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出版/莊坤霖: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1位用戶所作出之105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書籍出版]]
+
===自我介紹和轉來學程的原因===
自我介紹和轉來學程的原因:
+
[[檔案:12722498.jpg|right|thumb|100px|我]]
大家好!我叫莊坤霖,我剛從丹鳳高中國中部轉來這個振鐸學會,會轉來這個學程有幾個原因,我不喜歡在原本的國中讀書,可能是我的個性的關係,我的個性是有點衝和急,如過遇到不服氣的事就會不爽,第二點因為都整天都是一直抄不然就考試,讓人覺得很煩。
+
大家好!我叫莊坤霖,我是在國中二年級下學期從丹鳳高中國中部轉來六年制學程。我的個性有點急、如果遇到不服氣的事就會不爽、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會覺得煩,所以我就會去做我喜歡的事,例如:跑步、游泳、放空、釣魚、騎單車、打電動、聽音樂、自己動手做一些小東西,讓我可以放鬆心情,這樣才能繼續把沒做完的事情完成。
  
我到這裡讓我印象最深的課:
+
但在體制內的學校常常整天都是抄書不然就是考試讓人覺得很討厭這種生活。還有我最喜歡的體育課和電腦課,在原本的學校課程中就很少了,常常因為考試的關系就被挪成我不喜歡的國文、英文等課程來取代,覺得在體制內的學校會因為課業的關係自己能用的時間變很少,因此我有讀不完的書,就不能選擇喜愛的事情來做,但是在這裡我有很大的空間與時間來讓我選擇,也不會因為重複同樣的事而覺得煩,在時間上的掌控也靈活了許多,讓我安排自己的時間。
我到這裡印象最深的課是我們這學期最大的活動,去騎單車八天環半島,其中這八天我印象最深的是其蘇花公路的那兩天,因為我覺得那兩天是最有挑戰也是最耗體力的一段,所以在其之前我有點怕自己騎不完蘇花公路,就算騎完也不知道接下來騎不騎得完全程,不過我還是相信自己的體力一定騎得完全程,因為這可能是我唯一的一次所以我一定要騎,不然以後可能就沒機會了。
+
當時一上蘇花公路的心情既興奮又緊張,因為這是第一次騎腳踏車上蘇花公路,面對著無限的上坡讓我充滿了力量,跟著帶頭的領隊一路往上騎,騎了幾十分鐘後,我們在一個空地休息補充水分,這時才發現只騎了蘇花公路的一點點,這速度完全在我的意料之外,我有點懷疑可不可以在太陽下山前到達過夜的地點。但是我還是相信我們可以安全地抵達過夜的地方,因為只要我們有心繼續踩著踏板就可以騎完,之後我們每騎一段就休息補充水分和看一下風景,當時讓我感受到騎單車和座車看蘇花的風景差很多,以前坐在車上一下就過去了,現在騎單車的風景完全不一樣,看的範圍很廣而且速度慢可以慢慢欣賞,在這美好的風景下騎單車會讓整個心情放鬆,和平常很不一樣。當騎到第一座山頂時往左看是一望無際的大海,往右看是陡峭的高山,往上看是一片藍天,往下看是一條很長的斜坡,這斜坡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於是大家就毫不猶豫地往下衝,完全不用踩踏板就讓我們一路衝下山。當我們到山底的時候我發現騎了一個多小時的上坡,下坡只要二十幾分鐘,我感覺到往上騎很難,而往下騎卻很簡單,但是只要有心一定能完成。
+
在山下我們休息了一下,準備翻越第二座山了,它的道路雖然比較平緩,但是在騎完第一座山就已經有點累了,我感到大腿有點疲勞,好像快抽筋,心中深怕無法繼續往下騎,幸好經過休息後,疲憊的感覺消失了。在領隊的吆喝下,繼續挑戰下一段蜿蜒的上坡,此時的車子變多了,這是我最怕的事情,因為蘇花的路很小,卡車的死角很多,所以要很小心尤其是在轉彎的地方,而且卡車過來的時候它的排氣很臭,還不是只有一輛每次來都是一大批,常常讓我的心臟快跳吃來,本來很疲憊的生體再加上卡車的壓迫這會讓體力更快的消耗,幸好有些家長來幫忙在我們後面擋車,讓我們少一些卡車帶來的壓力,更輕鬆地完成此路段。
+
  
