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教育社群/全民國防

出自福留子孫
在2023年12月1日 (五) 14:20由閉恩濡對話 | 貢獻所做的修訂版本

跳轉到: 導覽搜尋


議題描述

  1. 分享從五月到現在累積的成果
  2. 分享連結了哪些單位
  3. 和黑熊學院不同的地方是?(黑熊主打做教案,那聯盟想要做的國防教育差距在哪裡?)

當日論壇紀錄

引言一:如何做好平戰結合分享人:任懷鳴(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全民國防小組召集人)

目前台灣針對因應戰時的社會準備,有三個法源。 一、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為了戰時的準備。法案裡很明確提到準備階段,要有演習。所謂動員準備分類計畫?就是根據法案,要求中央政府,有八大分類準備方案,並由八個部會準則去擬定。每個準備方案又會細分準備計畫,不管是國防、民生、交通,都要根據這個法案,有分類準備計畫。演習是依據準備方案,「得」進行演習。(「得」在法案裡的意思是,可以執行也可以不要,所以到底要不要?) 二、災害防救法:政府在進行災害防救時,要結合民防與全民防衛動員體系,所以和另外兩個法源,其實是連動並需要整合在一起的體系。在各機關都需要實施演習。 三、民防法。開宗民意就有寫,他立法的用意是平時就要做到防災救護,戰時有效支援軍事。所以他也有因應戰時的功能。民防法也有規定需要演習。民防法體系龐大,責任其實也訂得很清楚,疏散與災害防護也都有提到,但我們平常的準備,長期來說就是不落實。民防法下面有個子法:有規定災防的演習、防空演習、全民防衛動員的演習。但是問題就是,我們都沒有感覺到演習時,「民防團隊」有做到什麼。

如何辨識民防團隊?有三大類,一是政府機關,大概是從縣市政府、區公所到鄰里,都有整隊;第二是特種防務團,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八大部門;第三是防護團,包括各級機關、一百人以上的學校,都要成立防護團。問題就出在,我們的防護團,所謂長年的訓練,行禮如儀。而且幾乎看不到演習。

這三部法令也都還有相關的子法,我們如何看到這些法案資料?「全民防衛動員署」的網站可以看到。裡面就有這三大類的法規系統。法規雖然多,但落實狀況如何,人民是很存疑的。

全民防衛動員準備綱領。目前可以收得到的,就是收到這三份文件。第一就是行政院層次的全民動雃防衛準備綱領;第二是分類準備計畫。另外可以在網站上找到相關部門的分類計畫,其一是教育部,其二是文化部針對新聞方面的防衛計畫。有詢問過其他部會(沒聽清楚),但是回覆這是機密,沒辦法看到。第三就是分類計畫下面還有執行計畫,也就是各地方政府,針對各部會提出的分類計畫,提出縣市層級的執行計畫,而且都有規定什麼時候要完成。並且,也要透過演習進行驗證。另外補充,經濟部有一個「物資動員業務說明」,但是簡報而非完整的計畫書。物資動員經濟準備方案,有可能就是剛剛八大類計畫裡的其中一個,又或者是與其他部會結合的分類計畫。最近全動署有推出一個新版的全民防衛手冊,包括防空避難的基地,以及相關的消防署或警政署的app,裡面有災防措施和資訊。以及各地的急救站資訊。不過這些資訊,看起來都是沒有經過演習驗證的,就像有些就醫資訊實際搜尋過並沒有找到。

https://youtu.be/k8S5vuDuhIA?si=N1tJtMf7bhEpepD1 (民安演習的效果如何,其實也讓民眾有些懷疑。)

引言二:要攻打台灣,直接攻擊台灣的電網就可以。分享人:丁志仁(教育再公共化聯盟 執行秘書)

http://well-being-ng.net/wellBeingNg/index.php?title=台灣電網靭性/學校微電網 從1999年開始,因為台南的326號電塔傾斜,就發生全國大停電。去年3月3號,也因為興達電廠操作不當,導致電塔跳機。這22年來,停電的原因幾乎相同,而且停電期間,我們請邱強,寫一部關於台灣電網脆弱,以及如何因應的辦法,但22年過去了,結果還是一樣。

臺北是一個超大電網,有桃園的龍潭超高壓變電所來發電;南部則是由龍崎超高壓變電所,供給南部的電力;中部則是有個中寮超高壓開閉所,用來協調北部和南部的電力。而這幾次的大停電活動,等於是在告訴對岸,要開戰時直接把我們的電廠打壞就好,根本不必派出千顆飛彈。把電廠打壞,就很難調度水與其他資源,也會形成全台大恐慌。

如何解決這個解法,以新店烏來的福山國小為例。蘇迪樂颱風,曾經讓烏來的福山部落,陷入停電十幾天。而為了因應這些停電狀況,台電就在福山國校設立了一個微電網。包含三組太陽能光電,並且有一個配電盤,用來切換是要聯網用電還是使用獨立電網。這整套設備僅需要七百萬。從這個案例可以看到,假如我們有這種防災型的微電網,民眾就不至於陷入恐慌。建議把鋰電池改成磷酸鐵鋰電池,價格低、不會燒、壽命長,這樣對當地居民的接受度就提升。

