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陳又甄: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日本平安時期(794-1185)末期製作之銅鏡== ===歷史=== 戰國時代就有銅器,從中國傳到日本,期間經過中國的唐朝、五代十國、北宋,相當於日...)
 
日本平安時期(794-1185)末期製作之銅鏡
第 1 行: 第 1 行:
 
==日本平安時期(794-1185)末期製作之銅鏡==
 
==日本平安時期(794-1185)末期製作之銅鏡==
 
===歷史===
 
===歷史===
戰國時代就有銅器,從中國傳到日本,期間經過中國的唐朝、五代十國、北宋,相當於日本的平安時期。
+
在中國戰國時期從唐朝主要產於,許多都是圓形圖案,從中國傳到日本,期間經過中國的唐朝、五代十國、北宋,相當於日本的平安時期。
 
===介紹===
 
===介紹===
 
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用鑄造銅鑑,後來鑑字也有了金字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鑑,但是瓦鑑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用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鑑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鑑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麵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用鑄造銅鑑,後來鑑字也有了金字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鑑,但是瓦鑑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用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鑑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鑑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麵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

2015年2月24日 (二) 21:44的修訂版本

日本平安時期(794-1185)末期製作之銅鏡

歷史

在中國戰國時期從唐朝主要產於,許多都是圓形圖案,從中國傳到日本,期間經過中國的唐朝、五代十國、北宋,相當於日本的平安時期。

介紹

在古代,銅鏡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係,是人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銅鏡又是精美的工藝品,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上古的鏡,就是大盆的意思,它的名字叫監。在三代之初,監都是用瓦製成的,所以古代的監字是沒有金字旁的。到商代初年的時候,開始用鑄造銅鑑,後來鑑字也有了金字旁。商周時期,雖然有銅鑑,但是瓦鑑依然通行。到秦朝時期,才開始用鑄造銅鏡,因為鏡的適用優於鑑的方面很多,所以到秦以後,再不用水作鑑了。秦漢以後,鏡的使用更加廣泛,鏡的製作也更加精良。它的質料包括金、銀、銅、鐵等,以銅最為多,也有鍍金銀的、背麵包金銀的、或鑲嵌金銀絲的。隋唐以來,還有帶柄的、四方的,各種花紋應有盡有。直到明代末期,開始有以玻璃為鏡子的。清代乾隆以後,玻璃開始大興於民間。直至民國初年,少數邊遠地區還有以銅為鏡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