在山下我們休息了一下,準備翻越第二座山,繼續挑戰下一段蜿蜒的上坡時,的車子變多了,這是我最怕的事情發生了,因為蘇花的路很小,卡車的死角很多,所以要很小心尤其是在轉彎的地方,而且卡車過來的時候它的排氣很臭,還不是只有一輛每次來都是一大批,常常讓我的心臟快跳出來,本來很疲憊的生體再加上卡車的壓迫這會讓體力更快的消耗,但是在騎完第一座山就已經有點累了,我感到大腿有點疲勞,好像快抽筋,心中深怕無法繼續往下騎,幸好經過休息後,疲憊的感覺消失了。在領隊的吆喝下,又開始努力的奮鬥戰勝這座山,一路上都彎彎曲曲的卡車也越來越多,。。幸好有些家長來幫忙在我們後面擋車,讓我們少一些卡車帶來的壓力,更放心地完成此路段。大約再騎個多小時我們就到住宿的地點南澳,我們到的時間比我預期的早,所以我們就先去住宿附近的一家冰店吃冰,接著我們就去南澳的海邊玩水,我不想洗卡在衣服上的砂,所以沒下去玩水。完完之後我們就回去住宿地點等待其他隊隊員回來,準備第二天的蘇花公路。
+
===振鐸和體制內學校的差異:===
第二天一早我們趁太陽還沒高掛時就出發了,避免在大太陽下騎車,這樣會更耗體力。第二天的蘇花比較好騎,大部分都是下坡但是穴道很多,依據以前座車的經驗穴道裡又黑又臭路又小卡車一來的聲音更本就快耳聾,其中我覺得路小加上穴道裡暗最危險,因為卡車一還就佔買了車道而且暗暗的不容易看清楚卡車的位置,如果有會車的話就會幾乎貼著我們身邊開過感覺超可怕的。騎過第一個穴道時果真和我想的一樣,一出第一個穴道沒甚麼變化,但是直到好幾個穴道之後休息之後我發現自己早已變成黑人了
+
[[檔案:201506011.jpg|right|thumb|150px|我的玉米]]
 +
我覺得在振鐸裡會以學生為主,以前的學校讀書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而現在我是為了生活而學習的,也不會一直抄課本和一直考試。譬如說我們有農園課,要自己種喜歡的蔬菜然後要生長做紀錄,我選擇種玉米,但是我在種植的過程中因為陽光都被別人搭的棚子遮住了,所以生長得並不好,看到別人的玉米都長的好大顆,就很羨慕別人能夠吃到自己種的玉米。
 +
 
 +
還有一次我們要到陽明山上種田,體驗當農夫的感覺,隔天我都腰酸背痛的,也因為有了這次的體驗才懂『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感覺。還有是這裡的學習很廣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修課,例如:有藝術類、數學類、創意類、體育類、科學類和語文類,不像一般國中只有國、英、數、社、自而已,還有更特別在這學程裡的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備課來教全班,還要自己出考題給全班同學。所以我覺得最大的差異在學校教學模式完全不一樣,讓我有開心的心情去學校接收新知。
 +
 
 +
===我的備課:3D數理紙雕===
 +
 
 +
選3D數理紙雕的原因:[[File:PA100361.jpg|right|thumb|300px|做3D紙雕過程]]
 +
原本最早接觸3D數理紙雕是看到媽媽教學生,當時覺得很神奇,一張紙割一割拉一拉就變成立體了,所以就請媽媽教我,學了幾天覺得煩所以就不想學了。但這次我就決定要學好3D數理紙雕。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都會遇到困難,但是現在不會像以前那樣一遇到困難就放棄,我必須想盡任何方法來突破難關並繼續往下學習。
 +
 
 +
在學習的過程常常不是格子數錯,不然就在畫比較難的圖形圖時會分不清楚哪條線的用途,導致我失敗了很多次,讓我覺得很挫折,不過我並沒有放棄反而更努力地想盡任何辦法把它做出來,當我好不容易畫好圖稿並請媽媽確定畫的是否正確時,我的心情會很期待聽到OK時心情會很開心,但是想到下一步就要割開讓平面變立體時我的心情馬開始戰戰兢兢,因為深怕一時的大意割過頭,就又得重頭來了,所以我在最後一步切割的時候還是不敢馬虎,直到完全變成立體圖的時候才會放鬆,我的信心也跟著完成的作品的數量倍增了許多。
 +
 
