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發展教育社群/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的原始碼
←
發展教育社群/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發展教育社群]] ===議題描述=== *三條原則: *#凡存在的必有道理,只是即將存在的將更有道理 *#不是誰的錯,是系統和人性本來就有這樣、那樣的毛病,如「穀倉效應」 *#努力去朝向更好的方向改,但改不動就不要改 *政大執行「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計畫」目前已走到第六屆,第七屆培力明年執行,現在開始籌備。而大家都有意願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為此。大家決定在 2024.1.6 的 11:00~17:00 邀集導師、行政、學員、跨界學員一起來進行實體討論,會有簡短的引言與 OST 活動。2024.1.6 的活動是實體討論,之前另外安排 2023.12.20 19:00~21:00 進行線上討論,由怡廷、丁丁、東玉、建州四個人來進行服務工作。四人的議題分工如下: *#怡廷負責聚焦在「培力的人才選取與賦能的方向」:這一題很難,例如須要探討「培力賦能到底是要增益台灣教育高度?還是要增益臺灣實驗教育高度?」,「我們到底是要靠挑選,提供更多資源給已經有資源的人?還是陪伴相對沒有資源的人成長?」希望有更多導師能參加這一組的討論。 *#丁丁負責探討「怎麼為社群建立更多有效的自我支撐」:這其間也會涉及如何在「科層」與「工作圈」兩者模式之間求取平衡點。 *#東玉則負責蒐集大家對整體培力應該「增加哪些新元素」的建議,當然在增加新元素的同時,必得對原有的課程進行「減法」或增加更多彈性,不然新元素根本擠不進固有的培力框架中,所以如何對既有的課程進行減法,也屬於這個議題的探討範圍。 *#建州則負責蒐集除「人才方向」、「社群自我支撐」、「培力元素增減」之外,更多的關鍵提問,以免探討方向受到限制。 ===鄭同僚老師開場引言=== #一個體制運作一段時間,不能理所當然就認為他是完美的。 #實驗教育者培力計畫是公共機制,既然使用公共資源當然歡迎討論,看看有哪裡能做得更好。 #今天是進入課發會前,兩次的焦點團體,第一次是今天;第二次是2024/1/6。請大家用更開闊的角度,來看看我們實驗教育工作者計畫進入第七期,可以怎麼樣更好。 #所有的討論,如果有共識,還是會經由計畫裡的課發會確認,才會成為我們第七屆的要素。 ==各組討論紀錄== ===第一組:人才選取與培力方向=== Tiff重點整理: #現在學員的狀態:對權威的緊張感降低,生命共同體意識提升 #疫情、戰爭、生成式 AI 的出現應該影響課程設計 #錄取的學員社經背景較相似 #提供的可能性,包含地點、時間,會限制一定的人 #行銷的手法 #增加許多身心靈需求,教育的多元性有提高,可能有與疫情、戰爭有關 #學員之間的學習比課程收穫更大,會找到同好 #計畫像是Hub,讓大家往適合自己的方向前進 #高職五專較少 #若只是為了自己孩子而報名的家長須降低錄取比例 #聽起來計畫會更希望實驗教育的概念與實踐落實到各面向 唐爸:教育方向除了邁向自由,也需要思考平等性,例如面向弱勢生等 主要討論計畫的定位。包含: 老師的角度:選什麼樣的人、每一屆看下來是否有轉變 學員的角度:當初報名的期待。認爲這樣的期待是否需要改變?