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賞析) |
(→二、結構特色) |
||
(未顯示2位用戶所作出之19次版本)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分類:文言識讀]] | [[分類:文言識讀]] | ||
− | |||
==課文== | ==課文== | ||
− | + |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 |
− | + |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 |
− | +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 |
==翻譯== | ==翻譯== | ||
− | + | 晉 太元年間,有位武陵人,以捕魚為生。他沿著溪流划行,不知走了多少路程。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的兩岸幾百步內,沒有別的樹木,青草芬芳鮮麗,落花繁多雜亂;漁夫十分驚奇。再往前划去,想要一探這桃花林的究竟。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在這裡發現了一座山。山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地好像有亮光。就離開船,從洞口進去。 | |
− | + | 山洞起初很狹窄,只容一人通過;再往前走了幾十步,忽然開闊明亮起來。土地平坦開闊,屋舍整齊畫一。有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池塘、桑樹與竹林一類的景象,田間的小路彼此相通,互相聽得到雞犬等家畜的鳴叫聲。村裡往來耕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裳服飾,全如外界的人;老人與兒童,都安適愉快而自得其樂。見到漁夫,就非常驚訝,問他從何處來,漁夫詳盡地回答了。於是邀請漁夫回家,備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聽說來了這個人,大夥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我介紹說:祖先為了逃避秦代的暴政,帶著妻兒與同村的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就不曾再離開過這裡,於是便和外頭的人隔絕了。詢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漁夫逐一為他們詳細陳述了自己所知道的外界的事情,大夥都驚嘆不已。其餘的村民又各自邀請漁夫回家,都拿出酒餚飯食來招待他。停留了幾天後,告辭回去。這裡的人告訴漁夫說:「不值得向外界的人提及此事。」 | |
− | + | 漁夫出來之後,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著先前的來路,處處做標誌。到了郡城中,晉見太守,報告這件事。太守立刻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作的標誌,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南陽 劉子驥,是位品行高潔的人士,聽到這消息,就很高興地計劃前往,還未成行,不久就病死了。後來就沒有訪尋通往桃花源道路的人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賞析== | ==賞析== | ||
− | + | ===一、寫作背景=== | |
− | + | #社會動盪的反照: | |
− | + | #:身處戰爭頻仍的亂世,詩人見到動亂中造成民間百姓的顛沛流離,賦稅也由畝稅制改為口稅制,人民更是苦不堪言,虛設桃花源可說是移情作用,用它來反映廣大人民想擺脫剝削的願望,而寄寓了對美麗社會的嚮往。 | |
− | + | #個人際遇的寄託: | |
− | + | #:淵明年輕時有儒家兼濟天下的抱負,但入世嘗試失敗,因此轉而歸隱田園,所以我們看到的桃源是也一個農村社會,如儒家的大同世界,也如道家小國寡民的世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全部的人生哲學和政治理想。但此理想社會非他一人的,而是整個社會的理想圖繪。 | |
− | + | #道教思想的勃興: | |
− | + | #:魏晉社會擾攘,人民渴望樂土,所以隱逸之風和仙道思想盛行,所述仙境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山中或洞穴,形成魏晉流行志怪,小說。〈桃花源記〉以漁人入洞發現一世外桃源為故事,多少也有受道教及志怪小說的影響,自有其社會文化背景,但不同的是:它並非寫仙境,他寫的是「結廬在人境」的人間理想社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結構特色=== | |
− | + | 這篇文章首先寫發現經過,其次寫桃源中的情景,末段寫漁人欲再尋訪而不得。分析其寫作技巧如下: | |
