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鐮倉時代備前派武士刀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5年9月1日 (二) 18:44由葉奕宏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基本資料

  1. 西元1180年
  2. 經緯度北35.2°西139.3°
  3. 日本刀的材料鋼,被稱作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

介紹

備前國-文字派是日本刀的名流刀派,在鎌倉初期始於刀匠名工一則宗,刀身段造的刃文,如花瓣串連而成的丁字文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之後的及房,則房,助真及其追,隨著如櫻花爛漫飛舞般,帶來清新的氣息,開創曲線有力,刃文華麗一門風格的豪狀太力。備前國,平安時代後期古備前派呼之欲出,名工輩出,鐮倉時代中期,長船派抬頭,至室町末期,身姿華麗的刃文競相表親.日本武士(samurai)階級於西元1185至1333年的鎌倉(Kamakura)時代崛起.當時的日本動盪日本,武器需求劇增,而工藝的進步更促使若干前所未見的精良刀劍於此時出現.此柄武士刀便出自鎌倉時代中葉.鎌倉系軍事中心,匯聚了日本各流派的刀劍工匠.此處所見的太刀(tachi)屬於備前(Bizen)派,受造工匠名為吉包(Yoshikane).一如所有傳統日本刀劍,此柄太刀由兩種鋼才製成:表層極為堅硬,刀鋒因此銳利,刀心則相對柔軟,且富有彈性.外硬內軟提供了良好吸震效果,易使刀身不易斷裂.在日本,製刀是一項神聖工藝.鑄造之前與鑄造期間,刀劍工匠必須進行一連串儀式,如齊戒,禁慾及祝禱. 2323456.png這就是日本武士刀

歷史

日本刀的形態,從平安後期,經過鎌倉、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江戸初期,中期,幕末的推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從直刀到彎刀的的轉變,直刀適合砍劈,彎刀適宜劃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有論者認為可能是受蝦夷(愛奴人)的影響,或是戰鬥型態變遷造成。從平安末期開始,刀具形制便逐漸改變。鎌倉時期中期因為元日戰爭,日本刀因為戰備大量製作,偶有佳作產生,亦後世所稱的名器名物,同時制刀風格也開始活躍。 日本刀的製作,從平安後期到鎌倉時代,出現了大和國,備前國,山城國,相模國,美濃國五大中心、各地名匠輩出。

備前國

備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東南部及兵庫縣赤穗市的一部份(福浦)。 23234567.png

西元1180年代

檔案:232345678.png 400px

  • 1180年——亞歷克修斯二世登基為拜占庭皇帝。
  • 1180年——日本高倉天皇退位。
  • 1180年——日本安德天皇繼位。
  • 1180年11月18日——菲利普二世加冕為法國國王。
  • 1185年——日本平安時代結束。
  • 1187年7月4日——赫淀戰役,十字軍東征失敗的開端。
  • 1187年10月——宋孝宗趙昚禪位於宋光宗趙惇。
  • 1187年10月2日——薩拉丁率領阿拉伯聯軍收復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