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普爾二世銀盤: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參考連結) |
|||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11次版本)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
−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2/British_Museum_Shapur_II_Plate.jpg" height="500px"/><br />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2/22/British_Museum_Shapur_II_Plate.jpg" height="500px"/><br /> |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基本資料</p>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基本資料</p> | ||
第 11 行: | 第 10 行: | ||
</ol> | </ol> | ||
</div> | </div> | ||
+ | [[File:Sassanian_Empire_621_A.D.jpg|thumb|300px|薩珊王朝全盛時的疆域]] |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 ||
這件文物是在西元四世紀時用白銀製成的圓盤,上面刻著一幅沙普爾二世出外狩獵的畫。</p> | 這件文物是在西元四世紀時用白銀製成的圓盤,上面刻著一幅沙普爾二世出外狩獵的畫。</p> | ||
第 20 行: | 第 20 行: |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背後含意</p>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背後含意</p> |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 ||
− | + | 行獵圖一直是在古代中東展現王權的常見方式,但在別的圖像中,常是王在部下的陪同下,在安全距離外射殺野獸。但沙普爾二世的作為不同,他和野獸單打獨鬥並非為了虛張聲勢,而是為了造福人民,為了保護人民而殺死威脅子民的若干種野獸。像這種形象在薩珊王朝人民的信仰是視覺上的比喻,國王打獵,殺死野鹿,就宛若至高至善的神在可怕的亂象中,斬除邪惡,維持神聖的秩序。 | |
</p> | </p> | ||
+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薩珊王朝</p> | ||
+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薩珊王朝,前身為安息帝國。是在伊斯蘭征服波斯及伊斯蘭教流行之前最後一個伊朗大帝國。當時薩珊王朝與中亞的印度貴霜王朝及歐洲的羅馬帝國並稱,三國雄霸歐亞,薩珊王朝在最強盛之時,曾多次威脅比鄰的貴霜王朝及東羅馬帝國,薩珊王朝最後瓦解了當時已趨末路的貴霜帝國。後來由於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敗亡。薩珊家族崛起於伊朗西南部法爾斯。王朝的始祖薩珊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p> | ||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f0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瑣羅亞斯德教</p> | <p style='font-size:25pt;color:f0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瑣羅亞斯德教</p> | ||
−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又稱祆教,伊斯蘭教誕生之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是瑣羅亞斯德對原始伊朗宗教進行改革之後的產物,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屬善惡二元論,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他有一個善神(阿胡拉·馬自達)和一個惡神(安格拉·曼紐) | +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又稱祆教,伊斯蘭教誕生之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是瑣羅亞斯德對原始伊朗宗教進行改革之後的產物,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屬善惡二元論,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他有一個善神(阿胡拉·馬自達)和一個惡神(安格拉·曼紐)在反覆的鬥爭,但這使阿胡拉·馬茲達成為唯一的天神,其他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神祇則成為天使,改變了原始的多神系統。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善神代表光明,就像照亮一切的火一樣,所以瑣羅亞斯德教也很崇拜火,因此又被人稱為拜火教。 |
