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伸/急救相關知識

出自六年制學程
在2014年4月7日 (一) 12:09由郭建伸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山的地形】

【外傷傷患評估】

【休克】

【頭頸部傷】

【燒盪傷】

【切割傷處理】

【止血法】

【骨折】

【高溫傷害】

【低溫傷害】

【雷擊】

【高山症】

  • 高山症,是因為缺氧(正常組織功能缺氧)造成。登山時,隨著高度的增加,大氣壓力逐漸的降低,吸入的氧氣也隨著降低。高山症,就是在低壓缺氧的高山環境裡,所產生的病狀,當上升的速度,超過身體適應的能力時,高山症就會發生。它包括了急性高山症、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等各種在低壓缺氧的環境中所產生的病變。當登高適應時間短暫、登山行程緊湊或者身體適應不良者,多會成為高山症的患者。若未加以治療,嚴重時可能造成死亡
  • 簡單地說,當海拔超過1200公尺時,人體的換氣量增加,有氧運動的效能降低。海拔低於3050公尺處很少有人患上高山症,低於2438公尺處則幾乎不可能發生。為了保險起見,可將2438至3050公尺視為高海拔,3050至5486公尺處視為十分高海拔,超過5486公尺則視為極高海拔
  • 登山者的缺氧程度取決於大氣壓力。5486公尺處的壓力約是海平面的一半,也就是說吸進氧氣的壓力只剩一半。同樣吸一口氣,其中所含的氧氣只剩了50%。例如,若人們快速上升至聖母峰(8848公尺)的高度,將在幾分鐘內即喪失意識,然後很快就會死亡。然而,如登山者經過數週的適應後,則有人可在不攜帶氧氣的狀況下,登上聖母峰。可見上升的速度及是否有足夠時間適應,對於高山症的發生及嚴重度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 高山症與缺氧不同,通常一到高山缺氧立即發生,但高山症的發生與缺氧的發生,時間上常有一段落差,是同時發生。如在幾小時內即快速上升至七、八千公尺,嚴重高山症可在數分鐘至數十分鐘就產生,如到達3000公尺,高山症狀則通常會在6-48小時內出現,初上高山時,停留的時間越長,症狀越嚴重,但如是輕或中度症狀,則可在逐漸適應後,症狀漸改善,而嚴重高山症則會越來越嚴重,因此必須立即下山

高山適應

  • 高山適應是適應大氣壓力逐漸變小的過程,適應速度因每個人的生理狀況而不同,但若能在2438至3050公尺處停留二至三天,之後堅守每天睡覺時上升高度不超過300公尺的原則,大部分的人都能適應,而不至於生病。舉例而言,如果前一晚睡覺時的高度為4267公尺,隔天可攀登至高於4567公尺處,但晚上睡覺必須回到不超過4567公尺處
  • 高山適應的第一個階段,亦即最重要的調整方式,就是增加換氣量。深呼吸可以增加血中溶氧量,供給體內組織較多的氧氣。因此喘氣沒有關係,第二階段,心跳加快。肺循環血管收縮,肺動脈血壓升高,藉以補償體外逐漸下降的壓力。腦部的血管則會舒張。五至七天以後,心跳將恢復正常,但仍維持血液循環的變化。第三階段是刺激骨髓製造更多的紅血球,增加血液的攜氧量。最後一個階段則發生在我們的細胞,微血管密度增加、肌肉細胞縮小,線粒體增加。這些改變讓取得氧氣變得更快更容易。失去高山適應的速度與取得的速度相同

急性高山症

  • 急性高山症,通常發生於上升數小時至數天內(多數發生在24小時內)。一般而言,上升的速度越快、上升的高度越高(尤其是睡眠時的高度)、上升時體力消耗的越多,以及個人的身體狀況越差,高山症就越容易發生且越嚴重。
  • 所有不同形式的高山症都是由高度適應不良所造成,通常在團隊未依照適應力最差的隊友調整行進速度時發生。最常見也最輕微的高山症在快速上升到2438公尺或更高的六個小時以後即會產生。頭痛是第一個徵兆

高山症的類型

海拔高度區分

高度多高會發生高山症

高山症症狀

高山症的誤判

高山症治療

高山症預防

【毒蛇咬傷】

【蜂螫的處理】

【植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