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分類:簡史 ===交戰國雙方陣營=== 圖 ===戰爭的起因=== 遠因 導火線 ===戰爭的階段=== ===戰爭的影響=== ===人命和財產的損失===)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簡史]]
 
[[分類:簡史]]
 
===交戰國雙方陣營===
 
===交戰國雙方陣營===
+
====同盟國====
 +
*德國
 +
*奧匈帝國
 +
*鄂圖曼帝國
 +
*保加利亞
 +
====協約國====
 +
*英國
 +
*法國
 +
*日本
 +
*俄羅斯
 +
*意大利
 +
*美國
 +
*塞爾維亞
 +
*中國
 +
*比利時
 
===戰爭的起因===
 
===戰爭的起因===
遠因
+
====遠因====
 
+
15世紀以來,居住着許多塞爾維亞人的波斯尼亞省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在1878年卻被已經是世界列強的奧匈帝國單方面強行吞併,這引起了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
導火線
+
====導火線====
 
+
塞拉耶佛暗殺事件
 
===戰爭的階段===
 
===戰爭的階段===
  

2016年4月29日 (五) 23:44的修訂版本

交戰國雙方陣營

同盟國

  • 德國
  • 奧匈帝國
  • 鄂圖曼帝國
  • 保加利亞

協約國

  • 英國
  • 法國
  • 日本
  • 俄羅斯
  • 意大利
  • 美國
  • 塞爾維亞
  • 中國
  • 比利時

戰爭的起因

遠因

15世紀以來,居住着許多塞爾維亞人的波斯尼亞省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在1878年卻被已經是世界列強的奧匈帝國單方面強行吞併,這引起了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黑手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斯拉夫的統一和從奧匈帝國統治下獨立出來。

導火線

塞拉耶佛暗殺事件

戰爭的階段

戰爭的影響

人命和財產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