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培力的七大階段: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未顯示2位用戶所作出之7次版本)
第 6 行: 第 6 行:
 
#*#培力特點
 
#*#培力特點
 
#*#*學員需要負擔的時間與金錢
 
#*#*學員需要負擔的時間與金錢
#*#價值觀——公共性
+
#*#價值觀
 +
#*#*相信「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背後是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能力:去調動身邊可用的資源,以解決他所面臨的任何問題」。
 
#*#*共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共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營利不以機密性與授權金為基礎:苦力模式優先為印鈔機模式。
+
#*#*剛好比最好更好。
 
#*#*公平分擔,平等書寫。
 
#*#*公平分擔,平等書寫。
 +
#*#*營利不以機密性與授權金為基礎:苦力模式優先為印鈔機模式。
 
#*#*謹慎面對名利。  
 
#*#*謹慎面對名利。  
 
#*進行「自我診斷+雙向選擇」,目標有兩個:
 
#*進行「自我診斷+雙向選擇」,目標有兩個:
 
#*#新成員自我診斷其需求和風格否適合加入海星培力,以降低新成員因誤解而浪費自己時間、金錢風險。
 
#*#新成員自我診斷其需求和風格否適合加入海星培力,以降低新成員因誤解而浪費自己時間、金錢風險。
 
#*#新成員和原有成員之間進行雙向討論,增進相互了解與默契。
 
#*#新成員和原有成員之間進行雙向討論,增進相互了解與默契。
#共識營(第一次為 2019.7.20~21)——讓學員「自組織」並建立治理架構,以俾決定:
+
#共識營——讓學員「自組織」並建立治理架構,以俾決定:
 
#*組課共學簡則與場域修練簡則
 
#*組課共學簡則與場域修練簡則
#*共同必修課:鼓勵要有能提供「同屆成員大量互動」的討論課。
 
#*共同選修課:其中「海星增殖計劃」一定要成課。
 
#*共同服務課:如「組課共學協作」,不一定要成課。
 
 
#*定期會議的日期與決議有效額數。
 
#*定期會議的日期與決議有效額數。
 
#組課共學
 
#組課共學
#*18小時為一學分。
+
#*18小時為一學分。<font color='red'>每門組課,以0.5學分為單位,可以非整數學分開課。</font>
 
#*參與並完成「海星增殖」為一學分。要「完成」而不是「成功」。
 
#*參與並完成「海星增殖」為一學分。要「完成」而不是「成功」。
#*自每梯次共識營開始,達成以下要件者為成熟海星:
+
#*自<font color='red'>簡易面談日期</font>開始,達成以下要件者為成熟海星:
#*#兩年內修畢 5 學分,以維持一定的學習強度與密度。
+
#*#兩年內修畢 5 學分,以維持一定的學習強度與密度。<font color='red'>於小海星變成成熟海星的階段,必要時能將培力時程延長到三年</font>。
 
#*#發起組課(擔任課主)超過兩學分。
 
#*#發起組課(擔任課主)超過兩學分。
 
#*#完成場域修練。
 
#*#完成場域修練。
 
#*#完成成果發表。
 
#*#完成成果發表。
#*建議的組課的標準模式為:36小時+36小時+18小時,總共90小時。
 
 
#*每門組課有惟一 ID ,形成自己的線上記帳介面,而且必須記帳。
 
#*每門組課有惟一 ID ,形成自己的線上記帳介面,而且必須記帳。
 
#*每門的組課的收支,以「自給自足,公平分擔」為原則。
 
#*每門的組課的收支,以「自給自足,公平分擔」為原則。
 
#*每個人在記帳系統中都有個人收支的辨識欄位。
 
#*每個人在記帳系統中都有個人收支的辨識欄位。
 
#*漸漸讓海星「記帳服務」成為「跨校選修/記帳服務」的「子集」。
 
#*漸漸讓海星「記帳服務」成為「跨校選修/記帳服務」的「子集」。
#*每門組課至少三人可以成課,可收外修生,須要兩位課主(組課發起人),其中一位必須是海星一期的成員
+
#*每門組課至少三人可以成課,可收外修生,須要兩位課主(組課發起人),其中一位必須是海星一期的成員。<font color='red'>組課成功且開課後,如課主退出或學員退選,導致低於成課門檻,組課如仍依組課文件規範完成,學分不應因此失效。</font>
 
#場域修練:
 
#場域修練:
#*與組課共學目同步進行
+
#*與組課共學同步進行
#*小時數下限待定
+
#*滿<font color='red'> 120</font> 小時數
 
