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 台灣教育的下個十年––自主學習! 的原始碼
←
台灣教育的下個十年––自主學習!
跳轉到:
導覽
、
搜尋
根據以下的原因,您並無權限去做編輯這個頁面:
您剛才的請求只有這個使用者組的使用者才能使用:
使用者
你可以檢視並複製本頁面的原始碼。
[[分類:自主學習專題]] ==自主學習典範== <p style='font-size:18pt;font-family:標楷體;'>第一要訣:提高學習者的高度。</p> <div style='float:right;margin:0.5em 0 0.8em 1.4em;'><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不錯學群課程理念.png/480px-不錯學群課程理念.png' width=320 height=320 /></div> <br/><br/><br/>{{:自主學習下的學習定義}}<br/><br/><br/><br/>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a/ae/學習的基本內容BW.png' width=373 height=340 />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d/d5/教育新典範.png' width=320 height=152 /><br/><br/> <table align=center class=nicetable style='with:400pt'> <tr><th colspan=5 style='padding:15pt auto;'><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b/b8/課程演進五階段.png' width=633 height=50 /></th></tr> <tr> <td style='width:20%'>習近平時期<br/>台灣戒嚴體制<br/>統編課本</td> <td style='width:20%'>學科專家宰制課程<br/><span style='font-size:x-small'>高中課程是大學內容的簡化版<br/>國中課程是高中課程的縮小版</span></td> <td style='width:20%'>允許校定課程<br/>學校有課發會<br/>至少是學校選書</td> <td style='width:20%'>學校是<br/><span style='font-size:small'>「自主學習社群」的聯盟</span></td> <td style='width:20%'>學生自己打造學習<br/>適性揚才</td> </tr> </table> {{:跳至頁首}} ==必須「開門辦教育」(從網絡中學習)才能趕上學習需求成長== <div style='float:right'><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e/教育需求與供給剪刀差.png' width=182 height=200 /></div> 右圖有兩條斜率不同的發展曲線: :斜率較大的是家庭教育需求的成長線,每年增加 :斜率較小的是學校教育供給的成長線,也每年增加 越是社會變遷速度快,教育需求的成長也會跟著增大;教育供給雖然也與時俱增,但受限於政府的稅收增加無法太快,其增長的速度會追不上社會變遷下教育需求的成長速度。兩者的差距發展會宛如剪刀的上下兩刃,我們稱之為「剪刀差」。 解決這個問題,只要「開門辦教育」一個辦法。 #以資訊科技設置領域為例 #再以 108 課綱,須增加校定選修,並由 1.2 倍率出發,漸漸走向 1.5 倍率為例 #*量的問題,從蔣偉寧部長開始,即推動大學來幫高中開預科 #*如果再同時考慮質與量,非把社大橋接進來不可 #再以成功的教學,須整合課程與教學、輔導、社工、家庭教育四個系統的資源來說,須要走向「同村共養教育」 {{:跳至頁首}} ==兩種典範與不對稱性== {{:兩種不同的教育典範}} {{:跳至頁首}} ==飼料雞會死的很慘––從「當代適應」看兩種教育典範== <img src='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當代適應1.png' width=510 height=286 /> {{:跳至頁首}} ==長期的願景== <img src='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2/2d/教育橋接.svg/640px-教育橋接.svg.png' width=600 height=400 /> ==「自主學習典範」工具箱== 老天沒欠我們一個… ===奠基同村共養教育=== #提倡「同村共養」的價值觀 #催化老師、心理師、社工師、終身學習合作 #建構「里」的參與主體 #整合地方的:地理、生命記憶、生活功能、生涯發展資源 #論述「台灣就是在地」 #橋接課綱的社會探究與實作、科學探究與實作、微課程
此頁面包含以下模板:
兩種不同的教育典範
(
檢視原始碼
)
自主學習下的學習定義
(
檢視原始碼
)
跳至頁首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到
台灣教育的下個十年––自主學習!
。
導航
個人工具
登入
名字空間
頁面
討論
變換
檢視
閱讀
檢視原始碼
檢視歷史
動作
搜尋
導覽
首頁
近期變動
隨機頁面
使用說明
工具箱
連入頁面
相關頁面修訂記錄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