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國防教育探索/邀請函/推動小組歷次活動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4年6月7日 (五) 15:52由譚翰駿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一修訂→ (差異)
跳轉到: 導覽搜尋


1.參訪國家太空中心

  • 時間:2023.6.8(四) 13:30~15:30
  • 活動報名人數:40人
  • 活動簡介:低軌衛星的重要性

 

 

2.人文初級軍事訓練

  • 時間:2023.7.6(四)~7.7(五)
  • 活動簡介:以空氣槍射擊為主

 

 

 

 

3.均優學習論壇 - 全民國防會議

  • 時間:2023.7.29(六)
  • 與會者:黑熊學院小梟老師、丁志仁、任懷鳴、周樂生、許武龍、洪榮良、楊雨青。

http://quality-learning.net/wiki1341/index.php?title=2023論壇/發展全民國防教育

 

4.人文民防基礎營

  • 時間:2023.8.12(六)
  • 活動簡介:
    • 戰爭概念:周樂生
    • 資訊戰:沈伯洋
    • 衛生與基礎救護
    • 空氣槍射擊


 

 

5.民防基礎營

  • 時間:2023.8.20(日) 13:30~18:00
  • 活動簡介:
    1. 黑熊學院+全民國防教育推動小組 新北市教育局校安室+振鐸學會+新莊高中+新莊社大
    2. 下午場A(13:00報到)參與人數:30人
      • 衛生與基礎救護:緊急救護概念、傷勢判斷、包紮搬運等實作練習
      • 黑熊學院講師+助教
    3. 下午場B(15:40報到)參與人數:30~40人
      • 防災避難規劃:避難物資、家庭安全計畫準備等討論工作坊
      • 黑熊學院講師


作為全民終身教育與公民教育的一環,社區大學提供學員與社區民眾接觸與學習全民國防教育議題的平台,連結全民國防團體資源推廣與宣傳。

2023.8.20(日) 邀請黑熊學院講師來校,進行衛生與基礎救護課程與防災避難規畫課程,了解戰爭與災害發生之際如何反應、自救與救人。

 

2024.01.06(六) 邀請台灣民團協會參與本校學習博覽會,擺設攤位進行全民國防議題宣傳。

 

6.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圓桌會議

  • 2023.10.14(六) 14:00~17:30 於「慢慢bistro」舉辦 【推進全民國防教育–圓桌會議】
  • 參與對象:高中以上各級學校師生及各界人士
  • 活動簡介:
    1. 參加團體:
      1. 「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丁志仁(聯盟執祕)、任懷鳴(小組召集人)、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李澤林、游士賢
      2. 黑熊學院:何澄輝(執行長)、林大正(課發專員)
      3. 鐵杉民防協會:陳宏旭(總監)
      4. 沃草:蕭長展(民防專案經理、沃草《公民行動指南》主編)
      5. 台灣民團協會:陳榮彬(常務理事)、賈伯楷(常務理事)、吳時暢(理事)
      6. 壯闊臺灣聯盟:蘇之涵(政策與倡議專員)
      7. 數位外交協會:郭家佑(理事長)
    2. 議題:
      議題1:民間團體可以如何合作,以增強民間推動「全民國防教育」的能力?
      議題2:對於「改善台灣的全民國防教育」,有何政策訴求?
      議題3:如何突破同溫層,使更多台灣民眾具備「備戰方能止戰」的共識?


7.全民國防教育向前走『線上論壇』

8.全民國防教育探索0414 OST

  • 時間:2024.04.14(日)
  • 參與對象:各界人士
  • 活動簡介:
    1. 參加團體:
      1. 「全民國防教育」小組:丁志仁(聯盟執祕)、任懷鳴(小組召集人)、洪榮良、周樂生、楊雨青、度昀奇、林芸伍、譚翰駿
      2. 數位外交協會中心:朱悅寧
      3. 沃草:陳俊宇
      4. 黑熊學院課發專員:林大正
      5. 林月琴辦公室主任:曾友嶸
      6. 台灣民團協會:謝建民
      7. 沈伯洋委員辦公室:蔡承婷
  • 全場次 OST 議題一覽:
      1. 教育部應編足「全民國防教育經費」
      2. 全民國防教育小白(地方媽媽)可以發揮的功能與角色
      3. 政府各部門應實質提供資源與給社區大學等終身學習機構,辦理成人的全民國防教育課程
      4. 教育部應協力民間進行學校全民國防相關課程施教意願調查
      5. 全民國防教育課程構面規畫與內容討論
      6. 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定期自主的民防訓練,如何找出「地方」有志之士開展民間防衛
      7. 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全民國防教育的方式
      8. 強化台灣的電網靭性
      9. 加快台灣低軌衛星布署
      10. 裝備活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