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在台灣/未來: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經濟
社會、文化與教育
第 9 行: 第 9 行:
 
==社會、文化與教育==
 
==社會、文化與教育==
 
{{:中華民國在台灣/未來/社會、文化與教育}}
 
{{:中華民國在台灣/未來/社會、文化與教育}}
 +
{{:跳至頁首}}
 +
 
==中國==
 
==中國==
 
{{:中華民國在台灣/未來/中國}}
 
{{:中華民國在台灣/未來/中國}}

2015年5月11日 (一) 08:47的修訂版本

政治

使政府清廉

  • 不貪污、不浪費:改變選舉制度,選舉時候選人不用花那麼多錢。
  • 候選人當選後不必圖利廠商。
  • 有品德、有能力卻沒有錢的人也能夠出來選。
  • 例如公費選舉或得票補助制度以及政黨比例代表制,嚴格執行選舉經費上限、政治獻金上限...

租稅負擔率

  • 稅率從12%增到20%

軍公教退休改革

  • 軍公教(軍人、公務員、老師):他們在台灣被視為廣益的工作人員,擁有國家給予的特殊福利;例如存款的利率福利。台灣的經濟狀況不佳,但軍公教人員卻享有福利措施,與一般的民眾生活水平產生落差。

跳頁首

經濟

內政

  • 經濟應是「給予人民就業機會,使人民可維持基本生活」的存在,而現在台灣衡量經濟成長是用GDP(國內生產總值)來衡量,因此十分依賴貿易順差(外匯),貿易順差的相關產業通常是由私人企業經營,也就是說,台灣幾乎所有經濟成長所帶來的利潤都被那些經營外銷相關產業的資本家握在手中,大多數的中產階級都未受益。要是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國內的大企業家會越來越有錢,而國內的老百姓會越來越窮。
  • 現在政府為了選票不願當壞人,不願增加我國的租稅負擔率,也不願停止軍公教的月退俸,使的台灣的政府一直舉債,法幣信用瀕臨破產,健保及年金制度也瀕臨崩潰。
    • 依據勞保局委託川誠精算公司於99年所做的研究,在勞保年金現行制度下,基金將在民國120年破產,那一年,勞保基金的累積虧損就將超過一千億元。
    • 依據公務人員退撫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美世顧問公司在民國九十九年所做的精算,若依目前制度,軍職人員退撫基金將在107年破產;教育人員退撫基金到116年時破產。規模最大的公務人員退撫基金,則會在118年宣告破產,到了民國120年,累積虧損金額達到一千六百億元以上。
    • 長期以來,台灣始終遠低於國際水準。資料顯示,民國99年台灣的租稅負擔率是13.9%,韓國是20.7%,至於在記者會上嘲笑義大利財政的法國與德國,則分別高達27%及23%。即使包含了勞、健保等社會安全捐等費用,台灣18.8%的租稅負擔率,仍然遠低於他國

應對對策

  • 不能再以GDP來衡量國內的經濟成長了,應以人民的就業率來衡量國家的經濟成長。
  • 應將更大的生產毛額放在內需,不讓資本家獨佔全部的利潤,應以治山、治海、治河,吸收勞動力。
  • 租稅負擔率要提高,政府應去針對資本利得稅及能源稅等會扣到大企業的稅來提升租稅負擔率。
  • 要將軍公教的月退俸切割出一個時間點,減少在這時間點之前任職的人的月退俸,在這時間點之後任職的人只領取他們所繳的年金資息。

跳頁首

社會、文化與教育

體制內教育與自造教育

  • 現在的教育不管是九年一貫或是十二年國教都脫離不老考試,在現在有許多人開始發展自造教育,而在未來像這樣的自造教育將逐漸增加

國家教育權轉國民學習權

  • 現在都是接受政府的教育居多,在未來的教育會越來越多人發展自造教育,所以會從國家教育權轉為國民學習權

追求平衡(夠用就好)取代追求成長

  • 現在總是教導學生要不斷的追求成長追求進步,但是為了追求成長時常會發生貪污腐敗,甚至會破壞到地球環境,所以在未來應教導學生只要夠用就好

傳統文化逐漸偏離或消失

  • 以往總是希望台灣能夠國際話,但是在現在台灣因為國際話而本土文話逐漸在流失,未來我們應該努力的保存台灣的本土文化並將台灣的文化推向國際

新移民文化增加

  • 現在雖然政府有在推動新移民的文化,但是實施的還不夠確實,在未來應該要慢慢的推廣新移民文化也要繼續保有台灣的本土文化

跳頁首

中國

  • 中國對內維穩的預算比國防預算高。
  • 習近平的[中國夢]想建立一個全世界的最大強權。
  • 貧富差距。
  • 老齡化。
  • 一胎化。
  • 國家企業效率低下。
  • 因為中國是獨裁政權,所以官員腐敗的問題嚴重。
  • 併吞台灣。

