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發展教育社群/聯絡人聚會 的原始碼
←
發展教育社群/聯絡人聚會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發展教育社群]] #開會日期:2024/02/02 (五) #開會時間:19:00-21:00 #開會地點:線上 (https://meet.jit.si/dec) #主題:聯絡人聚會 #出席人員:丁丁、邱鬧、柏璋、思宇、林宇祥、黃薇芳 ====壹、前一天大家提出想做的事:==== =====《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 *鎮仰:實體讀書會@三重-《概念為本的探究實作》,未來希望可以辦研討論會,議題各領域。目前有12人參加,超過一半是政大實工歷屆夥伴。(2024,2/18 ,3/17, 4/21, 5/19 ,6/16 ) =====大陸的資訊滲透===== *郁璇:現在工作的地方是小草書屋:針對弱勢家庭的孩子(低收、更生人子女、新住民子女),現在的小孩遇到的狀況就是每個人都跳科目三、都在寫簡體字、吃辣條。我覺得中國的抖音呀,小紅書,真的到處都是。我沒有想到怎麼辦,但是覺得如果有一個網絡,我們會比較知道怎麼和小孩談。小紅書:大部分是上去看美妝穿搭,有些剪輯,有些資訊也不確定是不是真的。前陣子選舉,小孩就給我看一部影片,是說缽缽雞,柯柯p(就是要投柯文哲的意思)。就是希望可以有些媒體識讀的部分,讓我們可以有大人和小孩談話的方法。 *丁丁回應:請郁璇去談近未來數位公民裡小紅書的例子。小紅書是一個可以看見庶民生活智慧的平台,所以重點不是禁止某個資訊平台,而是讓有價值的資訊可以被看見。 =====待定向,弱勢青少年===== *醬子:想做的還是待定向,弱勢青少年的部分。有關於這部分只要大家有興趣都歡迎聊聊。2/26有待定向青少年的討論:和蕭老師、心理師一起分享。討論的是讀書之外,怎麼帶領孩子解決立即性的生存問題。 =====推進新課綱===== *鳥巢:我想要來做108課綱檢討與118課綱推進 (丁丁補充:現在法令已經可以提民版課綱) =====台中的自主學習===== *采邑:希望可以自今年成立體制外的共學(團體或機構),可以有真正實踐課程教學的團隊。以自主學習為主,看孩子對什麼有興趣,現在缺夥伴。有跟丁丁約 2/7 去台中和暖暖蛇,談有沒有合作的空間。 =====找人一起做人文社會領域的課程發展===== *玟怡:目前會想要可以找到人一起做人文社會領域的課程發展討論;以目前身生有的老師外,也會想要找其他的教育者一起 (可以和身生合作)最近期的話想要做數位公民 =====中學冥想社團 ,協助學生學習如何釋放壓力===== *莊麗薇(二梯):我前2天看新聞 ,澳洲的中學有類似冥想的社團 可以協助學生學習如何釋放壓力 我們的學校好像比較少這樣的社團 。現在多數都是才藝性社團,像冥想這樣的社團很少,呼應高關懷或許可以認識自我。 *麗芬:是不是也要跟學校輔導配合? *丁丁回應: **阿南達瑪迦公益基金會 **正念社團 =====特殊教育,「石牌角落」是課後共學團===== *面紙(六梯):比較關注特殊教育,「石牌角落」是課後共學團,國中小混零課後帶他們做一些活動。他們可能在課後班安親班找不到可以待的地方,像是過動等等。但高關懷因為有收入問題所以沒辦法參與這樣的特殊教育學團,而且高關懷學生的家長應該做這件事(找這種共學團)的機率比較低。 *面紙:「待定向青少年」,ipower有在做。給予他們平等的對待!是很重要的事情,跟對「特殊需求」學生是一樣重要的。現在的問題就是怎麼樣建構出被平等對待、有歸屬感、不再被針對的環境? *面紙:像是「也思協會」有成立實驗教育自學團,孩子大部分是家庭狀況,對於內部學生保護蠻重視所以不太清楚。但裡頭的孩子大多是高關懷學生給予他們諮詢和輔導,老師通常有諮商背景或去學習心理相關東西。