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黃鈴諭: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第 1 行: | 第 1 行: | ||
+ | ==簡易面談== | ||
+ | *第一版: | ||
==組課共學簡則== | ==組課共學簡則== | ||
==組課說明== | ==組課說明== |
2021年7月19日 (一) 09:59的修訂版本
目錄
簡易面談
- 第一版:
組課共學簡則
組課說明
基本規定
- 每門組課至少3人可以成課。
- 需要2位組課發起人(課主),其中一位必須是本期的學員。
- 組課須公布於跨校選修系統urclass.net,可收外修生。
- 18小時為一學分。
- 參與並完成「海星增殖」為一學分,不論是否成功增加一期海星群學。
- 成員需於共識營兩年內修畢至少五學分,並至少擔任兩個學分以上的課主。
- 建議的組課標準模式為:36小時+36小時+18小時,至少 90 小時。
組課費用與計算方式
- 每門的組課的收支,以「自給自足,公平分擔」為原則。
- 組課必須記帳,每門組課有惟一 ID ,形成該門組課自己的線上記帳介面。
- 每個人在記帳系統中都有個人收支的辨識欄位。
- 每門組課收入大於支出不得逾支出之 10% 。形成之結餘,一半歸於課主,一半納入公積金。
組課程序
- 尋找搭檔課主討論課程名稱與進行方式。
- 在跨校選修系統urclass.net開設課程。
- 實施組課共學。
- 記錄歷次上課學習情形。
- 進行學習評量。
- 協助完成組課典藏。
學習歷程與組課典藏
- 課主暨共學修課成員應完成組課典藏。
- 內容包含:
- 各項課程欄位內容之詳實登錄。
- 通過名單。
- 各項學習資源實體檔案或連結。
- 組課發起者對課程的反思、檢討與建議。
- 修課者對課程之評述。
- 課程學習評量最晚應於課程結束後一個月內完成。
- 最晚於課程結束後二個月內上傳到educationmaker.net。
學習資源共享平台
- 參與海星培力成員於簡易面談時徵得組課學習資源以CC 3.0公開授權條款釋出。
- 第二位組課發起者為外修生時,於組課發起階段時,以文字形式徵得組課學習資源以CC 3.0公開授權條款釋出。
- 修課者為外修生,於平台開課時註明以CC 3.0公開授權條款釋出,並於第一堂時由課主提醒之。
完成教育自造者培力(簡稱:海星培力)認證
自每期共識營開始,達成以下要件者為成熟海星:
- 兩年內修畢至少五學分,以維持一定的學習強度與密度。
- 發起組課(擔任課主)超過兩學分。
- 完成場域修練。
- 完成成果發表。
場域修練
修練場域與互動對象
- 治理會議通過的各項教育社運倡議。由教育社運倡議者帶領。
- 「三法」或「具實驗教育精神」,「籌備中」或「運行中」的學校、機構或團體。由學校或機構指定人帶領。
- 跟隨「教學經驗三年以上之達人,從事教育實務探究」。由達人帶領。
- 參與「其他學員之公開觀課及議課」。由受課學生單位負責人指定人帶領。或由成熟海星以上之社群成員帶領。
場域修練之方式
- 自共識營起算2年內,學員應進行至少144小時之場域修練。
- 修練內容由學員與帶領人討論決定。
- 場域修練旨在學員之教育實務浸潤,避免個人單獨進行或僅進行文獻閱讀及反思。
- 學員應自訂主題完成四份「場域修練日誌」,每份「場域修練日誌」至少應包含與該主題相關之「場域修練描述」與「場域修練反思」。
- 請於場域修練結束後一個月內,將場域修練圖解與心得上傳至educationmaker.net。
場域修練致謝與致敬
- 場域修練以不發生支出為原則。
- 若需要費用,方能促成場域修練之完成。其費用由公積金支出,每位學員每期培力之場域修練費用上限以2000元為度,超出時由學員自行負擔。
- 場域修練之時數認列,應獲帶領者認同。
- 同學應感謝帶領者之付出與陪伴,切忌引起不利日後同學場域修練之爭端。
完成修練條件
- 修練總時數至少 144 小時。
- 線上填寫成場域修練日期表,其欄位為:第幾次、日期、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內容、帶領者,其印出版本應提供帶領者簽名位置,及帶領者自願提供意見之空間。
- 完成場域修練日誌四篇。
- 以圖解表達的場域修練脈絡與架構(或心智圖)1份。
- 場域修練心得1篇。
- 完成場域修練場域帶領者,安排之各項任務與指定作業。
成果發表
辦理方式
- 可融入各種既有研討會或聚會活動舉辦;也可以單獨舉辦。
- 可由一位學員自行辦理;也可以聯合數位學員共同辦理。
- 每一個發表計畫,須與「成熟海星」以上之社群成員討論過,並獲得其建議。
- 應與發表學員之組課共學與場域修練內容有密切關係,但未必要涵蓋全體發表學員的全部組課共學與場域修練之內容。
- 可以辦理「線上成果發表」,但須有 100 人次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