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發展教育社群/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的原始碼
←
發展教育社群/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發展教育社群]] ===議題描述=== *三條原則: *#凡存在的必有道理,只是即將存在的將更有道理 *#不是誰的錯,是系統和人性本來就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穀倉效應」 *#努力去朝向更好的方向改,但改不動就不要改 *政大執行「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計畫」目前已走到第六屆,第七屆培力明年執行,現在開始籌備。而大家都有意願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為此。大家決定在 2024.1.6 的 11:00~17:00 邀集導師、行政、學員、跨界學員一起來進行實體討論,會有簡短的引言與 OST 活動。2024.1.6 的活動是實體討論,之前另外安排 2023.12.20 19:00~21:00 進行線上討論,由怡廷、丁丁、東玉、建州四個人來進行服務工作。四人的議題分工如下: *#怡廷負責聚焦在「培力的人才選取與賦能的方向」:這一題很難,例如須要探討「培力賦能到底是要增益台灣教育高度?還是要增益臺灣實驗教育高度?」,「我們到底是要靠挑選,提供更多資源給已經有資源的人?還是陪伴相對沒有資源的人成長?」希望有更多導師能參加這一組的討論。 *#丁丁負責探討「怎麼為社群建立更多有效的自我支撐」:這其間也會涉及如何在「科層」與「工作圈」兩者模式之間求取平衡點。 *#東玉則負責蒐集大家對整體培力應該「增加哪些新元素」的建議,當然在增加新元素的同時,必得對原有的課程進行「減法」或增加更多彈性,不然新元素根本擠不進固有的培力框架中,所以如何對既有的課程進行減法,也屬於這個議題的探討範圍。 *#建州則負責蒐集除「人才方向」、「社群自我支撐」、「培力元素增減」之外,更多的關鍵提問,以免探討方向受到限制。 ===鄭同僚老師開場引言=== #一個體制運作一段時間,不能理所當然就認為他是完美的。 #實驗教育者培力計畫是公共機制,既然使用公共資源當然歡迎討論,看看有哪裡能做得更好。 #今天是進入課發會前,兩次的焦點團體,第一次是今天;第二次是2024/1/6。請大家用更開闊的角度,來看看我們實驗教育工作者計畫進入第七期,可以怎麼樣更好。 #所有的討論,如果有共識,還是會經由計畫裡的課發會確認,才會成為我們第七屆的要素。 ==各組討論紀錄== ===第一組:人才選取與培力方向=== ===第二組:怎麼為社群建立更多有效的自我支撐=== ===第三組:整體培力應該「增加哪些新元素」以及相應的「減少哪些既有元素」=== ===第四組:其他關鍵提問/(or人才方向、社群自我支撐、培力元素增減/議題大亂鬥)===
返回到
發展教育社群/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