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爪哇皮影戲偶: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分類:大英博物館百品特展]]
 +
==皮影戲偶==
 +
==印尼皮影戲偶==
 +
印尼偶戲主要分佈於爪哇與巴里島,各有特色。爪哇偶戲可分為三種:皮影戲、杖頭偶戲與扁木偶戲。
 +
其中皮影戲歷史最悠久,但由於經歷回教文化壓抑,戲偶鮮艷、造型曲線誇張,以擺脫偶像崇拜禁令。
 +
爪哇皮影戲沒有固定劇場,設備是可移動的。「影窗」由白棉布與紅框構成,演師坐於窗後,金屬油燈掛於演師上方,亦有以燈泡取代。影窗底部置放兩株香蕉桿,下短上長。香蕉桿象徵人世間、影偶、影窗,演師則是付予影偶生命的神。
 +
演師將善者插於影窗右側,由小而大,因此影窗右側為善界,左側為惡界。演師的養成是經由兩種方式:父傳子,師傳徒。演師知曉劇情、操偶、口白、音樂、科儀驅邪。社會地位崇高。
 +
樂團由30人以下組成,樂器有鑼、鼓、笛、箏、弦樂器、木琴等,其中以木琴與手鼓為主要樂器。音樂/開場儀式後,出現「生命樹/高山」(tree of life/a mountain)象徵宇宙。生命樹出現於影窗中央具備多種功能:
 +
#宣告正式演出
 +
#一個場景結束
 +
#整齣戲結束
 +
#演出時「生命樹/高山」化為各種地點:森林、宮殿、山巒;或代表各式自然現象,如暴風雨、大火、自然災害等。當移開「生命樹/高山」正戲即開始。
 +
杖頭偶戲深受爪哇回教文化影響。特色是頭部、手臂皆是實木立體雕刻,胸部以布料填充,但腰部以下則僅以布裙圍成,男女皆是。因此演師可以控制裙內的木杖移動人物身體,控制戲偶雙手的木杖進行表演。它的舞臺並不使用影窗,觀眾可以見到演師與後場樂師。 扁木偶戲係以扁平木頭刻製,人物造型依據皮影戲而來。
 +
扁木偶的故事是圍繞著達瑪吳藍這位英雄人物,以及十三、十四世紀的故事。扁木偶僅於白天演出,目地在於娛樂。顯然扁木偶的出現是比皮影戲還晚。 巴里島的皮影戲是傳自爪哇,且保存印度文化的影響。然而巴里島皮影戲仍與爪哇源頭不同。
 +
第一,巴里島皮影戲日夜皆可演出。
 +
第二,巴里島皮影戲偶造型比爪哇戲偶更寫實。
 +
第三,巴里島皮影戲的成員較少,因此樂團也較小。

2015年9月14日 (一) 11:48的修訂版本

皮影戲偶

印尼皮影戲偶

印尼偶戲主要分佈於爪哇與巴里島,各有特色。爪哇偶戲可分為三種:皮影戲、杖頭偶戲與扁木偶戲。 其中皮影戲歷史最悠久,但由於經歷回教文化壓抑,戲偶鮮艷、造型曲線誇張,以擺脫偶像崇拜禁令。 爪哇皮影戲沒有固定劇場,設備是可移動的。「影窗」由白棉布與紅框構成,演師坐於窗後,金屬油燈掛於演師上方,亦有以燈泡取代。影窗底部置放兩株香蕉桿,下短上長。香蕉桿象徵人世間、影偶、影窗,演師則是付予影偶生命的神。 演師將善者插於影窗右側,由小而大,因此影窗右側為善界,左側為惡界。演師的養成是經由兩種方式:父傳子,師傳徒。演師知曉劇情、操偶、口白、音樂、科儀驅邪。社會地位崇高。 樂團由30人以下組成,樂器有鑼、鼓、笛、箏、弦樂器、木琴等,其中以木琴與手鼓為主要樂器。音樂/開場儀式後,出現「生命樹/高山」(tree of life/a mountain)象徵宇宙。生命樹出現於影窗中央具備多種功能:

  1. 宣告正式演出
  2. 一個場景結束
  3. 整齣戲結束
  4. 演出時「生命樹/高山」化為各種地點:森林、宮殿、山巒;或代表各式自然現象,如暴風雨、大火、自然災害等。當移開「生命樹/高山」正戲即開始。

杖頭偶戲深受爪哇回教文化影響。特色是頭部、手臂皆是實木立體雕刻,胸部以布料填充,但腰部以下則僅以布裙圍成,男女皆是。因此演師可以控制裙內的木杖移動人物身體,控制戲偶雙手的木杖進行表演。它的舞臺並不使用影窗,觀眾可以見到演師與後場樂師。 扁木偶戲係以扁平木頭刻製,人物造型依據皮影戲而來。 扁木偶的故事是圍繞著達瑪吳藍這位英雄人物,以及十三、十四世紀的故事。扁木偶僅於白天演出,目地在於娛樂。顯然扁木偶的出現是比皮影戲還晚。 巴里島的皮影戲是傳自爪哇,且保存印度文化的影響。然而巴里島皮影戲仍與爪哇源頭不同。 第一,巴里島皮影戲日夜皆可演出。 第二,巴里島皮影戲偶造型比爪哇戲偶更寫實。 第三,巴里島皮影戲的成員較少,因此樂團也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