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教育自造者培力計畫/補助申請
出自福留子孫
目錄
依據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國民教育課程及教學事項要點
目的
一、建立並發展教育工作者的」自主學習」及「能帶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之教師培力系統
二、建立新的「學習典範」取代原有的「教學典範」。實踐「教育自造者」精神,即每個人都有機會動手打造符合自己需求的教育。
活動對象:
- 年滿25歲。
- 對自我培力有興趣,期待成為自主學習的帶領老師。
計畫特色
一、教育自造者培力社群特色和意義
- 學習典範轉移:從過去教學內容多以「專家和學者」制定的國家課綱決定學習內容和方式,轉移成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多元適性學習內容。
- 「自我培力」—不是別人培力你,而是你培力自己。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動用身邊的資源解決所面對的問題。
- 組課共學:以學習者為中心,依成員自我需求組織符合自己需求的學習組合。組課共學三要素:
- 讓學員自己決定想學什麼?
- 找到有共同學習需求的夥伴。
- 找到學習的資源。
- 去中心化的自組織架構:以組課為單位的自治,學員共同管理該組課的行政、財務等等。
- 老師和學生的不對稱性降低:老師是資深學習者,學生是資淺學習者,兩者間的不對稱性並不大
- 計劃以協助社群成員共同成長為首要目的,不以營利為目的。計畫中的資源向全體成員開放,計畫的學習成果公開展示給社會大眾。不以計劃中課程的機密性和授權方式作為營利手段。
- 平價的金錢負荷——公基金每人 NT3,000,於計畫開始時預先向社群成員收取,用作共識營及組課等支出。90小時的組課約 NT7,650 。
- 是群學不只是自學——要組織小小的「學習公社」,在學習、經濟、生活三方面協作。學習上的協作,例如協助彼此建立組課,共享學習資源,成為學習的夥伴;經濟上的協作,每門組課單獨成立一個記帳ID,參與該門組課的成員共同記帳和維護;生活上的協作,成員共同尊重和協調彼此的生活和社群之間的平衡。
二、社群的角色和意義
受培力成員完成了培訓計畫後,即是社群所認證的「成熟海星」,成為社群成員之一。隨著計劃一屆一屆的開辦,社群成員也會日漸增加,意味著將有更多人了解教育自造者的精神,受過自主學習模式的教師培力和有能力帶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就像海星一樣生生不息,社群可以提供資源和經驗支撐更多教育工作者進行新典範的學習模式,教育自造者計畫未來可以不受特定地區和時間限制,只要有成熟海星帶領,和遵循七大階段實施即可開始計畫。
工作執行項目與期程規劃
一、修業期間
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合計二年。
二、期程規劃
- 共識營:2020.08.15~2020.08.16
- 組課共學:2020.09.01~2022.08.31,學員彈性決定組課共學時間,合計90小時。
- 場域修練:2020.09.01~2022.08.31,學員自主協調,實作時間合計 144 小時。
- 成果發表:2022.08.31前
預期效益
一、培養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二、為實驗教育、學前教育、社區大學、體制教師進修提供自主培力的平台
隨著學前教育準公共化,各個縣市百花齊放的實驗學校、機構辦學、團體辦學等等,這些教育機構的師資缺額也隨著增加,而隨著全世界的教育改革浪潮席捲而來,除了課綱上的改革之外,也急需著眼教師培力的改革。只關注課綱改革的教育革新是遠遠不夠的,唯有將師資培力也納進改變之中,教育生態系才有機會從根本上翻轉。能夠將具有前瞻性和創新性的教育理念帶入現場,進而改變教育結構的非第一線教師莫屬,因此在劃時代的108課綱出現之後,教育改革的下一步即是思考如何讓老師們也跟上改變的腳步,讓老師們準備好迎接時代的巨變,培養老師從過去的思維和教學方式中解放,進而擁有成為未來教育工作者的能力。
成果檢核
- 一、簡易面談的基本內容一份。
- 二、共識營手冊一本。
- 三、組課共學典藏每門一份,預計兩年內會有十五份以上。
- 四、場域修煉的日誌每人
- 五、成果發表計畫
- 六、海星增殖計畫
- 七、成效檢討報告
經費編列說明
- 經費總額:500,000元/年
申請國教署補助:150,000元/年
自籌款:350,000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