 +
====課程目標:====
 +
#讓同學學會最基本的四條線分別是:「上地線、下地線、絕對地線和稜線」。
 +
#讓同學學會初階的圖形,和堆疊,凹凸圖的交互運用
 +
#面積的鋪排,體積的切割
 +
#空間的概念
 +
 
 +
====如何呈現:====
 +
先決定要讓同學學會哪幾個基本圖形,並研究步驟如何指導同學,然後一一畫好圖稿掃描再做線條的切割讓作品成立體,再來拍照存檔,做成PPT檔,我還有做了幾個比較美觀複雜的圖來展示。
 +
 
 +
===來到學程讓我印象最深的活動:===
 +
 
 +
剛到學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活動,就是挑戰騎單車八天環台灣半島,其中印象最深刻是騎蘇花公路,因為那兩天的路程是最美麗與最具有挑戰路程。
 +
[[File:P5170033.JPG|right|300px|]]
 +
[[File:第七天太麻里-楓港 9190.jpg|right|300px|]]
 +
[[File:第七天太麻里-楓港 9851.jpg|right|300px|]]
 +
[[File:第八天楓港至枋寮 6096.jpg|right|300px|]]
 +
[[File:第八天楓港至枋寮 8788.jpg|right|300px|]]
 +
 
 +
其實在這之前我仍害怕無法騎完蘇花公路,但是我仍相信並且鼓勵自己去完完成它,由於這是在國中求學過程中難能可貴的機會,甚至可能是一輩子獨一無二的經驗,所以我嚐試要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
 +
帶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我終接觸了蘇花公路,因為是第一次騎上蘇花公路,面對著開端的無限陡坡,讓我充滿了挑戰它的力量,緊緊跟隨著領隊一路往上衝。當抵達第一座山頂時,隨之入眼的是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海與陡峭的高山,以及抬頭的一片藍天,而前方的下坡,政是每人心中的期待,於是大夥毫不猶豫地往下衝,它讓我不費力地一路迅速往下衝,這種下坡騎迎著風,帶走我身體的濕熱,令我感到全身舒暢無比。休息了一下,準備挑戰下一段蜿蜒的上坡時,車子變多了,這是我最怕的事情了,因為蘇花公路的路很小,卡車的死角很多,所以我們要很小心尤其是在轉彎的地方,而且卡車駛過來的時候不但廢氣很臭,並且會一輛接一輛,常常讓我的心臟快跳出來,本來疲憊的身體再加上卡車的壓迫這會讓體力消耗的更快。儘管在騎完第一座山時,我就已經有點疲累了,心中深怕無法挑戰成功,然而經過休息後,我的疲憊感,似乎被清晰的空氣帶走。
 +
 
 +
 
 +
在領隊的吆喝下,又開始努力的跳戰另一座山,一路上都彎彎曲曲的上坡道路,體力的消耗迅速又大,此時我發覺上坡過左彎時,能藉由向心力讓我省力的往上爬。此外,在爬坡的過程中,卡車也越來越多,幸好司機大哥們總是對我們很禮讓,而且有輛司機還在我們的車隊後面幫忙擋車。另外也非常感謝許多爸爸媽嗎一路上的照顧,讓我們更放心地完成第一段蘇花公路終於完成,當天我們夜宿南澳。由於我們這隊到的時間比預期的早,所以大家先去民宿附近的一家冰店吃冰和用餐,不起眼的滷肉飯在飢腸轆轆時真是美味,接著我們就去南澳的海邊玩水,由於我不想洗卡在衣服上的砂,所以沒下去玩水。晚上休息,準備第二天的蘇花公路。
 +
 