觀察到的實驗教育趨勢,與計畫選取學員的關聯?<br/> 唐爸:最早就開始參與。就如怡廷所說,相當程度內,很受計畫主持人的精神與風格影響。很重視自主學習、很多元,不是只特別鍾愛那一種實驗教育流派。所以在面談、決定哪些報名者比較適合,其實是很重要的指標,包含:是否有自由開放的心靈、對教育的熱誠。丁丁也是個很重要的提醒,他很重視公平正義與對弱勢的關照。尤其我們又得到公部門的補助,所以我們會留意到來參加到的學員,對弱勢的關懷。另外當然也會注意到比例,來的學員背景:體制內老師、實驗教育老師、機構、家長⋯⋯根據我們的經驗,體制內老師他後來熱情參與的狀況、家長參與的狀況,這也有在後面幾屆有做些調整。因為我帶的是生命課,所以學員們都很信任我。到第六屆的時候,學員和權威之間的緊張感,明顯少了很多。以第六屆來說,他們對關係與社群的重視,提升很多。讓我感受到五年以來世代的變化。這些都是我們在第七屆會考量的元素。包括我們這兩屆,對社群的意識,相當程度受疫情、戰爭和平等大議題的影響。<br/> 疫情、生成式 AI 的影響,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出現,此種心理的改變也應該影響課程設計<br/> 筱薇:我是在第四屆和佳仁老師一起加入的。我當時觀察到,來的學員的社會經濟地位,相似度很高。所以我這屆有做一堂課,讓大家了解我們其實是來自相似度高的同溫層。有看到之前老師的資料、課程計畫、訪問的影片,讓我有這樣的假設,因此我才設計了這堂課。另一個就是我們行銷的方案,我很在意我們學員是不是都來自台北、而且因為我們都只在台北上課⋯⋯我平常的服務場域是社福,那社工人員在六日是最忙的,但是我們的課程大部分都是在六日,所以社工背景的人員比較難來上課。<br/> 針對剛剛講的徵人的方向,我們導師們都有先討論。一到六屆都有實習生來ipower,所以他們也反映到說,想看到什麼。他的reflection比較是針對課程與班級的管理、比較實務性的管理。另一種也很多的課程是身心靈的課程,幾乎每一屆我都有導生提出要上身心靈的課程。所以看到大家的多元性,不是教授科目的多元性,而是老師自身增能的多元性。那這就回應剛剛唐爸講的跟疫情、戰爭等大環境有關的議題,在環境中浸潤後,而提出身心靈的需求。<br/> 佳仁:這幾屆看起來,學員之間的學習比課程收穫更大,感覺大家在各自的場域孤軍奮戰,而因此在這裡找到同好,這可能也是為什麼療癒性課程增加的關係。雖然多樣性可以再增加,但實驗教育這個概念可能本身就會篩選掉一些來報名的人。這個計畫比較像是個入口,可以把大家傳送到某個地方。也因此不會限定在某一門某一派,但是告訴參與者一張地圖,看他要往哪裡。<br/> 唐爸: 觀察過去六屆,多元的學員互動、協力創造的內在改變,不少於老師的課程,這是此計畫很精彩也很神奇的地方<br/> 詹老師:<br/> 如果要比較聚焦與有可行性,可以聚焦在: #行銷管道:可以更多元化,過往倚賴官網、FB、歷屆學員人脈,因此會產生特定對象。若要多元,要羅列出更多合適管道。 #篩選過程標準的考量:每位參與選才的老師都有自己對於良好教育人才的標準,因此已經有相當的多元性,但同時也有一些共識,因此有沒有過於重視哪些指標,讓人才偏向特定特質,可以嘗試羅列。 趙五: 目前六屆比較偏國中小、高中的教育工作者,有沒有機會看到高職、五專的老師。<br/> 詹老師:覺得這和剛剛講的行銷宣傳管道有關。大家列舉出不同管道,讓我們可以照顧到不同族群,也讓學員背景更佳均衡。我們之前有的架構是體制內老師、實驗教育包含機構團體個人以及家長等。我是滿希望學校的老師,跟我們實驗教育等等,所謂的體制內體制外都有。