+ | |||
+ | 其實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但教義融合了大量其他宗教教義,所以兩者還是不同的。 | ||
+ | |||
+ | 薩珊王朝皇帝與國家宗教措施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而且多變,例如沙普爾一世鼓勵不同的宗教共存,而巴赫拉姆二世則打壓少數宗教。除了基督教,沙普爾二世寬容對待其他宗教,他在君士坦丁一世信奉基督教後才打壓基督徒。</p> |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政教合一</p>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政教合一</p> |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 <p style='font-size:15pt;font-family:DFKai-sb'> | ||
第 32 行: | 第 38 行: | ||
但這種政教合一的做法也使的祅教現今近乎滅亡。祅教利用薩珊王朝的力量鞏固自己的信仰,因此,在薩珊王朝被伊斯蘭軍隊征服後一切崩潰,也等同於祅教一切癱瘓,而祅教徒原本居住的土地已經都被伊斯蘭佔領,所以祅教徒無法像基督徒一般盼望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度,現今,即使是祅教誕生的伊朗祅教徒也是少數中的少數。 | 但這種政教合一的做法也使的祅教現今近乎滅亡。祅教利用薩珊王朝的力量鞏固自己的信仰,因此,在薩珊王朝被伊斯蘭軍隊征服後一切崩潰,也等同於祅教一切癱瘓,而祅教徒原本居住的土地已經都被伊斯蘭佔領,所以祅教徒無法像基督徒一般盼望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度,現今,即使是祅教誕生的伊朗祅教徒也是少數中的少數。 | ||
</p> | </p> | ||
−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 | + | <p style='font-size:28pt;color:0ff;text-align:center;font-family:DFKai-sb'>西元三世紀中業世界局勢圖</p> |
<img src='http://jendo.org/~丁禾/百品展/315.png' height='300px' /> | <img src='http://jendo.org/~丁禾/百品展/315.png' height='300px' /> | ||
#羅馬帝國盛世。 | #羅馬帝國盛世。 | ||
第 48 行: | 第 54 行: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7%8F%8A%E7%8E%8B%E6%9C%9D#.E7.A5.86.E6.95.99 Sassanid Empire]:薩珊王朝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8%E7%8F%8A%E7%8E%8B%E6%9C%9D#.E7.A5.86.E6.95.99 Sassanid Empire]:薩珊王朝 | ||
*#Shapur II:沙普爾二世 | *#Shapur II:沙普爾二世 | ||
− | *# |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0%90%E7%BD%97%E4%BA%9A%E6%96%AF%E5%BE%B7%E6%95%99 Zoroastrianism]:瑣羅亞斯德教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History_of_the_World_in_100_Objects#Old_world.2C_new_powers_.281100.E2.80.93300_BC.29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_History_of_the_World_in_100_Objects#Old_world.2C_new_powers_.281100.E2.80.93300_BC.29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 ||
