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制學程/01/2013.10.15: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圖形重新排列證明畢氏定理) |
(→根號) |
||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11次版本) | |||
第 17 行: | 第 17 行: | ||
直角的對邊叫做「斜邊」,直角的兩個鄰邊叫做「股」。 | 直角的對邊叫做「斜邊」,直角的兩個鄰邊叫做「股」。 | ||
+ | |||
+ | |||
+ | |||
第 32 行: | 第 35 行: | ||
兩個大正方形的面積皆為(a+b)<sup>2</sup>。把四個相等的三角形移除後,左方餘下面積為a<sup>2</sup>+b<sup>2</sup>,右方餘下面積為c<sup>2</sup>,兩者相等。 | 兩個大正方形的面積皆為(a+b)<sup>2</sup>。把四個相等的三角形移除後,左方餘下面積為a<sup>2</sup>+b<sup>2</sup>,右方餘下面積為c<sup>2</sup>,兩者相等。 | ||
− | === | + | === 加法平方公式 === |
+ | (a+b)<sup>2</sup>=a<sup>2</sup>+2×a×b+b<sup>2</sup> | ||
+ | |||
+ | ==根號== | ||
+ | <math>\sqrt{3}</math> | ||
+ | |||
+ | 正方形由面積求邊長 | ||
+ | <table class=nicetable> | ||
+ | <tr><th>正方形面積</th><th>0</th><th>1</th><th>2</th><th>3</th><th>4</th><th>5</th><th>6</th><th>7</th><th>8</th><th>9</th><th>10</th></tr> | ||
+ | <tr><th>正方形邊長</th><th>0</th><th>1</th><th>?</th><th>?</th><th>2</th><th>?</th><th>?</th><th>?</th><th>?</th><th>3</th><th>?</th></tr> | ||
+ | </table> |
2013年10月20日 (日) 09:50的最新修訂版本
畢氏定理
a2+b2=c2
面積公式
- 長方形面積=長×寬
- 三角形面積=底×高/2
-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
平方
直角三角形
三角形三個角當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這個三角形就叫做直角三角形。
直角的對邊叫做「斜邊」,直角的兩個鄰邊叫做「股」。
圖形重新排列證明畢氏定理
兩個大正方形的面積皆為(a+b)2。把四個相等的三角形移除後,左方餘下面積為a2+b2,右方餘下面積為c2,兩者相等。
加法平方公式
(a+b)2=a2+2×a×b+b2
根號
<math>\sqrt{3}</math>
正方形由面積求邊長
正方形面積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正方形邊長 | 0 | 1 | ? | ? | 2 | ? | ? | ? | ? |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