因為對體制內老師的參與而言,我個人還是滿希望,實驗教育的精神可以往體制內擴散的。<br/> 唐爸:從這屆的經驗很受鼓舞。第六屆有不少體制內老師,透過他們了解108課綱雖然也是改革,但是體制內學生的壓力仍舊非常大。那這些體制內老師都是有一定理想跟改革熱誠的,如何鼓舞他們,把更多實驗教育的精神帶到體制內,我們可以多留意有沒有這樣的體制內老師來參加。<br/> 筱薇:未來教育的補助也會針對職人達人,那我們行銷的管道也可以擴散到產業工會或是業界社群,這樣有些以職業教育為出發點的獨立教育工作者,可能也未有興趣加入。<br/> 怡廷:覺得行銷管道很重要,不過如果該管道本身比較少接觸到實驗教育,可能也需要花些力氣鋪陳和說明,讓這樣的概念可以到高職或五專,或者是不同職業類別的講師身上。<br/> 詹老師:也許第一個小小的結論,就是我們在會後請暐嵐他們,做點小統計,把歷屆的學員背景,就像剛剛聊天室已經有人在補充誰是職業學校等等。可以請工作人員針對學員背景做統計。<br/> 暐嵐:有部分統計,可以分享一下。我這邊講的是實際錄取的。大概公校老師佔三分之一、家長學生佔三分之一、廣義的教育工作者包括非學/補習班佔三分之一。小學中學比例不確定,但盡量每一屆都有。職校的問題主要是他們報名來參加就非常少,四屆是最多有職校學員的,(約四名)我猜可能跟Tiff講的,其實對於公校職校而言,得知實驗教育的本身就不多,而且還需要理解計畫後來參加,對他們來說就有一定門檻。<br/> 佳仁: 職校會來是因為招生數目少,所以要轉型的需要 <br/> 詹老師:小建議就是也許以後可以增加職校與NGO的宣傳訊息管道。因為剛剛聽起來不太有NGO管道的人。建議家長來參與的動機,如果不是要來推展實驗教育、沒有想發展相關的事業,建議我們降低家長的錄取比例。如果只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來參加,那應該推薦其他管道給他。我們應該是把計畫留給想投入實驗教育工作事業的人。<br/> 暐嵐:家長的現況,以目前錄取的狀況,一種是她已經在共學團;一種是明確表達未來會辦機構或共學團。當然我們無法完全掌握他有沒有去執行,但我們在面試的當下就是相信他。所以如果他只是申請個人自學,那他的錄取次序就比較後面。<br/> 筱薇:現在有教育為主、資源充沛的NGO,其實他們陸續都有人來。但是需要資源也需要培力的小型NGO,他們礙於服務場域的關係,就像我前面說的,六日比較難上課。所以未來是不是可以有哪些方法調整課程時間,或是用遠距、實體混合的方式上課?這些我們可以討論看看。<br/> 鳥巢:我想要和大家聊聊計畫定位為何,但我只能在這裡看文字紀錄,所以可以的話讓我用文字參與討論。<br/> 沒問題,我會幫你轉達,也會分享螢幕。感謝❤️ 鳥巢麻煩你把想法打下來,我幫你轉達 鳥巢:這個計畫的定位是否是改造台灣教育的種子師資呢?甚至是改造台灣社會的種子?或是說小一點,民主教育的培力師資?一個好好對待人,鬆綁結構性壓迫的師資種子?若以上皆否,那是捨麼? 鳥巢打完和我說一下這段打完了<br/> 詹老師:不太懂鳥巢的意思,可以再轉譯嗎?<br/> 鳥巢:這個計畫有沒有核心目標?<br/> 唐爸: 實驗教育三法定義很寬,這麼寬的定義下如何定義計畫內容?這是很好的問題。<br/> 詹老師: 我覺得其實鳥巢猜的都對,基本上從我的觀點來看,是想要做人性復育,回到學習、教育、人性的本質。同時為教育界埋下教育創新的種子,帶領台灣教育走向優質、符合人性、有益生態與永續。