+ | #*4分鐘看歐亞非5500年歷史文明領地演變 1:34~2:04 |
2015年9月12日 (六) 17:49的最新修訂版本
基本資料
- 發現地:伊朗(經緯度:32.049024, 54.957430)
- 製造年代:西元309年~西元379年間
- 使用材料:白銀、黃金
- 直徑:12.8公分
這件文物是在西元四世紀時用白銀製成的圓盤,上面刻著一幅沙普爾二世出外狩獵的畫。
銀盤外觀
盤上刻著沙普爾二世戴著巨大的皇冠和下垂的耳垂,衣著華麗,身後的彩帶在銀盤上飄揚,給人行動迅速的感覺。這個形象十分富有儀式性,其目的是象徵著國王的財富和王權。他的胯下還騎著一隻長著巨大鹿茸的公鹿,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嚇一跳,因為你會發現沙普爾二世一手正敏捷的抓住公鹿的角,另一手則將他的配劍毫不留情的刺入公鹿的背中,圓盤的下方還可看到公鹿正在垂死掙扎。這告訴我們這幅畫並非只是在描寫一個國王氣定神閒地騎在他的座騎上炫耀自己的財富,而是在描寫這個國王正單獨一人在野外和猛獸搏鬥。
背後含意
行獵圖一直是在古代中東展現王權的常見方式,但在別的圖像中,常是王在部下的陪同下,在安全距離外射殺野獸。但沙普爾二世的作為不同,他和野獸單打獨鬥並非為了虛張聲勢,而是為了造福人民,為了保護人民而殺死威脅子民的若干種野獸。像這種形象在薩珊王朝人民的信仰是視覺上的比喻,國王打獵,殺死野鹿,就宛若至高至善的神在可怕的亂象中,斬除邪惡,維持神聖的秩序。
薩珊王朝
薩珊王朝,前身為安息帝國。是在伊斯蘭征服波斯及伊斯蘭教流行之前最後一個伊朗大帝國。當時薩珊王朝與中亞的印度貴霜王朝及歐洲的羅馬帝國並稱,三國雄霸歐亞,薩珊王朝在最強盛之時,曾多次威脅比鄰的貴霜王朝及東羅馬帝國,薩珊王朝最後瓦解了當時已趨末路的貴霜帝國。後來由於阿拉伯帝國的興起敗亡。薩珊家族崛起於伊朗西南部法爾斯。王朝的始祖薩珊是瑣羅亞斯德教的祭司。
瑣羅亞斯德教
又稱祆教,伊斯蘭教誕生之前中東和西亞最具影響力的宗教,是瑣羅亞斯德對原始伊朗宗教進行改革之後的產物,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屬善惡二元論,有學者認為它對猶太教以及後來的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影響深遠。他有一個善神(阿胡拉·馬自達)和一個惡神(安格拉·曼紐)在反覆的鬥爭,但這使阿胡拉·馬茲達成為唯一的天神,其他從古代流傳下來的神祇則成為天使,改變了原始的多神系統。瑣羅亞斯德教認為善神代表光明,就像照亮一切的火一樣,所以瑣羅亞斯德教也很崇拜火,因此又被人稱為拜火教。 其實在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記載的明教,即歷史上的摩尼教,就是起源於瑣羅亞斯德教,但教義融合了大量其他宗教教義,所以兩者還是不同的。 薩珊王朝皇帝與國家宗教措施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而且多變,例如沙普爾一世鼓勵不同的宗教共存,而巴赫拉姆二世則打壓少數宗教。除了基督教,沙普爾二世寬容對待其他宗教,他在君士坦丁一世信奉基督教後才打壓基督徒。
政教合一
說到這裡你對沙普爾二世打造圓盤的目的應該已經呼之欲出了吧!沒錯,這無非是用於炫耀。這種銀盤十分昂貴,是用一大塊上好的白銀打造,國王和鹿的浮雕是從背面打出來的,整個場景的關鍵要素,包刮國王的王冠和衣著;公鹿的頭及鹿蹄,都以黃金裝飾凸顯。閃閃發光的黃金會驅使人將視線聚焦在國王和公鹿的核心衝突上。沙普爾二世就是希望達到這樣的效果。沙普爾二世曾大量使用這種圓盤作為外交禮物,送到整個亞洲,並派出大量祅教(當時薩珊王朝的國教)的傳教士到處傳教,由此可知,當時的王室是投入大量人力財力在祅教傳教上的,祅教也因此靠著薩珊王室的力量盛極一時,王室也靠著祅教洗腦人民,擴大實力。
衰亡
但這種政教合一的做法也使的祅教現今近乎滅亡。祅教利用薩珊王朝的力量鞏固自己的信仰,因此,在薩珊王朝被伊斯蘭軍隊征服後一切崩潰,也等同於祅教一切癱瘓,而祅教徒原本居住的土地已經都被伊斯蘭佔領,所以祅教徒無法像基督徒一般盼望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度,現今,即使是祅教誕生的伊朗祅教徒也是少數中的少數。
西元三世紀中業世界局勢圖
- 羅馬帝國盛世。
- 伊朗高原為薩珊王朝。
- 印度北部為笈多王朝。
- 印度為數個小王國。
- 中國是東晉,上面是五胡十六國。
宗教與意識型態
- 宗教:崇拜(超人類的秩序)+教條(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
對王室的作用
- 對以帝國而言宗教可以整合各種不同地區和民族。
- 政教合一可以讓皇室方便灌輸人民各種思想,並可達到為皇室做宣傳,宣示皇權等各種洗腦效果。
參考連結
- 蒐尋關鍵字:
- Sassanid Empire:薩珊王朝
- Shapur II:沙普爾二世
- Zoroastrianism:瑣羅亞斯德教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
- 4分鐘看歐亞非5500年歷史文明領地演變 1:3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