同時,這個議題和少子化也有關。再過幾年,全台灣會有一大部分的學校,都沒有學生。那假如能在不同地區都設立微電網,將這些學校設置成地區性的微電網示範中心,以及社區型的共學中心。一舉數得。

引言三:人文國中小國防教育課程分享分享人:周樂生(宜蘭人文國中小校長)

暑假對外開放的全民國防營隊:https://www.youtube.com/watch?si=MwprQE6lxXGmzRk0&v=724msn8a5Jk&feature=youtu.be

本學期的課程,加入了手槍的部分。由於我們是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發,所以會遇到的事情就是我們都以教育出發,而不觸碰政治、宗教等問題。但其實在一個完整的教育環境中,我們無可避免會接觸到這些問題。人文國中小由於很在意公民養成,所以我會去思考說,一個公民的責任是什麼。並且,在什麼樣的狀況下,你願意犧牲自己的權益、又或者可能會侵犯到他人的權益。

我前陣子去參加民主教育論壇,有遇到一個住在中印邊境的老師,他們那個區域經常會有印方和中方的軍隊有衝突。那麼,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你會鼓勵小孩,以保護國家的名義上戰場?還是他們應該要保護自己,不要參與戰爭?這些是想要在等下的討論時間裡去討論的。

之前的疫情也是,我們作為公民,我們是認為只聽中央疫情指揮部的政令就好?還是我們自己也會查一堆資料,自己整理出一套因應疫情的防護程序?

就例如剛剛講演習,如果在演習與防衛過程中,如果有黑道和第五縱隊在裡面搗亂怎麼辦?我們大概只會想說,那就叫警察來處理就好;可是參與過涉及與短槍訓練就知道,黑道很多武器都是國外進口的,警察的防彈衣甚至防不住。

引言四:高中生全民國防課程分享分享者:林安恬(北一女中高三生)

全民國防概論:課本有介紹各國的國防理念與制度,包含美國、以色列新加坡。其實課本針對這些兵役制度非常詳細,但我們講課時,老師只提到是軍隊多少人、徵兵制還是募兵制之類的。那這些其實有點可惜,因為希望可以增加多一點和台灣的連結。

國際情勢與國家安全:有提到傳統與非傳統威脅。也有提到國際情勢和國家安全的議題,但案例都是少子化之類的,其實和公民課的內容差不多;但針對項國防洩密案,反而提到的不多。反而要了解這些訊息,我自己是額外看報導者的專題才會了解。

覺得整個國防課,雖然涵蓋內容廣,但其實很沒有焦點,也並沒有增加我們對台灣國防制度的信任感,甚至覺得很像抖音上講的,台灣的國防很爛、打不過中國之類的。

有提到台灣海洋的戰略價值,但是像我去聽黑熊的課,就會提到台灣海峽之於世界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與貿易路線。那其實這就一定程度的破解了所謂「中國封鎖台灣海峽我們就完蛋」的這種謠言,因為中國做了這件事根本無法和全世界,以及第一島鏈的國家交代。光是提供這些資訊,其實就能做到一定程度的闢謠,以及了解台灣國防的優勢以及增加信心。

打靶課很歡樂,很像在打漆彈。但我們並沒有因為這堂課,就覺得打靶訓練對我們有什麼幫助。

戰爭史:像鄭成功復台和乙未戰爭的故事,都只是在塑造民族英雄;而非讓我們重新去思考這些戰爭讓我們學到什麼?例如從諾曼第登陸日,我們可以分析說搶灘和陸戰的難處,那就也一定程度會去思考「中國一登陸台灣島我們就完蛋」這種事。老師的分享,對加強台灣國防沒什麼幫助,他講的觀點是說西方國家逼迫俄羅斯去攻打烏克蘭;但其實俄烏戰爭可以提到非常多,包含資訊戰之類的。

對國防課的未來期許:國防課的目的是希望我們對於國防體系除了更了解以外,也能增強信心。但是實際並沒有打成這個效果。除了對國際議題有很多與戰爭無關的話題與觀點以外,而且對國際戰爭與台海情勢也沒有闢謠的功能。有一個很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在戰爭與民防的角色,因為現在大家都覺得國防離自己很遠。但資訊戰已經讓我們知道這件事並不遠。

基礎的防護知識,可以多講一些實作的防護知識,還有防空洞或避難基地的使用路線和方式之類的。另外就是師資,我自己認為由於不是所有老師都是國防或軍事專業出身,這可能也是因此會有種在討論公民議題,而非聚焦討論國防議題的感覺。同時希望可以更直面當前國防體系的缺失,因為台灣的國防系統雖然沒有抖音上講那麼爛,但是也仍舊有很多需要我們一起去監督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