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柯欣妤: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美國亞利桑那州克洛維斯矛頭) |
(→澳洲籃狀容器) |
||
第 13 行: | 第 13 行: | ||
===澳洲籃狀容器=== | ===澳洲籃狀容器=== | ||
約兩萬年前澳洲原住民多過著遷徙的生活,根據季節循環、資源需求以及從事貿易、舉行儀式等因素而移動,他們經常將家當放置於籃子中隨生攜帶,雖然此處所見的籃子屬於現代作品,但輕巧耐用的設計,以傳承無數世代,另一種建於岩石藝術,形式幾乎完全相同的籃子,即可追潮至少兩萬年前,對澳洲原住民而言,籃子自來極具重要意義,含儀式與實用雙重目的。 | 約兩萬年前澳洲原住民多過著遷徙的生活,根據季節循環、資源需求以及從事貿易、舉行儀式等因素而移動,他們經常將家當放置於籃子中隨生攜帶,雖然此處所見的籃子屬於現代作品,但輕巧耐用的設計,以傳承無數世代,另一種建於岩石藝術,形式幾乎完全相同的籃子,即可追潮至少兩萬年前,對澳洲原住民而言,籃子自來極具重要意義,含儀式與實用雙重目的。 | ||
+ | |||
===猶太安薩克力戀人像=== | ===猶太安薩克力戀人像=== | ||
*一萬一千年前的石雕安薩克力戀人像,雕刻著一對戀人面對面,用手臂環繞對方,做出雙膝彎曲環繞彼此的動作,從各個方面觀看,可以看見巧妙呈現陽具崇拜的作法,被視為世界上呈現戀人行樂的最古老的作品,雕工精緻原創性十足,這件作品的外型正好是一個愛心,是在猶太(也就是現在的以色列)伯利恆附近的安薩克力洞穴出的,這個洞穴是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墓穴,由此可知這個雕像在當時一定扮演某種角色。 | *一萬一千年前的石雕安薩克力戀人像,雕刻著一對戀人面對面,用手臂環繞對方,做出雙膝彎曲環繞彼此的動作,從各個方面觀看,可以看見巧妙呈現陽具崇拜的作法,被視為世界上呈現戀人行樂的最古老的作品,雕工精緻原創性十足,這件作品的外型正好是一個愛心,是在猶太(也就是現在的以色列)伯利恆附近的安薩克力洞穴出的,這個洞穴是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墓穴,由此可知這個雕像在當時一定扮演某種角色。 |
2015年3月16日 (一) 14:47的修訂版本
- 請寫出大腦分成哪幾個重要部位:腦幹,小腦,邊緣系統,大腦皮質
- 請寫出大腦皮質分為哪四區:前額葉,頂葉,顳葉,枕葉。
- 神經元之間怎麼互相聯絡?經由電流與化學反應,在細胞與細胞之間產生腦電波,讓細胞與細胞能互相聯絡。
- 樹突、軸突各有什麼功用?每一個神經元中,有多少樹突,多少軸突?
- 樹突:將訊息傳入細胞。軸突:是把訊息從細胞帶出。
- 樹突:很多個。軸突:一個
- 腦波可以分成哪五類?
- Delta
- Theta
- Alpha
- Beta
- Gamma
澳洲籃狀容器
約兩萬年前澳洲原住民多過著遷徙的生活,根據季節循環、資源需求以及從事貿易、舉行儀式等因素而移動,他們經常將家當放置於籃子中隨生攜帶,雖然此處所見的籃子屬於現代作品,但輕巧耐用的設計,以傳承無數世代,另一種建於岩石藝術,形式幾乎完全相同的籃子,即可追潮至少兩萬年前,對澳洲原住民而言,籃子自來極具重要意義,含儀式與實用雙重目的。
猶太安薩克力戀人像
- 一萬一千年前的石雕安薩克力戀人像,雕刻著一對戀人面對面,用手臂環繞對方,做出雙膝彎曲環繞彼此的動作,從各個方面觀看,可以看見巧妙呈現陽具崇拜的作法,被視為世界上呈現戀人行樂的最古老的作品,雕工精緻原創性十足,這件作品的外型正好是一個愛心,是在猶太(也就是現在的以色列)伯利恆附近的安薩克力洞穴出的,這個洞穴是人居住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墓穴,由此可知這個雕像在當時一定扮演某種角色。
- 但是不確定是什麼角色,但是知道住在這個洞穴的人,是生活在農業剛剛開始的時代,他們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採集和儲存食物,這種改變對人類的歷史上的任何革命一樣深遠。
- 這件物品有很多解讀方式,其中之一是這種性交知性本身的概念,和母神的概念有關,恩為有些人覺得最早期的農民最關心的,主要是作物和是否豐收。但是證據其實不足以支持這種早期這種以母神為中心的概念,因為現在有了讓人興奮、實際上和女性圖像卻完全沒有關係的新發現,這方面的象徵都生殖、多產、子女、與母親的照顧與撫養完全無關,而是愛情。
- 從石頭的形狀來看似乎有什麼隱喻,同性或異性情愛、繁殖及陽剛的象徵,又或者是作為創造物的隱喻,但是目前還沒有證實是什麼樣的隱喻,但它的原創性和巧妙的構圖還是非常值得好好的欣賞。