#*場域含:
 
#*場域含:
#*#治理會議通過的各項教育社運倡議
+
#*#治理會議通過的各項教育社運倡議。
#*#「三法」或「籌備中」或「具實驗教育精神」的學校、機構或團體
+
#*#「<font color='red'>台灣實驗教育三法</font>」或「<font color='red'>具教育實驗精神</font>」,「籌備中」或「運行中」的學校、機構或團體。
#*#「教學經驗三年以上之達人」
+
#*#「教學經驗三年以上之達人」。
#*#「其他學員之公開觀課議課」
+
#*#「其他學員之公開觀課議課」。
 
#組課典藏與學習履歷完成
 
#組課典藏與學習履歷完成
 
#*對組課與學習歷程進行準永久性保存:硬體/軟體/資料三者分離,資料定期自動備份,定期異地備份
 
#*對組課與學習歷程進行準永久性保存:硬體/軟體/資料三者分離,資料定期自動備份,定期異地備份

2021年8月18日 (三) 15:10的最新修訂版本

  1. 簡易面談的作用:
    • 向報名者說明本社群與年度計畫:
      1. 培力七階段
      2. 社群傳統
      3. 培力特點
        • 學員需要負擔的時間與金錢
      4. 價值觀
        • 相信「每個『普通人』都能透過合作,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背後是相信「每個人天生都有能力:去調動身邊可用的資源,以解決他所面臨的任何問題」。
        • 共享: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剛好比最好更好。
        • 公平分擔,平等書寫。
        • 營利不以機密性與授權金為基礎:苦力模式優先為印鈔機模式。
        • 謹慎面對名利。
    • 進行「自我診斷+雙向選擇」,目標有兩個:
      1. 新成員自我診斷其需求和風格否適合加入海星培力,以降低新成員因誤解而浪費自己時間、金錢風險。
      2. 新成員和原有成員之間進行雙向討論,增進相互了解與默契。
  2. 共識營——讓學員「自組織」並建立治理架構,以俾決定:
    • 組課共學簡則與場域修練簡則
    • 定期會議的日期與決議有效額數。
  3. 組課共學
    • 18小時為一學分。每門組課,以0.5學分為單位,可以非整數學分開課。
    • 參與並完成「海星增殖」為一學分。要「完成」而不是「成功」。
    • 簡易面談日期開始,達成以下要件者為成熟海星:
      1. 兩年內修畢 5 學分,以維持一定的學習強度與密度。於小海星變成成熟海星的階段,必要時能將培力時程延長到三年
      2. 發起組課(擔任課主)超過兩學分。
      3. 完成場域修練。
      4. 完成成果發表。
    • 每門組課有惟一 ID ,形成自己的線上記帳介面,而且必須記帳。
    • 每門的組課的收支,以「自給自足,公平分擔」為原則。
    • 每個人在記帳系統中都有個人收支的辨識欄位。
    • 漸漸讓海星「記帳服務」成為「跨校選修/記帳服務」的「子集」。
    • 每門組課至少三人可以成課,可收外修生,須要兩位課主(組課發起人),其中一位必須是海星一期的成員。組課成功且開課後,如課主退出或學員退選,導致低於成課門檻,組課如仍依組課文件規範完成,學分不應因此失效。
  4. 場域修練:
    • 與組課共學同步進行
    • 滿 120 小時數
    • 場域含:
      1. 治理會議通過的各項教育社運倡議。
      2. 台灣實驗教育三法」或「具教育實驗精神」,「籌備中」或「運行中」的學校、機構或團體。
      3. 「教學經驗三年以上之達人」。
      4. 「其他學員之公開觀課議課」。
  5. 組課典藏與學習履歷完成
    • 對組課與學習歷程進行準永久性保存:硬體/軟體/資料三者分離,資料定期自動備份,定期異地備份
    • 對「學習大規模重新洗牌」進行當代適應
    • 與部分社大合作融通學習認證
    • 讓學習垂直發展:小海星、成熟海星(一級教育自造者)、精熟海星(二級教育自造者)、裁判海星(三級教育自造者)
    • 讓學習水平發展:學分標籤,初期標籤數小於組課總數。
  6. 成果發表
    • 培養社群成員日後帶領或指導同學辦理「成果發表」的能力。
    • 反思並整理組課共學與場域修練的學習進益。
    • 維持社群培力的水準。
  7. 海星增殖
    • 讓社群培力能生生不息。
    • 為實驗教育、社區大學、學前教育、教師進修的新典範發展提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