− | + | #空間轉換技巧 | |
− | + | #:寫洞外的行程是由溪見林,而林覓源,後見一山,山有小口,這段字表達出路程曲曲折折,綿長幽深,予人迂迴之感,也給人想像空間,也為後文漁人再尋不得作鋪墊。而沿途上落英繽紛,芳草鮮美,渲染其神秘的美感,人都有好奇心,看到如此不凡的美景,人人都會有想一探究的衝動,由此也可見淵明造境功夫是很純熟的。 | |
− | + | #:洞中由狹口擠進,又在一小徑上摸索出來的漁人,一定被「豁然開朗」的景象給嚇了一跳。這種由極狹到極闊的描寫是寫空間,也似乎是寫心胸由煩世的鬱鬱不樂轉而為「心胸開朗」。文末寫漁人出洞,扶向路走,到郡下,尋向所誌,卻迷不得路。空間描寫由洞外進入洞中,又由洞中出洞外,以空間的巧妙轉換來完成一個故事,結構完整。 | |
− | + | #時間的變化處理 | |
− | + | #:由「晉太元中」入筆是順敘,「先世避秦時亂」是倒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及南陽劉子驥的欣然規往是插敘,而全文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令人疑幻似真。這一道時間之門的關閉暗示桃花源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還是從此縹緲遠去?自劉子驥後的世世代代誰也不知道了。 | |
+ | #人物的巧妙安排: | ||
+ | #:文中以漁夫為主體,依次出現的有源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部分人物都無姓名,甚至連主角漁夫也隱去名姓,這正顯示出其迷離遙遠。而何以用漁人來當貫串整個故事的主線?或許是因漁人在煙波浩渺的大自然中討生活,較能陶然忘機,也或許是以「漁」諧音「愚」暗示因其「愚無心機」才得以撞入桃花源,也是為了照應文後「處處誌之」的智巧,凸顯世人為了利祿可以違反「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承諾,有心機智巧反而只落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結局了。而唯一有真實性名的劉子驥,這也是假託之筆,是寓言常用的技巧,如先秦寓言常用借用真實人物說明所寄託的深意,有其人卻非真有其事。 | ||
+ | #寫作特點 | ||
+ | #:本文是虛擬的故事卻用實筆法,文字也頗精煉,如開頭自「晉太元中」至「忘路之遠近」,僅僅19字便交代了時間,人物及地點。全文寫來自然真切,平易流暢,堪為白話詩文的先驅。 | ||
− | + | ===三、寓意=== | |
− | + | #批判現實社會 | |
+ | #:此記交代桃源人為避秦時亂而來此絕境,其實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控訴,晉宋時代的戰亂總計有十三次之多,而且大部分是權利之爭,淵明痛感這是一個「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時代,所以託言避秦,是「以弔古之懷,寫傷今之淚」,寫此境美好的園景也與當時殘破的農村景象形成了強烈對比,凸顯社會的不合理;而源中人的「嘆惋」正是詩人的嘆惋。文中寄寓對現實的不滿,也可見詩人對當時社會現實作了嚴厲批判。 | ||
+ | #否定君權 | ||
+ | #:此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詩中說源中社會是「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淳樸生活,沒有統治者剝削,沒有在上位者的爭權奪利或許就沒有戰爭,這是當時農民一個願望,隱微中也表現作者否定君權的思想。他希望能有一個沒有王朝更迭,沒有帝王的安樂社會,因為漢、魏、晉三朝在源中人聽來只是「皆嘆惋」而已。再比較淵明其他篇章,他說希望自己能做「無懷氏」、「葛天氏」之類的「羲皇上人」,更可證明淵明所希望的是上古淳僕「無君」的社會,這和阮籍的〈大人先生傳〉,鮑敬言的〈無君論〉是一脈相通的。 | ||
− | + | ※ 〈記〉和〈詩〉的不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桃花源記〉本是附於〈桃花源詩〉之前的一篇序,但今日〈記〉比〈詩〉更有名,一般人多已忘記還有一篇〈桃花源詩〉, | |
− | + | 其實只讀「記」只是相當於讀一篇遊記,應參看〈詩〉才可看到淵明作記的用意: | |
− | + | #〈記〉以客觀敘述故事為主,寫良田美池、老幼怡然自樂,所以它稱作「桃花源本事」,但何以有此美景便可由〈詩〉的「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得到答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則是〈詩〉中所說的「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則是〈詩〉中的「,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所以〈詩〉偏重介紹它的社會性和特點。 | |