陪孩子聊天和解惑。 =====建立台灣中部地區關係人口團體,陪伴孩子或青少年成長===== 所以選擇從年齡層低的國小生開始,帶著實驗教育的精神進入體制學校 *柏璋(四梯):在中部(大雲林平台)地區,做一個關係人口團體的建立:再回到雲林之後更加明確,柏璋目前在古坑華南社區發展協會服務,很多地方鄉村的協會都在做類似的事情,希望把大家集合起來,有更大的力量去推進。所以華南社區去年八月有成立一個新的品牌學田泉:整合大雲林地區,從山,海和平原結合起來的平台。 *關係人口的概念是,其實每個產業、地區需要相互連結,例如廚師在做菜,她需要農產品的來源,那誰幫他聯繫找到?這就是關係人口。所以我們現在協會做的事情,就是關係人口,把鄉村農村在做的事情,介紹給都會區。那都會區也會把他們的需求,轉達給鄉村。我接觸到很多上一代的人,他們都講說:「離開之後就不要再回來」。但這樣的概念就讓農村老化、鄉村不見、一級產業就消失。但是這讓我們循環網絡的很多部分開始消失,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這些部分開始消失,整個體系就會崩盤。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讓循環可以維持,才會需要一群人的力量。 *這跟我離開學校也有關係,因為在學校裡的教學,在學校這個場域本身沒有問題,但是一離開學校到社會,就都是問題。我的小孩也是用這種模式,就是沒有參與任何的實驗教育團體機構,我希望的是帶著實驗教育的精神,在體制內學習。因為在初等教育的階段,如果不是有非常高的特殊需求,其實可以在體制內初等教育獲得足夠的學習成長。我自己的經驗就是山野教育和戶外教育, *我會用童軍團的資源。其實童軍團是個很大的國際組織,但是過往他直接跟學校教育綁在一起,但大家不知道,其實不在學校,也可以參與童軍活動。我現在已經有三十幾年童軍團的經驗,也有相關的訓練。連結國際童軍,而不是被台灣過去童軍團的樣子框架著。雲林斗南去年有成立台灣第一所以童軍教育為主軸的實驗學校。但就像我剛剛講的,我現在在雲林斗六的湖山里,我們湖山里本身就有一間學校。我在進入學齡階段到高雄讀書,沒有在雲林接受教育,所以我覺得我沒有家鄉的記憶。所以我帶著孩子回到家鄉,就是希望在進入更專業的教育或出社會之前,孩子可以有家鄉的記憶。那這也跟我在做的關係人口有關係,成年後孩子如果想要離開家鄉沒有關係,可是如果他今天想回家鄉,孩子可以知道回來的路在哪裡。 *利用童軍團的資源,每年通過徵選後,就可以接受童軍團的國際資源,例如去不同國家參加大露營。而且童軍團有很多布章,布章代表的是你有很多能力,他不一定要通過紙筆測驗、也可以是實作或課程。有些部章層級很高,像我的童軍伙伴拿過英國總會的SDGs守護海洋布章。陪伴一個孩子二十年的時間,不是任何一個獨立的學校童軍團可以做到的,童軍運動是屬於青少年的,7歲至26歲。所以我們現在台灣在推的是社區童軍,我二十年前在高中及大學的童軍團,正是台灣童軍面臨轉型挑戰的時候,透過很多童軍伙伴的努力,台灣童軍現在有不一樣的樣貌,大學時我的學校有3位群長,我是學校團的群長,其他兩個是社區團的。所以我想要做的是用社區童軍,來做關係人口,但這不會是個遺世獨立的體系,要成為社會上的關係團體。 *鳥巢:我和(南投竹山)延正社區發展協會有聯繫。 *丁丁問:資源 是否有部會的資源?看我們申請的計畫。因為童軍總會只要去登記,就會有點像會員制。但假如我們要用其他民間組織的模式,其實都可以。部會的資源,我現在會申請文化局(地方)或是水保署的計畫,他只要符合我們團體的方向我都會去做,那我現在是要去找某種立案,或者我跟我們社區協會談,用他們手上的資源做這件事。有哪些資源可以運用,取決於我們有哪些夥伴。 *童軍團的資源,連結國際 *學校如何買單 這是為什麼我想到從童軍出發,從我們國家目前的教育理念,童軍會是一個連結點。我如果能協助某間學校的童軍社團,我就可以在學校裡做童軍社團的課程,帶進這樣的部分,然後如果孩子願意,他可以以後在校外後,繼續跟著我們這樣的活動。 *有沒有可能和台中的采邑有交集? *青年署,中區青據點。未來希望可以帶著培養出來的關係人口到國外去 =====邱鬧(三梯)===== *厭學者引路協會:在裡面不算很核心的成員。目前執行團隊主要有兩位,一位進現場直接服務,另一位算是間接(例如宣傳、倡議...),主要服務是陪伴經濟弱勢或處境不利的國高中階段厭學青少年,有機會慢慢踏上自學之路,找回自己的主體性,開創自己學習的路。我們在推的是,窮人自學/無窮自學or社區零元自學! *2023的某月開始至今現在是跟大同、萬華和中正區課後照顧據點(陪伴處境不利學生的社區單位)合作,蒐集和媒介一些潛在服務對象,例如裡面可能有已經開始厭學、不太想上學的青少年。協會工作者固定時間進駐現場,一對一或在團體裡和潛在對象聊聊或其他互動,試著從生活對話到興趣探索與學習的對話,最終目標是協助對方申請自學,(覓得一條自己學習的路)。 *目前實際操作的狀況,其他據點的潛在對象目前尚未有學生著手準備自學自學。部分學生動力低,部分學生的狀態反反覆覆,一度超想申請,但一度可能因著其他成人建議或其他因素而退縮。我個人推測可能是,自學,甚或自主學習,需要一些時間和空間醞釀。但現在厭學者的自學風氣,和之前魔豆不太一樣。 *魔豆的後面申請自學的學生,都是在,某一個學生申請自學後,可能感受到他的不太一樣,和彼此學習環境(體制內外)的落差,經過一些自我探索的時間之後,也陸續開始申請自學。可能是因為魔豆有常態的據點,所以很容易建立這個氛圍。協會在2/3在中山大同青少年服務中心有自學申請暨自學經驗分享會。 *2023年的嘗試是跟幾個友好據點合作,現在感覺是向外擴展,看其他青少年有沒有可能。活動的場域還是在中山大同青少年活動中心,滿多這附近的工作者幫忙轉發,有來什麼人還不確定。 昨天有開募款會議。當服務使用者非購買者,且我們大多的服務模式都還在實驗和探索中,協會如何有資源穩定運作,這是最近我們在面對的問題。 *丁丁問:魔豆要「復活」嗎? 現在是以「厭學者引路協會」的名義開,但不是每天,就是每週有兩個晚上,其他時候採預約制。方荷生里長是可以談的,目前像是我們以學會的名義申請,去申請場地。他們去免費借我們空間使用。 芸伍應該算核心成員。 =====黃薇芳(六梯):===== 在桃園申請自學團 *丁丁:如果我和采邑2/7去拜訪暖暖蛇,很有推進,那該場論壇就會請柏璋來做引言人,談中部地區的關係團體和童軍計畫。 =====丁丁拋磚:===== #整個 1~6 T社群的自我支撐 之前,流散率 >= 凝結力 丁丁有需要大家幫忙的地方,大家幫忙丁丁也很好 #終究需要: 我們之中有想要做成的事 這件事和別人協作會更容易辦到 #組一個「微社群」去推進它 #只要有三四個微社群,丁丁願意長期提供行政資源,去撐住這個網絡 #行政資源:讓對的人在對的時間點,去做出對的動作。使推進的時機不會因群龍無首或一盤散沙而錯過。 #常常就只是約開會、做紀錄、聯絡人或單位、催進度而已 #把想做的事,「招兵買馬」的傳訊,做的更結構化一點 #需要什麼樣的行政資源,可以由想推進倡議的微社群來提出。 #但丁丁不會出「牽頭」微社群的人才,這是「珍稀資源」,丁丁出不了。 #也可能大家還沒有什麼想做的事。那丁丁就謝謝大家這一段時間的協助,祝福大家。不必想太多。 #發展教育社群還剩下的論壇場次: #*2024.02.19~2024.02.25 #*2024.02.26:青春蛻變,陪伴同行,一梯的醬子預訂走了。 #*2024.03.04~2024.03.10 #*2024.03.11~2024.03.17:讓 90 位參與者,提出各種倡議微社群 #*2024.03.18~2024.03.24 #*2024.03.25~2024.03.31 #除了留一次討論今年的均優之外,其他都可以開放出來,支援大家想推進的「微社群」和倡議
返回到
發展教育社群/聯絡人聚會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