台灣對中國

  1. 文化中國:加強交流。
  2. 經濟中國:以都有錢賺,為交往基礎,不出賣主權,不要求讓利。
  3. 政治中國:維持現狀,台灣一切公共事務,由台灣2300萬人決定,不由中國大陸13億人共同決定。

國際

對台灣有影響力的其他政體

以下以影響力排列:

美國

美國對台灣

  • 美國的終極目標是支配全球的運作,讓美國人可以過安穩奢侈的生活,因此需要保持太平洋地區的勢力範圍,中國和美國在太平洋勢力發展之路上一定會碰頭,所以美國必須防堵中國在太平洋發展勢力,而花綵列島(日本-台灣-菲律賓)是防堵中國勢力發展的要點,其中台灣的地位很重要,所以美國需要資助台灣對抗中國。
  • 而美國亦將台灣關係法國內法化,使其不受聯合國及國際法影響。
  • 將來美國可能會繼續保持資助台灣的狀態以對抗中國,不過一但中國最終被制伏,美國將會出賣台灣。

台灣對美國

  • 台灣認為美國是重要貿易夥伴、武器提供者及保護者。
  • 台灣對美國的態度是希望透過美國保全台灣對抗中國的能力,因此台灣會需要遊說美國保持台灣關係法,同時保持美國對台的保護。
  • 將來台灣可能會盡全力保持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以保全台灣對抗中國的能力,暫時先不管美國會不會出賣台灣。

整理

  • 美國與中國都尋求在太平洋發展勢力的機會,兩國屬於敵對勢力,為了防止中國及其支持勢力(北韓、俄羅斯、越南、哈薩克等)擊潰美國,美國另一方面也討好中國。將來2018-2020年時世界走勢將只會呈下列之一:美國發展加速、中國崛起趨緩;或中國崛起加速、美國開始衰弱。
  • 台灣自韓戰起成為了中美之間的分水嶺,隨著「現狀」的維持越來越艱難,「台灣認同意識」、「中國認同意識」飄搖不定,以及美中雙方共同施加的壓力,台灣將會需要從其中選擇一條路走。

東南亞國協

東協對台灣

  • 除東協基本不重視台灣外,東協十加六的成員國中有中國,因此還有中國方面施加壓力,台灣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加入東協,也不能與東協整體直接建立貿易關係。

台灣對東協

  • 東協人口約有中國一半,但是沒有太嚴重的老齡化問題,且領土也有約中國一半大小,卻沒有沙漠化問題,而且自然資源豐富,可以是台灣天然資源的來源。(例:石油、木材),但礙於地位問題,台灣無法加入東協。
  • 台灣認為可以透過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來與東協整體建立間接貿易關係,由於TPP係由美國催生,主要成員與入會磋商國多由資本主義體系的國家組成,同時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生排擠效應,台灣認為可以將TPP當作躲避中國的避風港。

整理

  • 將來東協應該會繼續保持不重視台灣的態度,而台灣一但能夠加入TPP,便能擴大貿易,有助於台灣經濟發展,然而衍生的談判透明性問題也使加入TPP之路產生眾多的障礙與疑問,參見中華民國在台灣/未來/經濟

歐洲地區

歐洲地區對台灣

  • 普遍將台灣當成一個有潛力的市場,對於台灣本身的地位問題沒有太多的異議。

台灣對歐洲地區

  • 歐洲地區政治與社會制度成熟,是台灣重要參考對象。
  • 歐洲地區有較成熟的市場,平均國民所得較高,是台灣相當重要的外銷市場與觀光客來源。

整理

  • 歐洲地區對於台海問題關心程度較小,多數人只在意貿易流通,將來台灣與歐洲地區若維持穩定的貿易關係,對於經濟發展有一定幫助。

日本

日本對台灣

  • 日本二戰後是美國最重要盟國之一,由於日本的反中心態也相當普遍,日本普遍將台灣視為對抗中國的盟友,由於日本曾統治台灣五十年,民間普遍同情台灣的處境,多數日本人亦對台灣人友善。

台灣對日本

  • 台灣視日本為重要的貿易夥伴、台灣重要技術來源,並認為日本可以作為對抗中國的盟友,因此台灣民間普遍對日本採友善態度。

整理

  • 由於台灣與日本共同的反中心態與台灣的親日行徑,台灣將來與日本的關係可能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 將來繼續維持親善的台日關係對台灣的經濟和外交都有正面幫助。

總結

中華民國在台灣/未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