<br/> 怡廷: 蠻認同詹老師所分享的,看到鳥巢的問題,立即想到的核心目標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另外在聽完大家的分享後,覺得有一個蠻明確的共識<br/> 唐爸: 未來的野心可能要更大一點,包含教育的本質、對人的尊重,不能只在小圈子做實驗,需要思考擴大影響。<br/> 大柯: 如果要擴大影響力,都會牽扯到資源的投入,如何擴大資源與影響力,誠致談的是連結正面的力量一起打群架,例如支持新進老師活下來的方法論,又或者是薩提爾。已經有的教育體系,可否做一個梳理,並作為共享,讓大家來修課,大家有的資源串在一起去上課。<br/> 鳥巢:如果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的教育,那是否能寫進課程核心中?因為一切作法的根源都應該是人本位。<br/> 怡廷:剛剛有個感覺:好像都在等老師回應,我們想要培力怎樣的人?但是我們也可以回到自己,對於實驗教育的發展、你參與過的經驗,你會希望⋯⋯<br/> 大柯:確實老師們是掌握資源的人。如果我是掌握資源的人,我對實工有個期待:先養成一個全人,再養成一個教育家(我會->我們會),才會成為一個實驗教育家(走未來教育)。人本本來就存在,但為何我們現在會叫他實驗教育,是否是因為工業化讓人本不復在,所以要實驗?就像我們討論了很多教育本質的事,那我們為什麼要稱他為實驗教育呢?對於台灣來說,不曉得北歐、美國,他們有些教育的方法和形態已經先行了,我們有些比較像在抄他們的落地在台灣。那這件事是有意識的嗎?成為一個人以後,看見的未來,十年二十年後會是什麼。有些可能是更古不變的,例如經典閱讀之類的,那這些是一個「人」該具備的;還是一個「教育家」該具備的?還是一個面向未來的「實驗教育家」該具備的? 具體要達到什麼目標?實驗是指實驗什麼?<br/> 鳥巢:培力成一個會好好對待人的人、教育工作者、社會運動者。<br/> 大柯: 成為一個全人本身就是好好對待人,要懂得與社群合作。這個是單純成為一個「全人」,要做的事。<br/> 鳥巢:👍<br/> 怡廷:剛剛有個小小的疑惑,我剛進實驗教育單位時,覺得如果每個人都是實驗教育家該有多好。都願意傾聽、找出彼此的需要、調整狀態。但如果到那個程度,我們還需要「教育工作者」嗎?就他還會是一個工作型態嗎?⋯⋯所以我看到的計畫,就是一部分是為了要培養「全人」,但另一部分就是如何用教育的思維⋯⋯另一個我也疑惑的是,這幾年我們有看到滿多學員離開教育現場,那對我們來說他就不再做教育了嗎?譬如說他在銀行工作,那他在整個工作場域裡,有落實實驗教育的思維,那這樣我們就沒有培育一個教育者嗎?我覺得不是。上次在TFT有聽到,他們培養的是一個「社會領導人(不確定?)」,並讓他們在離開學校後在各領域持續發揮影響力,那這樣也是成功的。如何去定義實驗教育工作者培育計畫是否成功,影響力評估條件的面相應該要更多元。<br/> 大柯:回應剛剛Tiff的發言。全人:把自己做好;教育者:引導他人;實驗教育者:預測部分未來,並以此不斷調整。如果這是一個實驗教育工作者⋯⋯好好的活著。信念的發展,都可以在千錘百鍊終不斷成長。但這只是互動而已。他如果要成為教育家,他有這樣的思維:他在某個領域可以是資深學習者、在另一個領域是資淺學習者。所以,他如何用這樣的思維引導眼前的生命?通才還是專才?還是要通又要專?那這樣在哲學上是不是比較接近博雅教育。 如何定義工作本身?情感的報酬?金錢上的報酬? 「可以預測未來」,具體一點說,我們可能很多都寫⋯⋯如何運用資訊來好好溝通?不斷迭代增能的。<br/> 鳥巢詢問:大柯說「通才還是專才?還是要通又要專?」的脈絡和意思?