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英國藝術家霍克內製作的〈平淡的村莊〉版畫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5年3月29日 (日) 21:34由張祐豪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CCI20150328 cut.jpg

  • 融刻版畫,來自英國;西元1966年
  • 高35公分、寬22.5公分

1960年代那個十年,到現在已經擁有了神話般的地位、被當成是個自由經歷轉型的時代----或毀滅性自我放縱的年代。

在世界各地,既定的權威當局和社會結構受到了挑戰、且在某些情況下遭到了推翻,而這些自發性的激進群眾所要追求的就是政治、社會、以及性愛方面的自由。

在1960年代的諸多運動在乎的是,確保個別公民都能夠行駛這些權利、主張每個人都應該能自由地在社會上充分發揮自己的角色、並且在不傷害別人的前提下依自己的意願來選擇生活方式。

這個十年,在美國有了馬丁˙路得˙金恩(Matrin Luther King)和黑人民權運動;有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那些英勇的捷克反抗軍起來對抗蘇聯的共產主義;有西元1968年巴黎學生暴動的「五月風暴」,從而形成一波波校園不滿的浪潮、席捲了歐亞各地;有各種各樣反越戰的運動,也有支持才滅核武軍備(Nuclear Disarmament)的各種活動。

這個十年,同樣也屬於迷幻的「愛之夏」----在胡士托(Woodstock)和舊金山音樂聲中進行到淋漓盡致的,是披頭四(Beatles)樂隊和死之華樂團(Grateful Dead)。而在私領域裡則出現了性革命----婦女解放運動和避孕藥----再加上同性戀關係的合法化。

大衛˙霍克尼(David Hockney)有機會打她的蓉刻板化<平淡的村莊>拿來出版問世。霍克尼在1950年代開始攻讀藝術、但卻是1960年代成就了他的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