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陳思諭: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
第 6 行: | 第 6 行: | ||
#[[檔案:Screenshot 2014-09-15-17-28-23.jpg|300px]] | #[[檔案:Screenshot 2014-09-15-17-28-23.jpg|300px]] | ||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
+ | *巴布亞紐幾內亞鳥形杵:鳥形杵,石制,距今約4000年至8000年,巴布亞新幾內亞。 | ||
*埃及化妝顏料研磨版:約七千年前,埃及氣候的改變迫使當地居民遷至尼羅河畔一片狹長肥沃的土地居住。原本草木茂盛的薩凡那日益乾燥炎熱,尼羅河谷卻蒼鬱富饒。埃及人種植小麥、大麥等作物,終得在安定的新環境生存。同時,當地人亦開始馴養動物。此件化妝顏料研磨板的形狀是一頭母牛。牛被是為生育、財富與權利的重要象徵。 | *埃及化妝顏料研磨版:約七千年前,埃及氣候的改變迫使當地居民遷至尼羅河畔一片狹長肥沃的土地居住。原本草木茂盛的薩凡那日益乾燥炎熱,尼羅河谷卻蒼鬱富饒。埃及人種植小麥、大麥等作物,終得在安定的新環境生存。同時,當地人亦開始馴養動物。此件化妝顏料研磨板的形狀是一頭母牛。牛被是為生育、財富與權利的重要象徵。 | ||
*德國畢布奇玉斧: | *德國畢布奇玉斧: | ||
*印度河谷圖章: | *印度河谷圖章: |
2015年3月8日 (日) 10:43的修訂版本
5張脊椎動物的眼部照片
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巴布亞紐幾內亞鳥形杵:鳥形杵,石制,距今約4000年至8000年,巴布亞新幾內亞。
- 埃及化妝顏料研磨版:約七千年前,埃及氣候的改變迫使當地居民遷至尼羅河畔一片狹長肥沃的土地居住。原本草木茂盛的薩凡那日益乾燥炎熱,尼羅河谷卻蒼鬱富饒。埃及人種植小麥、大麥等作物,終得在安定的新環境生存。同時,當地人亦開始馴養動物。此件化妝顏料研磨板的形狀是一頭母牛。牛被是為生育、財富與權利的重要象徵。
- 德國畢布奇玉斧:
- 印度河谷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