我文字看不懂<br/> (鳥巢煎熬的詢問)啥呀XD 大柯:如果最後要預測未來,需要有一些相信,以及需要不斷迭代與實踐,這些來自於他的通&專,把核心概念整合,或是在特定領域專精到一個程度。 什麼都碰,在什麼都碰的過程中找到,例如我找到DISD,榮格的測驗。在市場上有很多應用坊事。當我發現他這些背後是通的,那我就很興奮,原來這些都是相互有關聯的。<br/> 段落---------- 怡廷:剛剛在談中南部時,有個疑惑。我知道中心有辦各種理念、在不同地區的師培。所以我想知道這樣師培的成效。就是我們是否有需要再增加不同縣市實驗教育師培的計畫?<br/> 大柯:上了師培計畫以後,上了KIST的師培。我覺得相對於東部,我們開始照顧南部,是不是就會需要照顧東部、南投?兩週一次的聚會,對我這個東部人來說是可以接受的,願意花兩到三小時。<br/> 嵐: NGO 與老師上班時間常常會錯開,會難以安排。整體學員的建立,很依賴大家一次次上課、正式與非正式的交流。那我覺得實體見面得時間少了,我們可能就會減少學員教交流的密集程度。<br/> 唐爸:想接力回應的議題,學員都來自濁水溪以北。濁水溪以南的學員很少。南部也許很需要。這點建議1/6的時候提出來討論。因為南北部的朋友要兼顧很不容易,但無論如何都要討論看看。就像故宮也有南院。<br/> 筱薇:針對行銷的議題想再補充⋯⋯喔摸沒記到⋯⋯<br/> 詹老師:我覺得線上說明會,比較困難就是時間空間的問題。線上互動比較適合像說明會,但是文化與氛圍的醞釀,或是價值觀的醞釀,可能還是要有實體互動。某一種共同⋯⋯要創造一種制度,在時間上,例如班級進來後有分組。另外就是了解一下是否大部分NGO都在六日工作?這可以做為我們課程調整的參考。可以考慮部分課程移師到南部,但是這對北部的同學來說也不容易,所以又回到我剛剛說的,分組的問題。我一時沒有想到好的解決方式,但這是很重要的問題。<br/> 怡廷:回應一下,我現在離開師培後,去ngo工作。我觀察到現在愈來愈多ngo在徵教育人員,那他們不一定有教育專業,所以這可以是一個管道供我們參考一下。之前有次在上同儕諮商時,我們是請美國的講師,他沒辦法跟我們連線,然後所以預錄影片。我們那個小組約個實體聚會,一起看影片和討論。所以也許可以參考南部縣市有實體聚會的社群,可以同步觀看老師上課並且討論?<br/> ===第二組:怎麼為社群建立更多有效的自我支撐=== 丁丁:網中人約30人上下,讓30人集中確定誰要當聯絡員T1 T2 T3,每一位聯絡人大約三個下線。本來對1~6T共193人,估計有活性的約90人上下,低標約30人左右。為什麼會出現鎮仰納悶的現象,因為沒有立約承責。更多人是覺得他知道訊息就好。全部如果設定自己責任為0,這就不會work。 鎮仰: 丁丁:6T現在正在群學的氛圍之下,所以現在能很投入。如果關鍵改為支持成立微社群,大家會出現的狀態就不太一樣。你看參與本組的人是最少的,所以本來想弄社群的人本來就不如預期的多,可能會需要投入更多資源才能執行。鎮仰可以去其他組聽聽不同的主題。 ===第三組:整體培力應該「增加哪些新元素」以及相應的「減少哪些既有元素」=== 東玉: *組課的部分保留,有帶起自主學習的概念,在組課的過程中可以帶出不同的可能性,在培訓一開始要多一些引導和說明。 *參訪或許有些是學員自己去聯絡安排。 *各種課程都是以支持教育工作者如何向下走為出發點。 宇倫: *有一半以上的參與成員,沒有實驗教育教學經驗的,培訓過程也缺少實務教學的內容。 *太偏自我覺察的部分。 *我說的實驗教學經驗的部分,不一定是怎麼教或怎麼設計課程,比較像教學定位。 東玉: *有沒有可能在組課的時候進行? 