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整修與重建
簡介
第 1 行: 第 1 行:
===簡介===
+
===歷史===
 
天安門原為明清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最初時,它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來源請求],名字叫做「承天門」。天順元年(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八年後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城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僅逗留40日便被迫撤出,撤退前草草登基,當晚「焚毀宮殿及九門城樓」,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
 
天安門原為明清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最初時,它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來源請求],名字叫做「承天門」。天順元年(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八年後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城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僅逗留40日便被迫撤出,撤退前草草登基,當晚「焚毀宮殿及九門城樓」,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
  

2017年2月22日 (三) 10:09的修訂版本

歷史

天安門原為明清皇城的正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 最初時,它僅是一座三層五間式的木結構牌樓[來源請求],名字叫做「承天門」。天順元年(1457年),牌樓毀於雷火,八年後的成化元年(1465年)重建為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重檐歇山式城樓。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僅逗留40日便被迫撤出,撤退前草草登基,當晚「焚毀宮殿及九門城樓」,承天門再次被毀。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廢墟上進行了大規模改建,重修為一座城樓,名字也改成「天安門」

明清的皇帝們一般都在天安門頒布重要詔令,稱為「金鳳頒詔」。此外皇帝大婚、將領出征時祭旗、御駕親征時祭路、刑部在秋天提審要犯(「秋審」)、殿試公布「三甲」(「金殿傳臚」)等重大儀式也都在此舉行。

整修與重建

1949年後,天安門進行過多次整修,其中1952年和1970年的兩次整修規模較龐大。近年有報導披露1969年12月15日至1970年3月7日的所謂「整修」其實是秘密將整個天安門拆除重建。1968年3月24日天安門城樓安全檢查小組提交《關於天安門城樓木結構構架安全檢查報告》,1968年3月初北京市革委會工交城建組召集市建委、規劃局、建築設計院等其中14人組成檢查小組詳細檢查,1968年5月開始翻修籌備。1969年10月下旬搭好腳手架木,11月下旬舊城樓拆完,1970年1月中旬做完大木安裝,3月中旬扣上瓦頂及關連設施、油漆彩畫,3月底以前落架清理。建設者口風極嚴,沒有絲毫外露消息。本次重建的原因在於此前的整修未能完全解決建築結構變形的問題以及1966年的邢台地震對建築的影響。

1988年11月中旬起,對社會公眾收費開放(初期每張門券30元人民幣,外國遊客和港澳人士付同值代用券;現為每人15元,學生票5元)。城樓東西兩邊八大觀禮台全部開放的話,共能容納五、六千名遊客。

天安門廣場

天安門廣場是位於北京市中心的城市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之一。因位於明清故宮皇城的南門「天安門」外而得名。廣場北端設有國旗杆,每天都會隨日出、日落進行升旗、降旗儀式。 根據《北京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辦法》,天安門廣場地區及廣場東側、西側各100米範圍內禁止設置戶外廣告。另外,駛經天安門廣場的公共汽車的車身也不得有廣告。因此在天安門廣場上,除節日豎立起的政治標語外,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廣告標語。

歷史

明成祖朱棣從1417年(永樂十五年)營建北京,1420年(永樂十八年)宮殿建成,天安門廣場即在此時修建。天安門廣場原為丁形廣場,由大明門(後先後改名大清門、中華門),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以及千步廊合圍而成。

民國時期拆去了千步廊。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建國初期於1954年擴建了天安門廣場,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戶部刑部等衙署、以及倉庫棋盤街等建築,遂成今天規模,並在廣場中建人民英雄紀念碑。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在廣場南原中華門的位置建毛主席紀念堂,拆除了中華門。

1999年10月1日,舉行國慶五十周年大典。在大典之前,天安門廣場的地磚全部更換,換下來的舊地磚成為收藏家所熱捧,一塊地磚炒到了數千元人民幣。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