 +
為了避免在大太陽下騎車太耗費體力,於是第二天一大早,趁太陽還沒高掛時,我們就出發了。這段的蘇花公路,由於大部分都是下坡,所以比較好騎,然而隧道很多,而且黑暗的隧道中,又黑又臭的路,又有卡車通過,尤其是卡車來的聲音讓我震耳欲聾,相當的不舒服。此外我覺得隧道路小又黑,讓隧道隱藏著危機,因為卡車一來就佔滿了車道,而且黑暗中無法辨認卡車的位置,尤其在車輛相會時,卡車幾乎貼著我的身邊開過感覺超可怕的。在驚悚地通過幾個隧道後,休息時擦汗時,才驚覺袖套讓的臉上的塵埃與汗水染黑,我想隧道中濃濃的卡車廢氣與灰塵,早已把我染成了小黑人。不久就要經過蘇花十二座隧道的最後一個隧道「崇德隧道」,只要騎過就要跟蘇花的美好風景說掰掰了,也代表將要進到下段旅程。
 +
 
 +
被這段蘇花公路染黑與疲憊的我,真想快到住宿地點好好地洗澡和睡一大覺,但是今天的民宿是沒有冷氣,而且給的浴室只有一間,讓大夥非常地無言。幸好民宿門口就有條乾淨的小溪,其實只是乾淨的灌溉水圳吧,所以大家吆喝著一起去小溪洗澡,經過清涼無比的溪水洗淨後,比想像中的舒服,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睡覺。
 +
 
 +
蘇花公路的美景讓我永遠忘不了,也讓我了解不是只靠蠻力就可以戰是蘇花有時候也要靠一些頭腦才能完美的戰勝,例如上坡的過彎之處,掌握技巧能讓我較輕鬆的度過。蘇花公路雖危險的,但最美的風景就在這最險峻的地方,台灣有這種獨特地理的美好風景實在很難得,它只有一個,被破壞就沒無法再復原,我們將失去它,真的要呼籲大家愛護台灣環境。
 +
 
 +
===我的未來===
 +
 
 +
[[檔案:1449387498327.jpg|200px|爬完山之後爬樹]]
 +
[[File:P5180134.jpg|300px|]]
 +
 
 +
這個學程是個很自由學習的地方,讓我有很大學習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嘗試了許多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物與課程,例如自己主題備課與同學分享與自由選擇課程學習,還有各式的網路資料查詢方法與應用軟體的使用方法等,甚至以往讓我受挫沒有興趣的音樂藝術課等,我都能好好有興趣地上課,我上課不再無趣。
 +
 
 +
此外,我也和同學一起去爬山,瞭解台灣獨有的火山地理環境,並體認山的崇高,我同學共同合作完成團體活動課程,也經由自由選擇學習課程去尋找我的未來的專長和適合我的生活。雖然至目前我還沒確認有找我的方向,但至少比以前,只有考測驗卷、罰寫與無聊念課文上課的日子好多了。
 +
 
 +
還有考式罰寫就是學習嗎?考上好的學校就是以後有大人的所謂好前途嗎?真是令人不解。總之,我比以前有著更自主的學習,我也非常的珍惜這個學習場所,這個學程對我來說很重要!!

2016年5月4日 (三) 09:37的最新修訂版本

自我介紹和轉來學程的原因

大家好!我叫莊坤霖,我是在國中二年級下學期從丹鳳高中國中部轉來六年制學程。我的個性有點急、如果遇到不服氣的事就會不爽、一直重複同樣的事會覺得煩,所以我就會去做我喜歡的事,例如:跑步、游泳、放空、釣魚、騎單車、打電動、聽音樂、自己動手做一些小東西,讓我可以放鬆心情,這樣才能繼續把沒做完的事情完成。

但在體制內的學校常常整天都是抄書不然就是考試讓人覺得很討厭這種生活。還有我最喜歡的體育課和電腦課,在原本的學校課程中就很少了,常常因為考試的關系就被挪成我不喜歡的國文、英文等課程來取代,覺得在體制內的學校會因為課業的關係自己能用的時間變很少,因此我有讀不完的書,就不能選擇喜愛的事情來做,但是在這裡我有很大的空間與時間來讓我選擇,也不會因為重複同樣的事而覺得煩,在時間上的掌控也靈活了許多,讓我安排自己的時間。

振鐸和體制內學校的差異:

