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人格: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人格
九型人格
第 81 行: 第 81 行:
 
</table>
 
</table>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
 +
九型人格並非一個正統的人格心理學理論。它只是在商業文化下,用於瞭解職場文化的一種測試,給予人格一個片面標籤化的定義。
 
[[File:九型性格基本构架图(中文注释版)-Enneagram symbol (with Chinese Label)-.PNG]]
 
[[File:九型性格基本构架图(中文注释版)-Enneagram symbol (with Chinese Label)-.PNG]]
 
#第一型人格:理想崇高者、完美主義者(The Reformer):完美者、改進型、捍衛原則型、秩序大使、正確主義型。
 
#第一型人格:理想崇高者、完美主義者(The Reformer):完美者、改進型、捍衛原則型、秩序大使、正確主義型。

2014年12月14日 (日) 16:52的修訂版本

流程

課前

  1. 12.19發布作業,請同學去做九型人格測驗,並記下分項的得分。
  2. 請同學準備一個關於自己或家人的真實故事,以備「活動一」中使用。
  3. 請同學兩人一組搭檔,預備進行上課活動。

課中12.26下午

  1. 定義與比較。
  2. 人性的基本解說
  3. 活動一:故事中必有人性
    • 每個人向搭檔分享一個自己的真實故事。
    • 從這個故事中抽取「人性」的表現,並條列出來。
    • 將這些列舉的人性分到六個階層,並寫到階層圖當中。
    • 找到這些人性的「拮抗」人性,填到階層圖的同一層對面。
    • 完成學習單一。
  4. 說明「人格心理學」中對人格有各種不同的分類方式,最近許多心理學家使用大五人格分類。
  5. 九型人格分類不是「人格心理學」中的分類,是商業運用。
  6. 解說九型人格。
  7. 活動二:我是那一種人格
    • 在課前上網進行「九型人格測驗」,並記下分項的得分。
    • 在課中分享自述自己的人格測驗。
    • 完成學習單二。
    • 請搭檔向全組介紹我的人格測驗結果,鱷魚514、海龜515、飛龍517、楓凛518,並請各組導師加入參與。
    • 各組領取海報一張,依據每個人的搭檔所介紹的內容,選取一種動物、一位名人(可以是小說人物)或一樣物品來代表組內的每位同學。
    • 各組派代表上台向全班說明海報。
  8. 多重人格介紹:8分鐘影片
  9. 反社會人格介紹:2分鐘影片

人性

人性意指多數人共同具有的性質。 HumanityDiagram.svg

我個人將它分為六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人性都有「拮抗」關係以相互平衡:

  1. 生理:對性、食物、水、空氣及住房等都是生理上的需要。
  2. 安全:安全需要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等的需要。
  3. 愛與隸屬:當有了生理與安全就需要友情、愛情、親情給自己的支持與鼓勵。
  4. 尊嚴: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自己對自己的尊重。
  5. 自我實現: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來完成自己的目標和夢想。
  6. 超越:提升自己的層次,超越原來的自己。

現代社會與哲學上對人性基本看法

  • 現代社會認為世界上只有一種人類,即丁禾所介紹的「現代智人」,所以人性只有一套,而且是與生俱來的。古代人有一種偏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不合生物學的事實。
  • 哲學上對人性的看法則有四類:

壹、人性本善論

主張人的天性是正面的,會有不好的表現乃是由於後天的生活逼迫,或受到別人的負面影響。以儒家孟子為代表。《三字經》開篇即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貳、人性本惡論

主張人的天性是負面的,會有好的表現乃是由於後天的教養所致。以儒家荀子為代表,有「人之性惡,其善偽也」的論斷。

參、人性無善無惡論

主張人的天性無所謂正面或負面,人世間的成就與幸福是因為有智慧而善用人性;人世間的悲劇與不幸是因為缺少智慧來駕馭人性。代表人物為告子,他認為人性無善無不善,「生之謂性」,「食色,性也」。

故事一:割闌尾計畫即是運用人民對蔡正元的厭惡,去除掉一個壞的立法委員,以增加人民的福祉。

故事二:孫文運用漢人對滿人統治的憤怒,來進行革命,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先推翻大清帝國。之後,再主張「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內各名族一律平等」。

故事三:世人都說父愛母愛偉大,但溺愛子女總是造成悲劇。殺父兇手吳啟豪就是因為父母疼愛倍至,從小要什麼有什麼,所以常常打罵家人,也常對鄰居長輩大小聲,鄰居都跟他的父母反映該管教管教,但雙親始終隱忍,還會袒護他,叫大家不要太計較,最後卻殺害了最寵愛他的父親。

肆、人性既善又惡,善惡兩性在人心中拔河

這種思想以祆教(拜火教、摩尼教、明教)為代表。其實認為人性為「善惡二元論」是許多民族的主流信念。

人格

人格意指人的性格。

人格比較屬於是後天形成的,經過時間和環境的改變。

人格的大五模型

人格大五模型 外向性 神經質 和善性 嚴謹自律性 開放性
和人格五大模型有關的特定特徵 愛交朋友、親切 焦慮、感情脆弱 信任、溫厚的 自律、有組織的 豐富想像力、創意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並非一個正統的人格心理學理論。它只是在商業文化下,用於瞭解職場文化的一種測試,給予人格一個片面標籤化的定義。 九型性格基本构架图(中文注释版)-Enneagram symbol (with Chinese Label)-.PNG

  1. 第一型人格:理想崇高者、完美主義者(The Reformer):完美者、改進型、捍衛原則型、秩序大使、正確主義型。
  2. 第二型人格:古道熱腸者、熱心助人者(The Helper):成就他人者、助人型、博愛型、愛心大使。
  3. 第三型人格:成就追求者、成就至上者(The Achiever):成就主義型、實踐型、實幹型。
  4. 第四型人格:個人風格者、浪漫悲憫者、藝術型(The Individualist):浪漫者、藝術型、自我型、多感型。
  5. 第五型人格:博學多聞者、格物致知型(The Investigator):觀察者、思考型、理智型。
  6. 第六型人格:謹慎忠誠者(The Loyalist):尋求安全者、謹慎型、忠誠型、疑惑型。
  7. 第七型人格:勇於嘗新者、享樂主義者(The Enthusiast):創造可能者、活躍型、享樂型。
  8. 第八型人格:天生領導者(The Challenger):挑戰者、權威型、領袖型、指揮型。
  9. 第九型人格:嚮往和平者、和平主義者(The Peacemaker):維持和諧者、和諧型、平淡型。

反社會人格

個性與正常人有極端的反差。

成因

  1. 環境惡劣。
    • 父母早年離世。
    • 與父母親相處不恰,情感疏遠,使兒童情感冷漠。
  2. 個人因素。
    • 效仿漫畫、遊戲....等等。

多重人格

一個人有許多包羅萬象的個性。

成因

  1. 險惡環境所衍生的。
    • 多重人格與童年創傷相關,當受到難以應付的衝擊時,以「放空」的方式,以達到「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