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前時代: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金屬器時代
金屬器時代
第 25 行: 第 25 行:
 
#這些裝飾品在台灣很少出現,可以說是人類藝術的一大奇蹟。
 
#這些裝飾品在台灣很少出現,可以說是人類藝術的一大奇蹟。
 
===金屬器時代===
 
===金屬器時代===
 +
*鐵器時代:約一千五百年前,製作鐵器的技術傳入臺灣,使得臺灣史前文化進入另一個新階段。隨著鐵器等金屬器的增加,石器的數量顯著減少。除了鐵器之外,也出現銅飾、金飾及玻璃裝飾品,燒製陶器的火候較高且較為堅硬。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唐宋時代古錢,可以推測當時已有和中國大陸貿易的情形。這一時期的文化可能是原住民與平埔族早期所留存的文化。
 
*十三行文化:位於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500年前,這個文化是較進步的文化,他們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十三行人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代表性的遺址是十三行遺址,西新庄子遺址,社子遺址,小基隆遺址,大竹圍遺址,流流遺址,普洛灣遺址等等。考古學家推測,十三行文化和台灣北部的凱達格蘭族有關聯。
 
*十三行文化:位於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500年前,這個文化是較進步的文化,他們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十三行人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代表性的遺址是十三行遺址,西新庄子遺址,社子遺址,小基隆遺址,大竹圍遺址,流流遺址,普洛灣遺址等等。考古學家推測,十三行文化和台灣北部的凱達格蘭族有關聯。
 
#食:他們以稻米為主食,除了種稻外,他們也到森林裡捕捉獵物、到淡水河邊捕捉魚蝦或採集貝類,充分的利用水和森林的資源。
 
#食:他們以稻米為主食,除了種稻外,他們也到森林裡捕捉獵物、到淡水河邊捕捉魚蝦或採集貝類,充分的利用水和森林的資源。
 
*大邱園文化: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中游河谷一帶,年代在距今2000年以內的史前文化,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田寮園遺址為代表。在大邱園文化遺址中雖然還沒有發現鐵器,但是由於曾發現類似十三行和番仔園文化中所發現的玻璃管珠,顯示這一文化的居民可能已與分布於海岸地帶的鐵器文化有交易往來。因此不排除以後發現鐵器的可能性。大邱園的遺址中曾發現玻璃管珠,但未挖掘出鐵器出來。
 
*大邱園文化: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中游河谷一帶,年代在距今2000年以內的史前文化,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田寮園遺址為代表。在大邱園文化遺址中雖然還沒有發現鐵器,但是由於曾發現類似十三行和番仔園文化中所發現的玻璃管珠,顯示這一文化的居民可能已與分布於海岸地帶的鐵器文化有交易往來。因此不排除以後發現鐵器的可能性。大邱園的遺址中曾發現玻璃管珠,但未挖掘出鐵器出來。
 
[[檔案:Historymap400 511.jpg|300px]]
 
[[檔案:Historymap400 511.jpg|300px]]

2014年12月24日 (三) 18:46的修訂版本

代表文化

  • 舊石器時代晚期:長濱文化,網形文化,左鎮人文化等為代表
  • 新石器時代早期:以大坌坑文化代表
  • 新石器時代中期:圓山文化,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芝山岩文化等為代表
  • 新石器時代晚期:營埔文化,大湖文化,卑南文化,麒麟文化等為代表
  • 金屬器時代: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蔦松文化,靜浦文化等為代表

舊石器時代晚期

  • 長濱文化:是一個以漁獵和採集為生,人口不會很多,他們不知道農耕、畜牧,亦不會製陶,可是已經知道用火。距今50000年以上。八仙洞遺址:出土器物以石器為主,屬礫石工業砍伐器傳統。長濱文化人延續舊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男人負責捕魚,打獵,女人和小孩則負責採集野菜和水果等,就是採集食物。他們都是生活在一個小團體,那些團體至少20到30人,人數不少。他們經常為了要找食物而遷移,所以,當他們要捕魚的時候,就會暫時住在海邊的洞穴。長濱人由於是延續舊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所以它們所使用的工具跟石器時代時的工具很相似。他們所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只是把天然的石頭打破,用碎掉的石片的鋒利邊緣,來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工作。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縫衣服。大約在一萬年前,長濱人遇到冰河期結束。
  • 左鎮文化:發現石斧,陶器等工具。講到左鎮,就會介紹到左鎮人。左鎮人目前所知最早在台灣出現的人類之一,因為其化石臺南縣左鎮鄉的菜寮溪所發現的,所以學者將其稱之為左鎮人。左鎮人是屬於舊石器晚期的現代人種,推測約有2萬至3萬年之久。在距今2萬至3萬年前,台灣島上就開始有人類居住。台灣最早的史前文化-長濱文化,可能是左鎮人的文化。左鎮人的第一片化石發現於1971年初冬,由古生物化石的業餘收藏家郭德鈴在菜寮溪的臭屈河谷地層所找到的。由於「左鎮人」頭骨化石係在菜寮溪河床發現,所以應該是從某處被沖刷到菜寮溪,直到由於當地採礦工作的進行,才在偶然間被發掘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學者無法判斷其確實的地層層位,也沒找到和該人類伴存的文化遺物,因此,在推斷和該人類相關之文化模式的時候,就比較容易碰上困難。