我的玉米

我覺得在振鐸裡會以學生為主,以前的學校讀書只是為了考試而考試,而現在我是為了生活而學習的,也不會一直抄課本和一直考試。譬如說我們有農園課,要自己種喜歡的蔬菜然後要生長做紀錄,我選擇種玉米,但是我在種植的過程中因為陽光都被別人搭的棚子遮住了,所以生長得並不好,看到別人的玉米都長的好大顆,就很羨慕別人能夠吃到自己種的玉米。

還有一次我們要到陽明山上種田,體驗當農夫的感覺,隔天我都腰酸背痛的,也因為有了這次的體驗才懂『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的感覺。還有是這裡的學習很廣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選修課,例如:有藝術類、數學類、創意類、體育類、科學類和語文類,不像一般國中只有國、英、數、社、自而已,還有更特別在這學程裡的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備課來教全班,還要自己出考題給全班同學。所以我覺得最大的差異在學校教學模式完全不一樣,讓我有開心的心情去學校接收新知。

我的備課:3D數理紙雕

選3D數理紙雕的原因:
做3D紙雕過程

原本最早接觸3D數理紙雕是看到媽媽教學生,當時覺得很神奇,一張紙割一割拉一拉就變成立體了,所以就請媽媽教我,學了幾天覺得煩所以就不想學了。但這次我就決定要學好3D數理紙雕。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都會遇到困難,但是現在不會像以前那樣一遇到困難就放棄,我必須想盡任何方法來突破難關並繼續往下學習。

在學習的過程常常不是格子數錯,不然就在畫比較難的圖形圖時會分不清楚哪條線的用途,導致我失敗了很多次,讓我覺得很挫折,不過我並沒有放棄反而更努力地想盡任何辦法把它做出來,當我好不容易畫好圖稿並請媽媽確定畫的是否正確時,我的心情會很期待聽到OK時心情會很開心,但是想到下一步就要割開讓平面變立體時我的心情馬開始戰戰兢兢,因為深怕一時的大意割過頭,就又得重頭來了,所以我在最後一步切割的時候還是不敢馬虎,直到完全變成立體圖的時候才會放鬆,我的信心也跟著完成的作品的數量倍增了許多。

課程目標:

  1. 讓同學學會最基本的四條線分別是:「上地線、下地線、絕對地線和稜線」。
  2. 讓同學學會初階的圖形,和堆疊,凹凸圖的交互運用
  3. 面積的鋪排,體積的切割
  4. 空間的概念

如何呈現:

先決定要讓同學學會哪幾個基本圖形,並研究步驟如何指導同學,然後一一畫好圖稿掃描再做線條的切割讓作品成立體,再來拍照存檔,做成PPT檔,我還有做了幾個比較美觀複雜的圖來展示。

來到學程讓我印象最深的活動:

剛到學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活動,就是挑戰騎單車八天環台灣半島,其中印象最深刻是騎蘇花公路,因為那兩天的路程是最美麗與最具有挑戰路程。

P5170033.JPG
第七天太麻里-楓港 9190.jpg
第七天太麻里-楓港 9851.jpg
第八天楓港至枋寮 6096.jpg
第八天楓港至枋寮 8788.jpg

其實在這之前我仍害怕無法騎完蘇花公路,但是我仍相信並且鼓勵自己去完完成它,由於這是在國中求學過程中難能可貴的機會,甚至可能是一輩子獨一無二的經驗,所以我嚐試要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憶。 帶著既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我終接觸了蘇花公路,因為是第一次騎上蘇花公路,面對著開端的無限陡坡,讓我充滿了挑戰它的力量,緊緊跟隨著領隊一路往上衝。當抵達第一座山頂時,隨之入眼的是一望無際的湛藍大海與陡峭的高山,以及抬頭的一片藍天,而前方的下坡,政是每人心中的期待,於是大夥毫不猶豫地往下衝,它讓我不費力地一路迅速往下衝,這種下坡騎迎著風,帶走我身體的濕熱,令我感到全身舒暢無比。休息了一下,準備挑戰下一段蜿蜒的上坡時,車子變多了,這是我最怕的事情了,因為蘇花公路的路很小,卡車的死角很多,所以我們要很小心尤其是在轉彎的地方,而且卡車駛過來的時候不但廢氣很臭,並且會一輛接一輛,常常讓我的心臟快跳出來,本來疲憊的身體再加上卡車的壓迫這會讓體力消耗的更快。儘管在騎完第一座山時,我就已經有點疲累了,心中深怕無法挑戰成功,然而經過休息後,我的疲憊感,似乎被清晰的空氣帶走。


