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旋
出自六年制學程
本質與特性
- 由水蒸氣冷卻凝結時放出潛熱發展而出的熱機。(水蒸氣的凝結熱約540卡/克)
- 受科氏力所影響,在北半球沿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以順時針旋轉。
- 小的熱帶氣旋環流半徑可以不到200公里(熱帶風暴馬可,其烈風圈半徑只有19公里),大的熱帶氣旋環流半徑可以超過1000公里(1979年狄普,環流半徑在1100公里左右,直徑可超過2000公里)。
- 成熟的熱帶氣旋釋放的功率可達6x1014瓦,每天釋放5×1019(以功率6x1014瓦計)至2×1020焦耳的能量。2014年人類全世界平均發電功率為2.685x1012瓦(全年發電量為 23536.5 TWh),所以成熟的熱帶氣旋的功率比人類的發電機加起來高200倍,或等於每20分鐘引爆一顆1000萬噸的核彈。依據以上的計算成熟的熱帶氣旋每日釋放的能量可以佔到地表太陽輻射總量的 1/345 ~ 1/86 。
- 角動量守恆:空氣從遠大於氣旋範圍的區域抽入低氣壓中心,由於旋轉半徑減小而角動量不變,因此導致氣旋旋轉時的角速度大大地增加。
- 維持全球熱平衡分布:把太陽投射到熱帶,轉化成海水熱量的能量,帶到中緯度及接近極地的地區。
- 維持全球大氣角動量平衡:把赤道所積存的東風角動量輸送往中緯度地區的西風帶內。
生成條件
- 海水的表面溫度不低於攝氏26.5°,且水深不少於50米。這個溫度的海水造成上層大氣足夠的不穩定,因而能維持對流和雷暴。
- 大氣溫度隨高度急遽降低。這容許潛熱被釋放,而這些潛熱是熱帶氣旋的能量來源。
- 須在離赤道超過五個緯度的地區生成,否則科氏力的強度不足以使吹向低壓中心的風偏轉並圍繞其轉動,環流中心便不能形成。大部分在南北緯10至30度之間形成,而有87%在10至20度以內形成。
- 垂直風切(風速與風向的劇烈變化)不強。如果垂直風切太強,代表氣柱通風良好,釋放的潛熱很快被輸送出初始擾動區的上空帶走,不會累積,不能形成暖中心。這樣會阻礙熱對流的發展,使其正反饋機制未能啟動。
- 在對流層的中下層有潮濕的空氣。中對流層的大氣不能太乾燥,相對溼度必須大於40~50個百分點。
- 一個預先存在的且擁有環流及低壓中心的天氣擾動。
- 夏季,太陽直射區域北移
- 致使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轉向成西南季風,侵入北半球
- 西南季風原來北半球的東北信風相遇,擠迫空氣上升,增加對流作用
- 再因西南季風和東北信風方向不同,相遇時常造成波動和旋渦
- 空氣上升加上旋渦,且不斷加深,使四周空氣加速向旋渦中心流動
全球分布
移動路徑
北半球往北移動,南半球往南移動。南半球和北半球的路徑大致對稱,都是先向西,在南半球漸漸偏左,在北半球漸漸偏右,到了較高緯度地方,慢慢轉回向東進行。
- 受副熱帶高氣壓氣流的導引,沿其外圍氣流移動。所以北半球往北移動,南半球往南移動。
- 受其南方之偏東風而向西進行。
- 北上至比較高緯度地方(約20°N以北),因科氏力增加使其偏右進行,漸漸受西風導引轉向東方進行。
- 行進前方有高氣壓,颱風就受阻無法繼續前進,正好像水不能向高處一樣,這時颱風必須向氣壓比較低的地方進行以致發生了轉向的情形。
每年發生颱風或颶風佔全球百分比:
- 北太平洋西部:26%,北上暖流。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中部太平洋垂直風切大。
- 北太平洋東部:16.6%。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南太平洋西部:7.3%。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南太平洋東部:無。赤道以南的東南太平洋全年海溫低於26.5℃。
- 北大西洋:12.1%。西部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南大西洋:極低。南大西洋垂直風切大。
- 西部:
- 南赤道洋流在南美洲受地形影響被一分為二,一股往南形成世界最弱的巴西暖流,一股往北結合北赤道洋流成為世界最強的墨西哥灣流(再演變成北大西洋暖流)。
- 受洋流影響赤道低壓帶(ITCZ),終年停留在北半球,造成南大西洋缺乏擾動形成的機制
- 東部:靠近非洲側受本吉拉涼流抑制
- 西部:
- 北印度洋:4.8%。夏季地面盛行西南季風,高層盛行強東風,所以垂直風切大,4月和10月垂直風切才會變小,因此北印度洋颱風主要發生在春季和秋季。
- 南印度洋西南部:9.3%。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澳洲區域(南印度洋東南部):11%。對流層垂直風切較小。
- 孟加拉灣:10%
- 阿拉伯海:3%
- 地中海因海面不夠廣闊,夏季乾燥;高緯度地區因低水溫;赤道附近海域因柯氏力太小,颱風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