正反饋機制未能啟動。
  5. 在對流層的中下層有潮濕的空氣。中對流層的大氣不能太乾燥,相對溼度必須大於40~50個百分點。
  6. 一個預先存在的且擁有環流及低壓中心的天氣擾動。
    • 夏季,太陽直射區域北移
    • 致使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
    • 西南季風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擠迫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
    • 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
    • 空氣上升加上旋渦,且不斷加深,使四周空氣加速向旋渦中心流動

全球分布

移動路徑

全球颱風路徑方向(取自伊利諾大學世界天氣預報站,非CC授權)

北半球往北移動,南半球往南移動。南半球和北半球的路徑大致對稱,都是先向西,在南半球漸漸偏左,在北半球漸漸偏右,到了較高緯度地方,慢慢轉回向東進行。

  1. 受副熱帶高氣壓氣流的導引,沿其外圍氣流移動。所以北半球往北移動,南半球往南移動。
  2. 受其南方之偏東風而向西進行。
  3. 北上至比較高緯度地方(約20°N以北),因科氏力增加使其偏右進行,漸漸受西風導引轉向東方進行。
  4. 行進前方有高氣壓,颱風就受阻無法繼續前進,正好像水不能向高處一樣,這時颱風必須向氣壓比較低的地方進行以致發生了轉向的情形。



每年發生颱風或颶風佔全球百分比:

  1. 北太平洋西部:26%,北上暖流。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中部太平洋垂直風切大
  2. 北太平洋東部:16.6%。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3. 南太平洋西部:7.3%。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4. 南太平洋東部:無。赤道以南的東南太平洋全年海溫低於26.5℃。
  5. 北大西洋:12.1%。西部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6. 南大西洋:極低。南大西洋垂直風切大
    • 西部:
      1. 南赤道洋流在南美洲受地形影響被一分為二,一股往南形成世界最弱的巴西暖流,一股往北結合北赤道洋流成為世界最強的墨西哥灣流(再演變成北大西洋暖流)。
      2. 受洋流影響赤道低壓帶(ITCZ),終年停留在北半球,造成南大西洋缺乏擾動形成的機制
    • 東部:靠近非洲側受本吉拉涼流抑制
  7. 北印度洋:4.8%。夏季地面盛行西南季風,高層盛行強東風,所以垂直風切大,4月和10月垂直風切才會變小,因此北印度洋颱風主要發生在春季和秋季。
  8. 南印度洋西南部:9.3%。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9. 澳洲區域(南印度洋東南部):11%。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10. 孟加拉灣:10%
  11. 阿拉伯海:3%
  12. 地中海因海面不夠廣闊,夏季乾燥;高緯度地區因低水溫;赤道附近海域因柯氏力太小,颱風極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