− | + | #〈記〉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虛寫作者憧景的境界,而〈詩〉末說:「願言躡清風,高蹈尋吾契」,直抒胸臆,自抒懷抱,比〈記〉清楚多了,但 也少了那分虛虛實實之感。此外,〈詩〉寫村內社會制度較詳,〈記〉寫內村中風景體生動;〈記〉先寫境景而後寫避世之因,〈詩〉則剛好相反。總之,〈記〉是客觀敘述而有所寄託,〈詩〉則是抒發主觀的體會和感想,二者文意相互補。 | |
+ | #此記「山有小口」成了現實界和虛幻界的分界點,這點也影響了唐代的志怪小說,如〈南柯一夢〉,〈黃粱一夢〉寫樹洞中的王國,枕頭中的美好人生,都可見模仿〈桃花源記〉的影子。梁啟超先生以為〈桃花源詩並記〉是「唐以前的第一篇小說,在文學史上算是極有價值的著作」它對小說的創作有不少的影響。 | ||
+ | #淵明雖被歸為隱逸詩人,卻仍不忘社會,他的一生真實的反應中古時代知識分子的性格,他是一位高風亮節的隱士,能韜光養晦,而光芒更加自放,〈桃花源記〉是他對理想社會的描繪,這樣詩文寫社會理想也開啟了唐代杜甫及白居易等人社會寫實詩的典範。 | ||
+ | #詩文主題為社會人生他的作品永遠為人所傳頌,〈桃花源記〉如一面光潔的鏡子,反照出社會的離亂,同時也為痛苦的人們燃起希望的明燈,它告訴我們永遠應該懷抱理想,堅持理想,進而為求理想的實踐而努力。 |
2018年10月24日 (三) 11:18的最新修訂版本
課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翻譯
晉 太元年間,有位武陵人,以捕魚為生。他沿著溪流划行,不知走了多少路程。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的兩岸幾百步內,沒有別的樹木,青草芬芳鮮麗,落花繁多雜亂;漁夫十分驚奇。再往前划去,想要一探這桃花林的究竟。桃花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發源的地方,就在這裡發現了一座山。山有個小洞口,隱隱約約地好像有亮光。就離開船,從洞口進去。
山洞起初很狹窄,只容一人通過;再往前走了幾十步,忽然開闊明亮起來。土地平坦開闊,屋舍整齊畫一。有肥沃的田野、清澈的池塘、桑樹與竹林一類的景象,田間的小路彼此相通,互相聽得到雞犬等家畜的鳴叫聲。村裡往來耕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裳服飾,全如外界的人;老人與兒童,都安適愉快而自得其樂。見到漁夫,就非常驚訝,問他從何處來,漁夫詳盡地回答了。於是邀請漁夫回家,備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裡聽說來了這個人,大夥都來打聽消息。他們自我介紹說:祖先為了逃避秦代的暴政,帶著妻兒與同村的人來到這個與外界隔絕的地方,就不曾再離開過這裡,於是便和外頭的人隔絕了。詢問現在是什麼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漢朝,更不用說魏朝和晉朝了!漁夫逐一為他們詳細陳述了自己所知道的外界的事情,大夥都驚嘆不已。其餘的村民又各自邀請漁夫回家,都拿出酒餚飯食來招待他。停留了幾天後,告辭回去。這裡的人告訴漁夫說:「不值得向外界的人提及此事。」
漁夫出來之後,找到了自己的船,就沿著先前的來路,處處做標誌。到了郡城中,晉見太守,報告這件事。太守立刻派人跟著他去,尋找先前所作的標誌,竟然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南陽 劉子驥,是位品行高潔的人士,聽到這消息,就很高興地計劃前往,還未成行,不久就病死了。後來就沒有訪尋通往桃花源道路的人了。
賞析
一、寫作背景
- 社會動盪的反照:
- 身處戰爭頻仍的亂世,詩人見到動亂中造成民間百姓的顛沛流離,賦稅也由畝稅制改為口稅制,人民更是苦不堪言,虛設桃花源可說是移情作用,用它來反映廣大人民想擺脫剝削的願望,而寄寓了對美麗社會的嚮往。
- 個人際遇的寄託:
- 淵明年輕時有儒家兼濟天下的抱負,但入世嘗試失敗,因此轉而歸隱田園,所以我們看到的桃源是也一個農村社會,如儒家的大同世界,也如道家小國寡民的世界,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全部的人生哲學和政治理想。但此理想社會非他一人的,而是整個社會的理想圖繪。
- 道教思想的勃興:
- 魏晉社會擾攘,人民渴望樂土,所以隱逸之風和仙道思想盛行,所述仙境不是在海上,就是在山中或洞穴,形成魏晉流行志怪,小說。〈桃花源記〉以漁人入洞發現一世外桃源為故事,多少也有受道教及志怪小說的影響,自有其社會文化背景,但不同的是:它並非寫仙境,他寫的是「結廬在人境」的人間理想社會。
二、結構特色
這篇文章首先寫發現經過,其次寫桃源中的情景,末段寫漁人欲再尋訪而不得。分析其寫作技巧如下:
- 空間轉換技巧
- 寫洞外的行程是由溪見林,而林覓源,後見一山,山有小口,這段字表達出路程曲曲折折,綿長幽深,予人迂迴之感,也給人想像空間,也為後文漁人再尋不得作鋪墊。而沿途上落英繽紛,芳草鮮美,渲染其神秘的美感,人都有好奇心,看到如此不凡的美景,人人都會有想一探究的衝動,由此也可見淵明造境功夫是很純熟的。