宇倫: *有時候有點難界定分水嶺 *不僅是實務教學,也可能是如何辦理工作坊?不同角色定位,不同實務能力,實務技能的需求蠻高。 鈴諭: *宇倫提的有沒有可能是在討論什麼是實驗教育的層面? 東玉: *有推薦的課程內容呢? 宇倫: *引導學/引導力:AI網路出現後,知識傳遞不是重點,老師扮演的角色是如何重新排列組合的引導者,適性的帶領孩子。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如何帶領,如何設計內容,如何建構......,例如:非暴力溝通(Non-violent Communication)、引導學(Facilitation)、創傷知情(Trauma-informed Practice)、修復對話(Restorative Practice) *實務技能的培養:丟主題—看大家的需求—再設計內容 采邑: *諮商的部分應該有保持(6T現在沒有),有實務上的需求(宇倫補充,1T有同儕諮商,但我個人不太舒服,因為要相處8個月,關係太緊密,會尷尬)(丁丁補充:諮商有很多類型,如阿德勒、薩提爾…,提供不同選項讓學員選一個) *諮商的部分,6T是放在華德福的課程裡(宇倫認為這個應該分類在修復對話的範圍內,不算是諮商的課程) *課程規劃的部分,的確是現在沒有,目前是放在組課時 *生命對話與諮商可以併行(丁丁:如果開二種多選一,對學員份量太重) 宇倫: *是否要用"諮商"這個詞,要留意 丁丁: *國外稱:助人工作者 鈴諭: *第一屆還不知道甚麼是實驗教育,第一屆的課程比較偏重在用哲學的方式來討論實驗教育,有蠻多學員回饋收穫很多,有打開視野;但後續的幾屆,有接觸學員們提到希望知道實務經驗,而不是只有講理論唱高調,有提到對於哲學方向,已不能滿足學員需求 鎮仰: *同儕諮商也不是真正的諮商,只是借用諮商這個詞 東玉: *有伙伴可以推薦合適的老師? *如果必修開放多項選擇(三選一、二選一),執行上如何執行需要再討論。 *學員自己組課連繫合適的老師? 趙五: *戶外教育有沒有機會成為師培的重要元素? *好奇體驗教育為什麼沒有放在師培內? *會刺激大家的想法、挑戰慣性,實驗教育是需要這樣的精神,覺得課程設計中應該要有一堂或二堂,刺激個人脫離舒適圈的活動。 *有危險性有急迫性的課程體驗,會讓人想到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鎮仰: *戶外體驗教育,體驗緊急狀況資源匱乏的狀況,可以刺激思考,是室內腦內激盪活動所無法提供的 芷君: *大學時代修過師培的學生,覺得理論性課程可以減少 *希望多一點經驗分享,尤其是教育現場可以如何實踐的部分 *目前有許多有實務經驗的老師以導師身份出現在課程裡,不是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去接觸的 *教育行政方面的經驗傳承,例如如何成立一個機構、團體,希望可以有手把手,如:如何填表格…的經驗分享 東玉補充:如何成立一個機構、團體的部分,6T有相關組課。 *因為必修已經太多,所以組課不一定有時間。時間的配比上是不是可以重新討論。 *知識性的課程可否請老師錄影,用非同步課程的方式進行。團體課的部分用來做實務性的課程。 東玉回饋:學員異質性太高,如何符合學員的需求,難度很高。 暐嵐: *目前基礎課程+協作+各前導課程約佔整體時數四分之一,帳面上組課、實習是花最多時數的(不過看起來大家剛剛都在討論必修課) *所有的必修、選修目前的規劃都是不衝堂,如果要再增加選修的可能性,可能會有課衝堂。 *因為每屆就是10個月的時間,跟大學不同,若衝堂就會造成錯過就是錯過的結果;或是部分課程,增加歷屆回頭修課的可能性。 丁丁: *待會要問奕瑋戶外體驗課程的邊界如何界定呢?爬山算不算呢?想要聚焦討論清楚 *要打開鄭老師和詹老師的課,再找2位前學員討論他們的課程,2位學員的角色是橋樑跟窗口,當屆學員還沒辦法思考這塊,因為正在當下,因此找前學員比較合適 *鄭老師和詹老師的課有沒有可能用錄影片,讓學員們可以看影片寫筆記,讓時間彈性可以出來 奕瑋: *與環境教育相似,探索教育也為戶外教育的另一個,源自於體驗教育。環境教育主要強調環境與人的互動,探索教育著重於滲透活動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但到探索,常需要有「冒險」這個要素,但「冒險」這個術語包含的層面很廣、簡言之,讓學員從事沒有從事過的事情,也可以定義為一個「冒險」的經驗 丁丁: *這個跟經驗有相關,有的人可能會覺得這不算冒險,但有的會覺得是,這要怎麼界定? 鈴諭: *目前的課程內容比較偏向靜態,一群人在不同的地方體驗,不一定要跟經驗相關,想請問奕瑋要強調的是體驗還是戶外? 暐嵐: *體驗教育的重點應該在「體驗」,例如政大的老師有開過課,需要不使用電子產品進行未知的探索,培養學生面對未知狀況的勇氣與行動力 *中心開過體驗教育工作坊,要如何在很人工的環境進行很考驗;後來決定著重在五感的體驗上;對於熟習文字的教師而言,要「體驗」更多非語言學習、感受的部分 *重點是讓被培育的人有新的體驗 *動起來這件事是好的,有更多動態的課程是好的 芷君: *幾個可以重新排列組合,考量比例的課程: 實驗教育理念、哲學與實務、生命對話、場域實習行動研究課程、場域實習協作課。 有沒有可能,部分課程放在共識營、跨界交流執行,例如:場域實習協作課、組課共學協作課、實踐計畫協作課 ,放在共識、跨界的考量是,經驗傳承,甚至實習地點可能就可以在老師、各界學員經營或正在工作的場域,在這個時間點執行,個人認為包含認識這個機構、了解實習的內容與執行面,甚至直接跟導師一起溝通簽名~一站式搞定XD 采邑: *這個好像很棒誒~協作課好像很可以 ,很有道理XDDDDD直接把煩惱的東西ㄧ次搞定~ 東玉:參與的學員就是想了解實驗教育,但實驗教育是多元的,每個領域都是重要的。所以我考慮的是什麼是一定要的,或是可以有什麼樣彈性?當屆伙伴的向心力 詹老師: *探索體驗課程是值得開發的新課程,但取決於能不能找到合適的老師 *在教育領域對體驗探索課程有一定的定義 *也可以加入的課程,邀請成功的實驗教育的派別或系統,來討論一下操作層面。過去比較偏重在個人生命的反思,比較少談到操作層面,比如說:kist如何操作?從理念到操作到跨校如何運作。 *過去比較偏重在個人素養能力的培養,一部分是群學或社群經營,未來可以往教學生態系的培育。 丁丁:目前制度上的設計無法吸引進階者加入,無法做到詹老師提到的生態系的建立 詹老師:感覺到目前的制度設計著重在培養好老師而不是培養好領導者 丁丁:目前體制內的設計,給老師跟給校長、主任是不同的培育,實驗教育體系有沒有可能發展出接納不同階段(初階、進階)的人 詹老師:再辦一個EMBA 丁丁:不同意,再辦一個EMBA這樣不能跟年輕人交流,而是要發展出一種樹幹上有樹枝,跨屆交流能力 詹老師:先從一門課開始,發展出丁丁說的那樣的系統 ===第四組:其他關鍵提問/(or人才方向、社群自我支撐、培力元素增減/議題大亂鬥)===
返回到
發展教育社群/設計更好的實驗教育工作者培力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