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鐮倉時代備前派武士刀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5年9月14日 (一) 11:24由葉奕宏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基本資料

  1. 年代:西元1180年
  2. 文明:鎌倉時代
  3. 出處:備前國
  4. 經度:139.3
  5. 緯度:35.2
  6. 材質:和鋼(わこう,Wakou)或玉鋼(たまはがね,Tamahagane)

介紹

備前國-文字派是日本刀的名流刀派,在鎌倉初期始於刀匠名工一則宗,刀身段造的刃文,如花瓣串連而成的丁字文是其作品的一大特色,之後的及房,則房,助真及其追,隨著如櫻花爛漫飛舞般,帶來清新的氣息,開創曲線有力,刃文華麗一門風格的豪狀太力。備前國,平安時代後期古備前派呼之欲出,名工輩出,鐮倉時代中期,長船派抬頭,至室町末期,身姿華麗的刃文競相表親.日本武士(samurai)階級於西元1185至1333年的鎌倉(Kamakura)時代崛起.當時的日本動盪日本,武器需求劇增,而工藝的進步更促使若干前所未見的精良刀劍於此時出現.此柄武士刀便出自鎌倉時代中葉.鎌倉系軍事中心,匯聚了日本各流派的刀劍工匠.此處所見的太刀(tachi)屬於備前(Bizen)派,受造工匠名為吉包(Yoshikane).一如所有傳統日本刀劍,此柄太刀由兩種鋼才製成:表層極為堅硬,刀鋒因此銳利,刀心則相對柔軟,且富有彈性.外硬內軟提供了良好吸震效果,易使刀身不易斷裂.在日本,製刀是一項神聖工藝.鑄造之前與鑄造期間,刀劍工匠必須進行一連串儀式,如齊戒,禁慾及祝禱.

日本武士刀

歷史背景

日本刀的形態,從平安後期,經過鎌倉、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江戸初期,中期,幕末的推移,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主要表現為從直刀到彎刀的的轉變,直刀適合砍劈,彎刀適宜劃割,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有論者認為可能是受蝦夷(愛奴人)的影響,或是戰鬥型態變遷造成。從平安末期開始,刀具形制便逐漸改變。鎌倉時期中期因為元日戰爭,日本刀因為戰備大量製作,偶有佳作產生,亦後世所稱的名器名物,同時制刀風格也開始活躍。 日本刀的製作,從平安後期到鎌倉時代,出現了大和國,備前國,山城國,相模國,美濃國五大中心、各地名匠輩出。

備前國

備前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山陽道,又稱備州。備前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岡山縣東南部及兵庫縣赤穗市的一部份(福浦)。 23234567.png

西元1180年代

232345678.png

  • 1180年——亞歷克修斯二世登基為拜占庭皇帝。
  • 1180年——日本高倉天皇退位。
  • 1180年——日本安德天皇繼位。
  • 1180年11月18日——菲利普二世加冕為法國國王。
  • 1185年——日本平安時代結束。
  • 1187年7月4日——赫淀戰役,十字軍東征失敗的開端。
  • 1187年10月——宋孝宗趙昚禪位於宋光宗趙惇。
  • 1187年10月2日——薩拉丁率領阿拉伯聯軍收復耶路撒冷。

日本武道館

    • 概略
  • 日本武道館是為1964年舉行的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場之一而建設,因而得名。同年10月3日落成。設計師為山田守,採用八角形的設計。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至10月20日共4日間舉行柔道比賽。

武道館提供柔道、劍道、空手道、武道,與舞蹈、樂團、演武會等使用,演唱會與格闘技(職業拳擊、職業摔跤、K-1、PRIDE)的舉行會場、大學等的大規模入學禮、畢業禮會場等廣泛使用。 毎年4月29日舉行的全日本柔道選手權大會(無差別級競賽,日本全國冠軍決定戰)、11月3日全日本劍道選手權、11月下旬的自衛隊音樂節皆在此舉行。

    • 武道
  • 武道是日本武士的軍事學,武士道則是武士階層的道德規範。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為改變江戶時代兵農分離的狀況,於1871年創設日本警察,1873年施行徵兵令,1876年施行廢刀令,以軍人與警察取代武士,武道成為日本教育的重點。為推廣武道,1895年於京都成立大日本武德會,1911年文部省將劍道與柔道加入中學校課程,1919年文部省將劍道、柔道、弓道合稱為武道。同盟國軍事佔領日本時禁止武道課程。1958年,文部省將劍道、柔道、弓道及相撲加入中學校課程,合稱為格技。

參考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