新石器時代早期

  • 大坌坑文化:因此大坌坑文化可能是台灣原住民族的祖型文化,也可能是整個南島語系民族的祖先型文化,來自大坌坑遺址。這文化的分佈地區,包括台灣本島與澎湖。大坌坑文化時期,其聚落還甚小,通常位於河口或近於海岸的階地、台地上,以狩獵和漁撈營生。大坌坑遺址的所在地是在淡水河入海口的南側、觀音山的西北麓。範圍約南北350公尺,東西500公尺。距今約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間。是由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在台北縣八里鄉大坌坑做考古發掘的工作時,確認了這個台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由於最初是在大坌坑發現的,因此就把它稱為「大坌坑文化」。
  1. 居住地點:居住於台北八里,他們過著定居的生活,他們的村落都建立在海邊及河邊的小山坡上,而這樣使他們的船隻方便來往與停泊;而他們居高臨下,便容易瞭望、防守。
  2. 食:大坌坑人十分聰明,他們懂得種植芋頭,山藥之類的根莖作物。

新石器時代中期

  • 圓山文化:代表遺址有圓山遺址、芝山岩遺址、土地公山遺址、狗蹄山遺址。年代大約是距今3000年至距今2000年前,台灣大坌坑文化及細繩紋陶文化之後,於台北盆地北側的發展的史前文化。圓山文化因地形等因素,文化相貌相當較少。

貝塚為該遺址或圓山文化的最大特色,保存大量食用後的貝殼、獸骨、魚骨及各類陶、石、骨角器,而其中貝殼種類有烏蜆、牡蠣、九孔螺、芋螺、川蜷螺、千手螺、窗貝等等,這些種類多半屬於半淡半鹹水性的貝類,可驗證圓山時期臺北湖為一鹹淡水交雜湖泊

  • 牛罵頭遺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年代約在3500年前至4500年前,牛罵頭文化層出土的陶器,以紅、褐色陶為主。其陶器的特色可看出承續了大坌坑文化,石器以為獵和農具為主,大量石製農具可看出當時人應是以農耕為主,並兼行漁撈和狩獵。除器物外也有墓葬出土。
  • 芝山岩文化:農作有木器、繩索、稻穀、植物種子等等。它主要為農耕用具。芝山岩文化有其兩層定義,一則是指於芝山岩遺跡發現各史前時代文化層的總稱。普遍說法是指1979年,在地表下約兩公尺深處,挖到的新文化層。

新石器時代晚期

  • 卑南文化:距今約五千三百年至兩千三百年前。卑南文化人的發現,起源於民國六十九年的台東新站建設工程,當時由於挖土機挖出了數量相當多的石板棺,引起了國內外考古學者的重視,卑南文化不只是有豐富的石板棺,更有著相當多的玉器及陪葬品呢!約兩千到五千年前,卑南遺址曾經是人群聚落的村落,遺址上的石柱可能就是他們建築的柱子,約一百年前,人類學家發現很高大的石柱,從此慢慢接開史前卑南文化的神秘面紗。民國69年,台東新站的建設造成遺址的破壞,考古對開始長久的搶救發掘,結果發現了許多生活遺物,還有很大的建築遺跡和石板棺,其中最吸引人的則是大量精美的陪葬品。
  1. 卑南遺址挖出大量的陪葬品,其中一項精美的裝飾品最引人注目,包括玉和似玉材質製成的頭飾、耳飾、頸飾、胸飾、腕飾、臂飾,甚至還有一些沒使用過的武器和工具,各樣各式,以人獸合一的造型最特別。
  2. 這些裝飾品在台灣很少出現,可以說是人類藝術的一大奇蹟。

金屬器時代

  • 鐵器時代:約一千五百年前,製作鐵器的技術傳入臺灣,使得臺灣史前文化進入另一個新階段。隨著鐵器等金屬器的增加,石器的數量顯著減少。除了鐵器之外,也出現銅飾、金飾及玻璃裝飾品,燒製陶器的火候較高且較為堅硬。從十三行遺址出土的唐宋時代古錢,可以推測當時已有和中國大陸貿易的情形。這一時期的文化可能是原住民與平埔族早期所留存的文化。
  • 十三行文化:位於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1800~500年前,這個文化是較進步的文化,他們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台灣史前的鐵器時代。經研究得知,十三行人生活在,是目前唯一確定擁有煉鐵技術的史前居民。十三行人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但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一般皆認為他們是後來台北盆地「凱達格蘭族」的祖先。居住在台灣北部和東北部的凱達格蘭族,仍然使用裝飾印紋的陶器,而凱達格蘭族的分布也與十三行文化的分布相當一致,所以學者認為十三行文化的主人應該是凱達格蘭人的直接祖先。代表性的遺址是十三行遺址,西新庄子遺址,社子遺址,小基隆遺址,大竹圍遺址,流流遺址,普洛灣遺址等等。考古學家推測,十三行文化和台灣北部的凱達格蘭族有關聯。
  1. 食:他們以稻米為主食,除了種稻外,他們也到森林裡捕捉獵物、到淡水河邊捕捉魚蝦或採集貝類,充分的利用水和森林的資源。
  • 大邱園文化: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中游河谷一帶,年代在距今2000年以內的史前文化,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田寮園遺址為代表。在大邱園文化遺址中雖然還沒有發現鐵器,但是由於曾發現類似十三行和番仔園文化中所發現的玻璃管珠,顯示這一文化的居民可能已與分布於海岸地帶的鐵器文化有交易往來。因此不排除以後發現鐵器的可能性。大邱園的遺址中曾發現玻璃管珠,但未挖掘出鐵器出來。

Historymap400 51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