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額募款核心文宣/振鐸/1版: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第 19 行: | 第 19 行: | ||
# 促成青年世代團結:邀請更多年輕參與在中觀與宏觀層次上的教育系統變革。 | # 促成青年世代團結:邀請更多年輕參與在中觀與宏觀層次上的教育系統變革。 | ||
# 復振台灣教育領域的常民政治:促發更多公民參與教育領域的社會運動,並找到永續發揮影響力的位置。 | # 復振台灣教育領域的常民政治:促發更多公民參與教育領域的社會運動,並找到永續發揮影響力的位置。 | ||
+ | |||
+ | ==四、為什麼需要「自主學習公共化」== | ||
+ | # 傳統的公共學校應試教育猶如飼料雞典範,教師餵養學生,實不足以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而自主學習則是土雞典範,學生主動覓食,有助於培養批判思維和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成為終身學習者。 | ||
+ | # 另一方面,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公平。台灣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城鄉差距明顯,推廣自主學習,能使所有學生不論背景和地區,都能接觸到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實現教育機會均等。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不分家庭社經地位高低均能在較優的自主學習典範之下學習。 |
2024年9月28日 (六) 19:42的修訂版本
一、我們的角色
二、前十二個里程碑事件
過去四十年,台灣教育共發生了十二次的里程碑事件,這些里程碑事件的選擇標準如下:
- 由一或多個明確的事件構成
- 提供巨大的常民政治參與空間
- 改變了台灣教育的制度或生態
目前看來以下的里程碑事件,透過「走出戒嚴」「走向公共」「公共教育典範轉移」,配合台灣走向「多元社會」的總潮流,幫助台灣有序地進行當代適應。 我們期許本次的「自主學習公共化推動連線」能成為第十三座臺灣教育史上別具意義的里程碑
事件 | 年份 | 影響 | |
---|---|---|---|
1 | 大學法修法 | 1987~1994 |
1.大學自治,校長遴選 |
2 | 四一○遊行 | 1994 |
1. 促成政府成立行政院教改會 |
3 | 行政院教 育改革審 議委員會 | 1994~1996 |
1. 使教育改革成為官方立場 |
4 | 家長會 法治化 | 1989~1994 |
1.之後台灣各級家長團體紛紛成立 |
5 | 師資改革 | 1989~1995 1995~1999 |
1.公教分途 |
6 | 社大成立 並發展 | 1998~ |
1.普及平價的終身學習 |
7 | 課程改革I | 1993~1999 |
1.結束統編本教科書 |
8 | 教育基本法 | 1994~1999 |
1.開啟 2014 年實驗教育三法立法 |
9 | 教育經費編 列與管理法 | 1997~2000 |
1.教育經費平均每4.4年將增加約1000億 |
10 | 九年一貫課程 (課程改革Ⅱ) | 1998~2004 2004~2018 |
1.與傳統師培的各學科掌門人結仇 |
11 | 十二年國教 | 2009~2014~ |
1.國庫每年支付 200 億反轉高中生家庭 |
12 | 實驗教育 三法立法 | 2012~2014~ |
1.人民可以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 |
三、主要目標
這一輪推動主要以小一到高三為範圍,並不包括學前教育與大學教育。 有三個主要目標:
- 教育的自主學習公共化:推動自主學習公共化在實驗教育與體制學校落實。
- 促成青年世代團結:邀請更多年輕參與在中觀與宏觀層次上的教育系統變革。
- 復振台灣教育領域的常民政治:促發更多公民參與教育領域的社會運動,並找到永續發揮影響力的位置。
四、為什麼需要「自主學習公共化」
- 傳統的公共學校應試教育猶如飼料雞典範,教師餵養學生,實不足以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而自主學習則是土雞典範,學生主動覓食,有助於培養批判思維和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成為終身學習者。
- 另一方面,自主學習公共化的目的在於促進社會公平。台灣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城鄉差距明顯,推廣自主學習,能使所有學生不論背景和地區,都能接觸到多元化的學習資源,實現教育機會均等。我們希望每一個孩子,不分家庭社經地位高低均能在較優的自主學習典範之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