在領隊的吆喝下,又開始努力的跳戰另一座山,一路上都彎彎曲曲的上坡道路,體力的消耗迅速又大,此時我發覺上坡過左彎時,能藉由向心力讓我省力的往上爬。此外,在爬坡的過程中,卡車也越來越多,幸好司機大哥們總是對我們很禮讓,而且有輛司機還在我們的車隊後面幫忙擋車。另外也非常感謝許多爸爸媽嗎一路上的照顧,讓我們更放心地完成第一段蘇花公路終於完成,當天我們夜宿南澳。由於我們這隊到的時間比預期的早,所以大家先去民宿附近的一家冰店吃冰和用餐,不起眼的滷肉飯在飢腸轆轆時真是美味,接著我們就去南澳的海邊玩水,由於我不想洗卡在衣服上的砂,所以沒下去玩水。晚上休息,準備第二天的蘇花公路。

為了避免在大太陽下騎車太耗費體力,於是第二天一大早,趁太陽還沒高掛時,我們就出發了。這段的蘇花公路,由於大部分都是下坡,所以比較好騎,然而隧道很多,而且黑暗的隧道中,又黑又臭的路,又有卡車通過,尤其是卡車來的聲音讓我震耳欲聾,相當的不舒服。此外我覺得隧道路小又黑,讓隧道隱藏著危機,因為卡車一來就佔滿了車道,而且黑暗中無法辨認卡車的位置,尤其在車輛相會時,卡車幾乎貼著我的身邊開過感覺超可怕的。在驚悚地通過幾個隧道後,休息時擦汗時,才驚覺袖套讓的臉上的塵埃與汗水染黑,我想隧道中濃濃的卡車廢氣與灰塵,早已把我染成了小黑人。不久就要經過蘇花十二座隧道的最後一個隧道「崇德隧道」,只要騎過就要跟蘇花的美好風景說掰掰了,也代表將要進到下段旅程。

被這段蘇花公路染黑與疲憊的我,真想快到住宿地點好好地洗澡和睡一大覺,但是今天的民宿是沒有冷氣,而且給的浴室只有一間,讓大夥非常地無言。幸好民宿門口就有條乾淨的小溪,其實只是乾淨的灌溉水圳吧,所以大家吆喝著一起去小溪洗澡,經過清涼無比的溪水洗淨後,比想像中的舒服,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睡覺。

蘇花公路的美景讓我永遠忘不了,也讓我了解不是只靠蠻力就可以戰是蘇花有時候也要靠一些頭腦才能完美的戰勝,例如上坡的過彎之處,掌握技巧能讓我較輕鬆的度過。蘇花公路雖危險的,但最美的風景就在這最險峻的地方,台灣有這種獨特地理的美好風景實在很難得,它只有一個,被破壞就沒無法再復原,我們將失去它,真的要呼籲大家愛護台灣環境。

我的未來

爬完山之後爬樹 P5180134.jpg

這個學程是個很自由學習的地方,讓我有很大學習空間。在學習的過程中,讓我嘗試了許多從來沒有接觸過的事物與課程,例如自己主題備課與同學分享與自由選擇課程學習,還有各式的網路資料查詢方法與應用軟體的使用方法等,甚至以往讓我受挫沒有興趣的音樂藝術課等,我都能好好有興趣地上課,我上課不再無趣。

此外,我也和同學一起去爬山,瞭解台灣獨有的火山地理環境,並體認山的崇高,我同學共同合作完成團體活動課程,也經由自由選擇學習課程去尋找我的未來的專長和適合我的生活。雖然至目前我還沒確認有找我的方向,但至少比以前,只有考測驗卷、罰寫與無聊念課文上課的日子好多了。

還有考式罰寫就是學習嗎?考上好的學校就是以後有大人的所謂好前途嗎?真是令人不解。總之,我比以前有著更自主的學習,我也非常的珍惜這個學習場所,這個學程對我來說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