- 洞中由狹口擠進,又在一小徑上摸索出來的漁人,一定被「豁然開朗」的景象給嚇了一跳。這種由極狹到極闊的描寫是寫空間,也似乎是寫心胸由煩世的鬱鬱不樂轉而為「心胸開朗」。文末寫漁人出洞,扶向路走,到郡下,尋向所誌,卻迷不得路。空間描寫由洞外進入洞中,又由洞中出洞外,以空間的巧妙轉換來完成一個故事,結構完整。
- 時間的變化處理
- 由「晉太元中」入筆是順敘,「先世避秦時亂」是倒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及南陽劉子驥的欣然規往是插敘,而全文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令人疑幻似真。這一道時間之門的關閉暗示桃花源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還是從此縹緲遠去?自劉子驥後的世世代代誰也不知道了。
- 人物的巧妙安排:
- 文中以漁夫為主體,依次出現的有源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大部分人物都無姓名,甚至連主角漁夫也隱去名姓,這正顯示出其迷離遙遠。而何以用漁人來當貫串整個故事的主線?或許是因漁人在煙波浩渺的大自然中討生活,較能陶然忘機,也或許是以「漁」諧音「愚」暗示因其「愚無心機」才得以撞入桃花源,也是為了照應文後「處處誌之」的智巧,凸顯世人為了利祿可以違反「不足為外人道也」的承諾,有心機智巧反而只落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的結局了。而唯一有真實性名的劉子驥,這也是假託之筆,是寓言常用的技巧,如先秦寓言常用借用真實人物說明所寄託的深意,有其人卻非真有其事。
- 寫作特點
- 本文是虛擬的故事卻用實筆法,文字也頗精煉,如開頭自「晉太元中」至「忘路之遠近」,僅僅19字便交代了時間,人物及地點。全文寫來自然真切,平易流暢,堪為白話詩文的先驅。
三、寓意
- 批判現實社會
- 此記交代桃源人為避秦時亂而來此絕境,其實是對當時黑暗社會的控訴,晉宋時代的戰亂總計有十三次之多,而且大部分是權利之爭,淵明痛感這是一個「真風告逝,大偽斯興」的時代,所以託言避秦,是「以弔古之懷,寫傷今之淚」,寫此境美好的園景也與當時殘破的農村景象形成了強烈對比,凸顯社會的不合理;而源中人的「嘆惋」正是詩人的嘆惋。文中寄寓對現實的不滿,也可見詩人對當時社會現實作了嚴厲批判。
- 否定君權
- 此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而詩中說源中社會是「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的淳樸生活,沒有統治者剝削,沒有在上位者的爭權奪利或許就沒有戰爭,這是當時農民一個願望,隱微中也表現作者否定君權的思想。他希望能有一個沒有王朝更迭,沒有帝王的安樂社會,因為漢、魏、晉三朝在源中人聽來只是「皆嘆惋」而已。再比較淵明其他篇章,他說希望自己能做「無懷氏」、「葛天氏」之類的「羲皇上人」,更可證明淵明所希望的是上古淳僕「無君」的社會,這和阮籍的〈大人先生傳〉,鮑敬言的〈無君論〉是一脈相通的。
※ 〈記〉和〈詩〉的不同
〈桃花源記〉本是附於〈桃花源詩〉之前的一篇序,但今日〈記〉比〈詩〉更有名,一般人多已忘記還有一篇〈桃花源詩〉, 其實只讀「記」只是相當於讀一篇遊記,應參看〈詩〉才可看到淵明作記的用意:
- 〈記〉以客觀敘述故事為主,寫良田美池、老幼怡然自樂,所以它稱作「桃花源本事」,但何以有此美景便可由〈詩〉的「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得到答案。「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則是〈詩〉中所說的「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製」;「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則是〈詩〉中的「,雖無紀曆誌,四時自成歲」,所以〈詩〉偏重介紹它的社會性和特點。
- 〈記〉以「後遂無問津者」作結,虛寫作者憧景的境界,而〈詩〉末說:「願言躡清風,高蹈尋吾契」,直抒胸臆,自抒懷抱,比〈記〉清楚多了,但 也少了那分虛虛實實之感。此外,〈詩〉寫村內社會制度較詳,〈記〉寫內村中風景體生動;〈記〉先寫境景而後寫避世之因,〈詩〉則剛好相反。總之,〈記〉是客觀敘述而有所寄託,〈詩〉則是抒發主觀的體會和感想,二者文意相互補。
- 此記「山有小口」成了現實界和虛幻界的分界點,這點也影響了唐代的志怪小說,如〈南柯一夢〉,〈黃粱一夢〉寫樹洞中的王國,枕頭中的美好人生,都可見模仿〈桃花源記〉的影子。梁啟超先生以為〈桃花源詩並記〉是「唐以前的第一篇小說,在文學史上算是極有價值的著作」它對小說的創作有不少的影響。
- 淵明雖被歸為隱逸詩人,卻仍不忘社會,他的一生真實的反應中古時代知識分子的性格,他是一位高風亮節的隱士,能韜光養晦,而光芒更加自放,〈桃花源記〉是他對理想社會的描繪,這樣詩文寫社會理想也開啟了唐代杜甫及白居易等人社會寫實詩的典範。
- 詩文主題為社會人生他的作品永遠為人所傳頌,〈桃花源記〉如一面光潔的鏡子,反照出社會的離亂,同時也為痛苦的人們燃起希望的明燈,它告訴我們永遠應該懷抱理想,堅持理想,進而為求理想的實踐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