- 人類開始定居下來,組成比較穩定的家庭,有較多的食物,生的小孩也多了,這或許是人類史上伴侶第一次能成為夫妻的時刻,情侶雕像可能要表達的是以上這些觀點,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座雕像傳達給我們的,絕對不會是社會變動的紀錄,而是非常有說服力的藝術作品。
美國亞利桑那州克洛維斯矛頭
- 1933年在美國新墨西哥州乾涸的克洛維斯湖中發現了一隻獨特的古代矛尖矛頭稍後它被命名為克洛維斯矛尖,在它的發現地點附近又出土了一具猛獁已絕種的古代長毛象的骨架,經骨齡測定知道這頭長毛象已死去了1.15萬年。這也正是克洛維斯矛尖的年代,於是克洛維斯矛尖成為在北美洲大陸上發現的最古老的人工製品,緊接著美國各地又出土了成千上萬隻與克洛維斯矛尖的風格極為相似製作也同樣精美的燧石製品。其中既有小巧的箭頭也有較大的器具,後者也許被用在宗教儀式中。
- 克洛維斯風格的矛尖不僅在美國的所有州都有出土,而且在墨西哥哥斯大黎加和宏都拉斯等美洲國家也有說明,它很有可能是美洲最早的重大技術發明之一,這些矛尖不僅形狀相同而且看來都來自於1.15萬前左右此時考古學家們注意到了另外一個事實同樣在1.15萬年前包括猛獁巨型犰狳、巨型樹獺和大黑熊在內的一系列美洲野獸都在短短數年間滅絕了。
- 據此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理論1.15萬年前,有人首次從別的地方來到美洲,不管他們是誰他們都是可怕的獵人,因為他們帶來了一種在當時可以稱謂威力無比的武器克洛維斯矛尖,這群人僅用了幾年時間,就殺絕了美洲大陸上的一切巨獸,氣候中1.15萬年前正是最後一次冰河期的末期,當時北半球的大片地區都是冰天雪地,冰層中有大量的水,也就是說那時的海面比現在低得多,如今的大片海洋那時都是陸地可以斷定,當時的亞洲大陸和美洲大陸是通過陸橋連接在一起的這座陸橋,就是如今連結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的白令海峽,可能也正是克洛維斯人在1.15萬年前進入美洲時所採取的路線,於是克洛維斯人的故事進入了歷史課本,最早的美洲人是來自亞洲的克洛維斯人,他們獨立的統治了美洲,1.1萬年時間直到以哥倫布為首的歐洲人在1492年來到美洲。
- 克洛維斯石矛頭距今約在一萬三千年前以上出土於美國亞利桑利州。一萬三千年前這石制矛頭被某個人類遺棄在亞利桑那州,這矛頭是由一顆堅硬的燧石製成的,細細長長的葉子狀,它的矛鋒完好無損仍然相當的尖銳,表面的兩側有美麗的漣漪痕跡,仔細觀察下來就能看出那是製作過程中留下來的,當年工匠在這燧石片上敲下,片片碎石就留下了痕跡,它弄起來小巧可愛但卻勝任了它生來賦予的致命的美麗永恆的兇器。
日本繩紋甕
- 陶器是許多博物館的基本收藏,因為陶器所訴說的人類史可能還比其他東西來的多。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來自日本,日本繩文甕製作大約於七千年前,它繼承了將近一萬年之久的陶藝傳統,這是一個簡單的圓形陶罐,形狀、大小和小孩子提去沙灘的小水桶一樣,由灰褐色的黏土製成,高度大約十五公分,如果仔細觀察可以看出它是用一圈一圈的陶土堆疊起來的,然後用纖維纏繞陶罐的外表,因此當你抱著它時,很像抱著籃子,這個小小的繩紋陶罐的樣子和感覺,都像是陶製的籃子,繩紋陶罐外表有著像籃子一樣的花紋,當時日本製造陶器紋路都是繩紋,日文不僅用繩文來為陶器命名,更用來稱呼製造這種陶器的人還有他們生活的時代。
- 歐洲人一直假設陶器發明於農業時代,他們認為唯有農耕出現,人類才會定居下來;唯有陶器出現,人類才能儲存糧食、度過寒冬;也唯有一整年待在同一個地方,才能製作陶器,因為遷徙時攜帶陶器很不方便,但是日本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這些陶器不是農民製作的,這是所有史前時代的證據中最好的一個,這證實了依靠捕魚、採集核果或其他野生物資,以及狩獵維生的人也需要烹飪用的陶罐,繩文時代的人住在海邊,以魚類為主食,食物隨手可得,不像採集或狩獵必須四處遷徙,因此不用急著馴養動物或栽種特定的作物,或許就是因為日本魚類和其他食物豐富無處,才使得農耕出現的時間晚於世界的其他地區。
- 種植稻子這種基本的農業形式,一直到兩千五百年前才傳入日本,從世界的標準來看的確是太晚了,但日本在陶罐方面卻是領先全世界的。人類發明陶器以前,會把食物儲存到地洞或者是籃子裡面,這種方法容易吸引昆蟲和動物偷吃還會弄壞籃子,把食物放進堅固的陶罐裡,不只能避免日曬雨淋,還能防止所有動物偷吃,陶罐可以說是重大發明,不過形狀還有紋路就不怎麼創新了,和原本裝食物的籃子很像,但裝飾得非常漂亮,日本考古學家土井隆形容這種裝飾源自於繩文人在自然界裡觀察到的東西,包括獸骨、貝殼、樹木、植物,基本圖案是搓揉過的植物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