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洲簡史: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新頁面: 分類:簡史) |
|||
第 1 行: | 第 1 行: | ||
[[分類:簡史]] | [[分類:簡史]] | ||
+ | ===前置複習=== | ||
+ | *Nesia 尼西亞,源於希臘語,原意是群島。如:Melanesia(美拉尼西亞)的意思是「黑皮膚人的島嶼」,Micronesia(密克羅尼西亞)是指「微小島嶼」,Polynesia(波利尼西亞)是指「很多島嶼」 | ||
+ | *澳洲南部和南極北部可以合在一起。是由地函熱柱在1億年前緩慢撕開兩者。 | ||
+ | *大自流盆地:砂岩可含水,內陸海再帶來泥土,泥土變硬後封住含水層。形成佔澳洲面積 22% 的地下水盆,水湧出地表即形成丘泉。 | ||
+ | *澳洲板塊在過去 4500 萬年內向歐亞大陸前進,造成淺海滋養珊瑚礁,導致澳北富饒。但也造成火山,並推高山脈。 | ||
+ | *爾後 4000 萬年,澳洲會撞進中南半島、南海、日本,成為亞洲的一部分。 | ||
+ | ====[[巴布亞紐幾內亞鳥形杵]]==== | ||
+ | <div class='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1/Bird-shaped_pestle%2C_British_Museum.jpg/274px-Bird-shaped_pestle%2C_British_Museum.jpg' /></div> |
2016年4月25日 (一) 10:26的修訂版本
前置複習
- Nesia 尼西亞,源於希臘語,原意是群島。如:Melanesia(美拉尼西亞)的意思是「黑皮膚人的島嶼」,Micronesia(密克羅尼西亞)是指「微小島嶼」,Polynesia(波利尼西亞)是指「很多島嶼」
- 澳洲南部和南極北部可以合在一起。是由地函熱柱在1億年前緩慢撕開兩者。
- 大自流盆地:砂岩可含水,內陸海再帶來泥土,泥土變硬後封住含水層。形成佔澳洲面積 22% 的地下水盆,水湧出地表即形成丘泉。
- 澳洲板塊在過去 4500 萬年內向歐亞大陸前進,造成淺海滋養珊瑚礁,導致澳北富饒。但也造成火山,並推高山脈。
- 爾後 4000 萬年,澳洲會撞進中南半島、南海、日本,成為亞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