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歐戰爆發:德軍人侵波蘭:1.德俄互不侵犯條約答訂後,希特勒有特無恐,便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突然派兵大舉入侵波蘭。 2. 英法對德宣...)
 
第 1 行: 第 1 行:
歐戰爆發:德軍人侵波蘭:1.德俄互不侵犯條約答訂後,希特勒有特無恐,便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突然派兵大舉入侵波蘭。
+
*歐戰爆發:德軍人侵波蘭:
2. 英法對德宣戰:英法兩國為了遵守對波蘭的諾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火從此點燃。
+
*#德俄互不侵犯條約答訂後,希特勒有特無恐,便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突然派兵大舉入侵波蘭。
 +
*#英法對德宣戰:英法兩國為了遵守對波蘭的諾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火從此點燃。
 
                                
 
                                
日軍入侵: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又名為越南遠征,入侵法屬中南半島,是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為封鎖中華民國及阻止美國通過海防至雲南之鐵路線以運送軍火、燃料及每月10,000噸的物資而採取之行動,佔領維琪法國所控制的法屬中南半島可令封鎖中國的行動成功,同時延續實施桂南會戰的作用。
+
*日軍入侵: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又名為越南遠征,入侵法屬中南半島,是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為封鎖中華民國及阻止美國通過海防至雲南之鐵路線以運送軍火、燃料及每月10,000噸的物資而採取之行動,佔領維琪法國所控制的法屬中南半島可令封鎖中國的行動成功,同時延續實施桂南會戰的作用。
  
中日衝突:1937年7月日本發起了七七事變,隨後日軍便攻下中國過去曾數次作為首都、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北京,然而日本此時也已經把整個中國納入其軍事行動的最終目標。在中國與德國隨時都有可能結束彼此間的合作關係時,中國選擇與蘇聯迅速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蘇聯也開始提供軍需物資以支援中國對日作戰,而已經轉往支持日本作為的德國則在年底停止了合作關係。另外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決定部署自己轄下素質最佳的部隊防衛上海,但是在3個月戰鬥以後上海遭到日軍佔領。日軍之後不斷逼使中國軍隊往西方後退,1937年12月8日日軍成功佔領首都南京,然而也在之後發生南京大屠殺。
+
*中日衝突:1937年7月日本發起了七七事變,隨後日軍便攻下中國過去曾數次作為首都、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北京,然而日本此時也已經把整個中國納入其軍事行動的最終目標。在中國與德國隨時都有可能結束彼此間的合作關係時,中國選擇與蘇聯迅速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蘇聯也開始提供軍需物資以支援中國對日作戰,而已經轉往支持日本作為的德國則在年底停止了合作關係。另外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決定部署自己轄下素質最佳的部隊防衛上海,但是在3個月戰鬥以後上海遭到日軍佔領。日軍之後不斷逼使中國軍隊往西方後退,1937年12月8日日軍成功佔領首都南京,然而也在之後發生南京大屠殺。

2014年3月3日 (一) 10:00的修訂版本

  • 歐戰爆發:德軍人侵波蘭:
    1. 德俄互不侵犯條約答訂後,希特勒有特無恐,便在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突然派兵大舉入侵波蘭。
    2. 英法對德宣戰:英法兩國為了遵守對波蘭的諾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火從此點燃。
  • 日軍入侵: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又名為越南遠征,入侵法屬中南半島,是大日本帝國在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為封鎖中華民國及阻止美國通過海防至雲南之鐵路線以運送軍火、燃料及每月10,000噸的物資而採取之行動,佔領維琪法國所控制的法屬中南半島可令封鎖中國的行動成功,同時延續實施桂南會戰的作用。
  • 中日衝突:1937年7月日本發起了七七事變,隨後日軍便攻下中國過去曾數次作為首都、具有重要政治意義的北京,然而日本此時也已經把整個中國納入其軍事行動的最終目標。在中國與德國隨時都有可能結束彼此間的合作關係時,中國選擇與蘇聯迅速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之後蘇聯也開始提供軍需物資以支援中國對日作戰,而已經轉往支持日本作為的德國則在年底停止了合作關係。另外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決定部署自己轄下素質最佳的部隊防衛上海,但是在3個月戰鬥以後上海遭到日軍佔領。日軍之後不斷逼使中國軍隊往西方後退,1937年12月8日日軍成功佔領首都南京,然而也在之後發生南京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