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培力/論述與實踐/第四次上課/分組討論/統整: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跳轉到: 導覽搜尋
第 1 行: 第 1 行:
 
[[分類:海星培力/論述與實踐]]
 
[[分類:海星培力/論述與實踐]]
==小組選題-1==
+
===小組選題-1===
 
2018 PISA公布:根據以下三個指標
 
2018 PISA公布:根據以下三個指標
 
#「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
 
#「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
第 14 行: 第 14 行:
  
 
請分享一段你的教學經驗(對象可以是學生或自己的孩子等,如果沒有教學經驗,就想像一段設計),並說明這種教學經驗(或設計)如何呼應主動原則、適應原則及/或發展原則,因而頗能引導自主學習!
 
請分享一段你的教學經驗(對象可以是學生或自己的孩子等,如果沒有教學經驗,就想像一段設計),並說明這種教學經驗(或設計)如何呼應主動原則、適應原則及/或發展原則,因而頗能引導自主學習!
 
+
====舉例====
 +
#團體活動中(7~10人),上課開頭以問大家覺得最近覺得什麽有趣好玩開始,然後在學生報告自己的興趣的過程中,我就會引導學生去連結他們的生涯相關的話題,如喜歡音樂就放到音樂學群(包含更細門類的群,裏面有相關的子學科)等。
 +
#帶'''自閉症'''孩子的生命教育中;孩子們比較難以去理解別人,容易嘲笑對方,彼此看不上眼。<br/>我的目標是希望他們能理解別人的處境,產生憐憫(共情?),所以我讓他們去練習如視障者寫字或是盲人走路,然後事後去引導他們去思考相關情形下自己的狀態和感受。<br/>孩子們會在過程中表達自己渴望得到幫助,渴望被關愛等。<br/>他們從原來的“這麽簡單他們都不會”的態度變成去反思他人當時的真實處境是什麼
 +
#做手工活動,發現人無論年齡,對這些手工材料的認知是一個一個臺階這樣構建的;9歲的人和19歲的人對同樣的材料,如果雙方都是的首次接觸,他們的認知都是在一個層級。('''發展原則''')
  
 
===小組討論選題-3===
 
===小組討論選題-3===
  
 
請分享一段你的學習經驗(從小到大的某一段學習經驗),並說明這段經驗如何呼應主動原則、適應原則及/或發展原則,因而頗能代表你的自主學習經驗!
 
請分享一段你的學習經驗(從小到大的某一段學習經驗),並說明這段經驗如何呼應主動原則、適應原則及/或發展原則,因而頗能代表你的自主學習經驗!

2020年5月5日 (二) 10:53的修訂版本

小組選題-1

2018 PISA公布:根據以下三個指標

  1. 「當我失敗,我擔心其他人怎麼看我。」
  2. 「當我失敗,我怕其實自己沒天分。」
  3. 「當我失敗,我會質疑自己的未來規劃。」進行調查
    ̇ ̇ ̇

結果發現:
台灣學生是全世界最「害怕失敗」的學生。你對這個發現,有何評論?
從建構論的觀點來看,害怕失敗的心態對於學習有何重大不利?
如何培育學生勇於嘗試、不怕失敗的精神(請提出具體策略)?
為什麼我們的學生那麼害怕失敗?這與華人文化有關嗎?如何改變學生這種心態?

小組討論選題-2

請分享一段你的教學經驗(對象可以是學生或自己的孩子等,如果沒有教學經驗,就想像一段設計),並說明這種教學經驗(或設計)如何呼應主動原則、適應原則及/或發展原則,因而頗能引導自主學習!

舉例

  1. 團體活動中(7~10人),上課開頭以問大家覺得最近覺得什麽有趣好玩開始,然後在學生報告自己的興趣的過程中,我就會引導學生去連結他們的生涯相關的話題,如喜歡音樂就放到音樂學群(包含更細門類的群,裏面有相關的子學科)等。
  2. 自閉症孩子的生命教育中;孩子們比較難以去理解別人,容易嘲笑對方,彼此看不上眼。
    我的目標是希望他們能理解別人的處境,產生憐憫(共情?),所以我讓他們去練習如視障者寫字或是盲人走路,然後事後去引導他們去思考相關情形下自己的狀態和感受。
    孩子們會在過程中表達自己渴望得到幫助,渴望被關愛等。
    他們從原來的“這麽簡單他們都不會”的態度變成去反思他人當時的真實處境是什麼
  3. 做手工活動,發現人無論年齡,對這些手工材料的認知是一個一個臺階這樣構建的;9歲的人和19歲的人對同樣的材料,如果雙方都是的首次接觸,他們的認知都是在一個層級。(發展原則

小組討論選題-3

請分享一段你的學習經驗(從小到大的某一段學習經驗),並說明這段經驗如何呼應主動原則、適應原則及/或發展原則,因而頗能代表你的自主學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