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空間技術通用名詞》: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新頁面: 分類:OST Open Space提案單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gogopublic/20240414WPND_OST/提案單' width='300' height='*' />)
 
(未顯示同用戶所作出之22次版本)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OST]]
 
[[分類:OST]]
 
+
===四個原則與雙腳法則===
Open Space提案單
+
'''四個原則:'''<br>
 +
#出席的人都是最適當的(Whoever comes is the right people.)<br>
 +
#不管發生什麼,都是當時只能發生的事(Whatever happens is the only thing that could have.)<br>
 +
#不管何時開始都是最適當的時間(Whenever it starts is the right time.)<br>
 +
#結束的時候就結束了(When it is over, it is over.)<br>
 +
<br>
 +
'''雙腳法則:'''<br>
 +
#「雙腳法則」(The Law of two feet):每一個人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你可以在某一個討論時段,參加這一時段中你有興趣的議題,在這個議題上,若你覺得沒有學到東西,或認為自己在這項議題上已沒有貢獻,就可以運用你的「雙腳」,很自由的到別組去討論,或暫時休息一下也可以。你可以隨時加入討論,有事情可以自由離開再回來。<br>
 +
#讓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發言,不再有演講者與聽眾的區別。<br>
 +
#隨時準備迎接驚喜的心,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也敞開心門,傾聽別人的想法。<br>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gogopublic/2024輸出物品檔案/雙腳法則.jpg' width='300' height='*' />
 +
<br><br>
 +
===現場道具===
 +
'''Open Space提案單'''<br>
 +
明確顯示及通知:<br>
 +
#各場地(例:當日有a,b,c三個空間同時進行倡議討論)<br>
 +
#各場地討論該倡議之時段<br>
 +
#供與會者張貼當日之倡議於空格中<br>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gogopublic/20240414WPND_OST/提案單' width='300' height='*'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gogopublic/20240414WPND_OST/提案單' width='300' height='*' />
 +
<br><br>
 +
'''倡議單'''<br>
 +
大小以利各與會者張貼討論之事項(視參與人數及議題使用全開or半開紙張)<br>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gogopublic/20240414WPND_OST/倡議單.jpeg' width='300' height='*' />
 +
<br><br>
 +
'''召集人小卡'''
 +
提醒該桌提出倡議者(協助組織者 ex:桌長):
 +
#預先約定召集會議(討論倡議)的時間
 +
#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有發言機會
 +
#找人做會議紀錄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gogopublic/20240414WPND_OST/召集人小卡.jpg' width='300' height='*' />
 +
<br><br>
 +
'''活動流程圖'''<br>
 +
明確標示當日整體流程<br>
 +
<img src='http://jendo.org/uploadFiles/gogopublic/20240414WPND_OST/活動流程海報.jpeg' width='300' height='*' />
 +
<br><br>
 +
===工作人員===
 +
'''主持人/活動發起人'''<br>
 +
秉持四大原則主持活動、提醒參與者時間、確定流程有無延誤、掌握現場狀況<br>
 +
<br>
 +
領導者(為此處我們的主持人/活動發起人)的主要職能不是做某些具體的事情,而是維持開放空間的氛圍。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涉及走動看看事情進展如何。當遇到困難時,重要的是不要接管,而是將責任推回給需要承擔的人。例如,不太可能有一兩個參與者會感到有些迷失,來找領導者希望被告知該做什麼。適當的回應是提問——“您想做什麼?”並保證做什麼都沒錯。也許某些人的獨特貢獻就是獨自坐在樹下思考。這種思考的結果可能會在以後的會議、晚間新聞中或六周後的公司會議中顯現。開放空間需要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責任。<br>
 +
<br><br>
 +
'''報到處人員(1~3名)'''<br>
 +
負責當日人員簽到點名、提供各項資訊(訂餐與否)等。
 +
<br><br>
 +
'''各桌召集人'''<br>
 +
#倡議者本身
 +
#協助角色,倡議者雖有關心之議題,仍有可能無妥善溝通與組職能力,此時於各桌協助的召集人能夠適時提供幫助並組織討論
 +
<br><br>

2024年6月25日 (二) 14:42的修訂版本

四個原則與雙腳法則

四個原則:

  1. 出席的人都是最適當的(Whoever comes is the right people.)
  2. 不管發生什麼,都是當時只能發生的事(Whatever happens is the only thing that could have.)
  3. 不管何時開始都是最適當的時間(Whenever it starts is the right time.)
  4. 結束的時候就結束了(When it is over, it is over.)


雙腳法則:

  1. 「雙腳法則」(The Law of two feet):每一個人為自己的學習負責,你可以在某一個討論時段,參加這一時段中你有興趣的議題,在這個議題上,若你覺得沒有學到東西,或認為自己在這項議題上已沒有貢獻,就可以運用你的「雙腳」,很自由的到別組去討論,或暫時休息一下也可以。你可以隨時加入討論,有事情可以自由離開再回來。
  2. 讓每位參與者都有機會發言,不再有演講者與聽眾的區別。
  3. 隨時準備迎接驚喜的心,勇敢的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也敞開心門,傾聽別人的想法。



現場道具

Open Space提案單
明確顯示及通知:

  1. 各場地(例:當日有a,b,c三個空間同時進行倡議討論)
  2. 各場地討論該倡議之時段
  3. 供與會者張貼當日之倡議於空格中



倡議單
大小以利各與會者張貼討論之事項(視參與人數及議題使用全開or半開紙張)


召集人小卡 提醒該桌提出倡議者(協助組織者 ex:桌長):

  1. 預先約定召集會議(討論倡議)的時間
  2. 讓每一位參與者都有發言機會
  3. 找人做會議紀錄



活動流程圖
明確標示當日整體流程


工作人員

主持人/活動發起人
秉持四大原則主持活動、提醒參與者時間、確定流程有無延誤、掌握現場狀況

領導者(為此處我們的主持人/活動發起人)的主要職能不是做某些具體的事情,而是維持開放空間的氛圍。在大多數情況下,這只涉及走動看看事情進展如何。當遇到困難時,重要的是不要接管,而是將責任推回給需要承擔的人。例如,不太可能有一兩個參與者會感到有些迷失,來找領導者希望被告知該做什麼。適當的回應是提問——“您想做什麼?”並保證做什麼都沒錯。也許某些人的獨特貢獻就是獨自坐在樹下思考。這種思考的結果可能會在以後的會議、晚間新聞中或六周後的公司會議中顯現。開放空間需要真正的自由和真正的責任。


報到處人員(1~3名)
負責當日人員簽到點名、提供各項資訊(訂餐與否)等。

各桌召集人

  1. 倡議者本身
  2. 協助角色,倡議者雖有關心之議題,仍有可能無妥善溝通與組職能力,此時於各桌協助的召集人能夠適時提供幫助並組織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