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小額募款核心文宣/振鐸/1版 的原始碼
←
小額募款核心文宣/振鐸/1版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小額募款核心文宣]] ==一、我們的角色== <div align="right">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ALPS/小額勸募/四道陣線.svg" width="500pt"/> </div> ==二、前十二個里程碑事件== 過去四十年,台灣教育共發生了十二次的里程碑事件,這些里程碑事件的選擇標準如下: # 由一或多個明確的事件構成 # 提供巨大的常民政治參與空間 # 改變了台灣教育的制度或生態 目前看來以下的里程碑事件,透過「走出戒嚴」「走向公共」「公共教育典範轉移」,配合台灣走向「多元社會」的總潮流,幫助台灣有序地進行當代適應。 我們期許本次的「自主學習公共化推動連線」能成為第十三座臺灣教育史上別具意義的里程碑 {{:台灣教育的里程碑事件/簡表一}} ==三、主要目標== 這一輪推動主要以小一到高三為範圍,並不包括學前教育與大學教育。 有三個主要目標: # 教育的自主學習公共化:推動自主學習公共化在實驗教育與體制學校落實。 # 促成青年世代團結:邀請更多年輕參與在中觀與宏觀層次上的教育系統變革。 # 復振台灣教育領域的常民政治:促發更多公民參與教育領域的社會運動,並找到永續發揮影響力的位置。 ==四、為什麼需要「自主學習公共化」== # 傳統的公共學校應試教育猶如飼料雞典範,教師餵養學生,實不足以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而自主學習則是土雞典範,學生主動覓食,有助於培養批判思維和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成為終身學習者。 # 另一方面,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公平。台灣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城鄉差距明顯,推廣自主學習,能使所有學生不論背景和地區,都能接觸到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實現教育機會均等。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不分家庭社經地位高低均能在較優的自主學習典範之下學習。 ==五、時機與優勢== # 由於少子化的趨勢,今日台灣中小學生每年單位成本翻了不止一倍,已達每生每年 20 萬,有足夠的經費進行高品質的教育革新。 # 實驗教育對自辦義務的正當性爭奪迫使教育當局必需支持自主學習:中華民國憲法第160條規定學齡兒童接受免費的基本教育,實驗教育家庭乃據此爭取自行支配教育經費之權(即因自辦義務教育而拿回部分義務教育成本)。教育當局反對此一「教育券」走向,但也明白不可能完全阻擋,所以透過對實驗教育中的自主學習進行補助是目前能夠接受的方案。 ==六、目前進展: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實驗教育補助要點== ==七、為什麼青年世代的團結需要我們的協助? == 隨著台灣教育社運的主力「解嚴世代」年華老去,台灣教育的常民政治發展開展發生青黃不接的現象。從微觀的角度看,青年的公共參與甚至比以前更為熱鬧。但是由於四點原因,當代青年總是不會往中觀與宏觀的方向發展(改變法律與制度): # 青年世代生計更為逼仄。解嚴世代成長於金融資本主義時代的早期,胡搞瞎搞日子總能過得下去;而青年世代成長時金融資本主義已趨成熟,並成為社會的主導力量,青年的勞動價值已追不上資產價格上漲,貧富落差更大。 # 青年世代一出生就什麼權就都有了。解嚴世代生長於警總年代,若不出來帶領改革社會及國會,會深陷白色恐怖,所以會更主動去推動各種倡議。青年世代已經坐享其成果因而缺少動能。 # 目前政治環境之下附隨政黨是更快更爽的捷徑 # 當代青年不能接受「成不成自有天命在」的脈絡處境。微觀的公共參與層次(如復育小麥)花時間一定會有成就,然而花時間改變國家的法律與制度,即使每一步都走對,也未必能達到成果。 ==八、為什麼要復振常民政治?== 常民政治的定義是由一不當官二不參選的普通百姓,建立起參與及監督公共政策的機制。背後的意識型態是:揚棄青天,國家是人民的國家。 常民政治的優點在於 # 較不容易「異化」,不當官不參選的普通人比起職業政客,更能堅持原來的理想。 # 常民政治的規則健康,倡議者必需勤於跟各方溝通建立影響力,其訴求因而被反復錘煉至缺點較少,。 # 珍惜經費與資源。 # 使用較多的非科層組織,較能適應變遷,參與者動機與動能較高。 過去在台灣走出戒嚴的過程中,培養出強大「常民政治」的傳統。其特性是職業政治與常民政治互補,政策往往由社運開創,政黨收割。 「十二個里程碑事件」皆如此。然而隨著「解嚴世代」的年華老去,台灣教育治理中的常民政治正在消亡中。 ==九、青年世代不再需要常民政治了嗎?剛好相反== 今天,台灣的青年世代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 全球暖化逐漸加劇,威脅我們的自然生態; # 金融資本主義導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多數青年生活逼仄困頓; # 生成式AI快速發展,正逐步取代傳統職位,使得青年的就業前景愈發暗淡。 # 對岸政權預備對台武力攻擊,本地青年目前擁有的政治權利與思想行動自由都可能在旦夕之間消失。 青年世代事實上比以前任何時候更需要團結一致,透過常民政治的參與來面對當前的挑戰,改善自己的處境。 ==十、
此頁面包含以下模板:
台灣教育的里程碑事件/簡表一
(
檢視原始碼
)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推動實驗教育要點/新增項目表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小額募款核心文宣/振鐸/1版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