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流
出自六年制學程
白努利原理
流速大的地方壓力小,流速小的地方壓力大。
曲流
曲流(meanders):水流在兩岸流速不均而形成的彎曲河道。
在曲流的外側,河水流速變大,盛行侵蝕,稱為侵蝕坡(切割坡)(undercut slope)或凹岸,地勢高亢;在內側水流緩慢,盛行沖積,稱為滑走坡(slip-off slope)或凸岸,地勢低平。
曲流是由凹岸與凸岸合起來的地形:
- 凹岸:流速大,基蝕坡,受侵蝕不斷後退,河岸較陡。
- 凸岸:水流慢,滑走坡,堆積盛,河岸寬廣低平。
鵝卵石壩一定出現在凸岸的地方,而河沙壩幾乎都出現在凹岸的地方。鵝卵石在水的底層「流動」,而且沿著凸岸走,並在凸岸後端停下來;河沙在水的表層向著凹岸的方向衝過去,如果凹岸處的河道變寬,水流變慢,河沙便在凹岸的地方沉積下來,形成「河沙壩」。
都江堰是2000多年前李冰父子帶領廣大民眾修築的人工渠,為什麼它能歷經2000多年呢?這其中有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李冰父子巧妙地利用了凸岸和凹岸的 原理。岷江的大量鵝卵石沿著凸岸被衝向了外江,但也難免有少量的鵝卵石進入內江,如果這些鵝卵石不被排除的話,將通過寶瓶口從而堵塞人工河道,李冰父子將 內江開鑿成凸岸,進入內江的鵝卵石沿著凸岸走,在飛沙堰這個地方被捲入外江,從而使鵝卵石不能在內江集結,保持了都江堰幾千年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