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培力/論述與實踐/黃鈴諭
出自福留子孫
目錄
建構論與自我學習
建構論
「建構論」三原則
- 一、主動原則:知識由認知主體主動建造而成。
- 二、適應原則:認知的功能是用來組織經驗世界的。
- 三、知識的成長是透過「同化」、「調適」、及「反思性抽取」等歷程,逐漸發展而成,後續知識必須植基於先備知識,且受限於先備知識。
- 知識的建構不是一個絕對自由的歷程。而是一個受束縛(constrained)的創造歷程。
- 可能的束縛有三:
- 第一、認知主體的先天機制(例如人的生物基礎)
- 第二、認知主體所欲認識的環境
- 第三、知識領域的內在既有結構與基礎
請分享一段你的學習經驗(從小到大的某一段學習經驗),並說明這段經驗如何呼應主動原則、適應原則及/或發展原則,因而頗能代表你的自主學習經驗!
建構論取向的教學
建構論取向的教學雖然發展出一些教學模式,但並無固定不變的教學模式;
整理建構論取向的教學特色如下:
- 教學活動的核心是一個「問題-解決」的歷程。
- 教師的主要角色在於「布題」而非「解題」。
- 尊重學生的另類觀點與解題的多元性。
- 不同的學生對相同的問題,會有不同的思考過程。
- 不同的問題解決策略,反應其認知發展階段的差異。
- 過程中學習如何表達自己的思考方式、解說自己的解題過程、比較同儕間不同的解題策略
- 制式解題或專家解題方式不可強加給學生。
- 社會互動與合作學習受到鼓勵。
建構式的參觀教學
建構式的參觀教學基本上是一種「引導式的發現教學法」而非「純發現式的教學法」,其要點包括:
- 必須選定參觀的焦點、主題、或角度,不能走馬看花、隨便參觀。
- 參觀者(學生)必須預備好所需的背景知識,不能空著腦袋去參觀。
- 教學最好設計有問題單、作業單、或提示單,不能讓學生不知從何下手。
- 參觀前不能給學生答案,參觀後應透過討論、綜合、歸納、假設─驗證的歷程讓學生發現答案。
認知學派與建構論
認知心理學不是一個單一的理論,而是一個極其多元的領域,而且隨著時間的發展,理論、方法及哲學也在修改。針對比較後期的觀點,歸納出以下教學原則:
一、先備知識的關鍵性
正確的先備知識是促進學習的必要條件
- (一)先備知識、基模( schema ) 、前導組體( advance organizer )。
- (二)學生在進入教室之時,從來都不是空著腦袋的,他 / 她們對自然界、社會、人文界、本身、週遭環境已具有許多直觀的看法。
- (三)錯誤的先備知識,「錯誤概念」 ( misconception ),是阻礙學習的充分條件。
- (四)想要改變一個錯誤概念時,並不是提供一個正確概念就可以達成的。
要改變一個具有抗拒性的錯誤概念,教學歷程中必須用到下列策略:
- 用反例挑戰學生既有的錯誤概念。
- 用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方式,誘使學生從錯誤中導出矛盾的結論。
- 提供學生充分理由,以便了解為什麼概念錯誤。
- 嚐試以替代概念來解釋學生既有概念所遭遇的反例、矛盾及困難。
二、學習是一個主動認知涉入 ( cognitive involvement ) 的歷程
認知心理學有一個中心假設是:
- 個體透過其既有的認知結構來主動解釋環境。
- 「認知結構」是透過適應環境的歷程發展出來的 。
- 「主動」指的是,認知主體主動將環境或刺激意義化與結構化。
學習是一個將刺激或材料意義化的歷程,而意義的產生則是來自於個體主動的產生和賦予。
另外需要留意的是,
- 主動原則與先備知識有很深的關係。當學生先備知識不夠時,根本無法發現隱藏的規則。
- 促進主動認知涉入的最主要方法是使材料意義化。材料意義化的方式有:
材料具體化 ( 如蒙特梭利教材 )、
動態化 ( 如電腦遊戲 )、
影像化 ( 如以圖片幫助記憶 )、
組織化 ( 建立教材的內在連結 )、
個人化( 讓教材內容與個人的先備知識之間連結起來 )
三、善用認知策略知識
很多學生都需要學習如何學習 ( learning how to learning )
四、善用迴饋訊息淘汰錯誤
- 認知學派認為迴饋的主要功能在提供訊息。
- 認知學派認為學習者主動形成假設,只有在造成錯誤的時候才會改變其假設 ( Mayer, 1983 )。
- 大部分有用的訊息都是來自於負迴饋,大部分深刻的學習都是來自於發現錯誤。
五、重視認知歷程,而不只是偏重結果與最後產品
- (一)、認知學派非常強調解題時的歷程,因為:
- 如果答案不正確,我們必需知道出錯的原因在那裡;
- 第二,即使答案正確,學習者所用的方法或所經歷的歷程,仍然可能是錯的或非常無效率的;
- 第三,即使答案和方法都正確,但正確的方法往往不只一個,不同的學習者往往用了不同的解題策略。
- (二)、在重視歷程的導向之下,成績評量應該重視「形成性測驗」( formative tests ),而不是「總結性測驗」( summative tests );應該重視診斷測驗,而不是成就測驗。br/>
- (三)、2018 PISA公布:根據以下三個指標:
1、「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
2、「當我失敗,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
3、「當我失敗,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學生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學生。br/>
- 提問:
- 你對這個發現,有何評論?
- 從建構論的觀點來看,害怕失敗的心態對於學習有何重大不利?
- 如何培育學生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請提出具體策略)?
- 為什麼我們的學生那麼害怕失敗?這與華人文化有關嗎?如何改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