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早期寫字板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伊拉克早期寫字板

伊拉克早期寫字板,是一個於西元前三千一百年至西元前三千年間製作的寫字板。

寫字板

莎草紙
以羊皮紙裝訂而成的書
帕加馬王國的版圖

在西元前三千年的兩河文明,那裏正是來自四方商人的交匯點,逐漸增大的通商量使得透過實體記載資料更為重要,於是,那裏的人們透過以蘆葦莖在泥板上刻畫符號以方便記錄,泥板就成了寫字板。 美索不達米亞人持續使用泥板作為書寫工具一直到亞述帝國時期,亞述帝國統治期間,莎草紙傳入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人便不再使用泥板。

當時埃及把莎草紙出口到歐洲、西亞等地,為埃及的經濟和文化帶來了蓬勃的發展,由於法老王對莎草紙的生產和出口有壟斷權,因此在古埃及世俗語中被稱為“Paperaa”,意思是「法老的財產」,傳到希臘後在希臘語中被稱為Ραπυρος(Papuros),拉丁語吸收了這個詞,轉寫為“Papirvs”,後來這個詞在英語中被正式的轉寫為“Papyrus”,至今作為莎草紙的稱呼;而截短後的“Paper”一詞沿用到現代所使用的紙。

有一段時間,歐洲主要民生用紙使用的是莎草紙,不過也很常使用羊皮紙。西元前170年左右,據說在土耳其西部一個名叫帕加馬的王國,那裏的國王歐邁尼斯二世發明了羊皮紙,他將羊皮經石灰處理,剪去羊毛,再用浮石軟化,便成了這種新的書寫材料,不過歷史上有很多國王發明物品的例子,大多都不是真的,所以這件事情還是有些存疑。

另一方面,在中國,西元前100年新疆的維吾爾族就有使用麻類植物纖維來造紙的技術、漢朝初期有蠶絲製成的「幡紙」來替代笨重的竹簡,但是「幡紙」相當貴重,無法普及。

東漢,蔡倫以樹皮、麻頭和破布造「宣紙」,紙自此能夠量產;晉代時造紙術有進一步的發展:藤被廣泛地用作造紙材料。人們開始將大批竹簡文書,謄抄到紙上,紙代替竹簡成為文字載體,中國紙也經過絲綢之路向西域傳播。

唐朝時政府更進一步設立了官方的「官辦紙坊」,統一管理紙張流通,日本和印度透過貿易和遊學從中國得到造紙技術。在盛唐時期,紙張透過唐朝與阿拉伯帝國之間的戰役傳到了西方世界。

造紙術傳入美洲要等到中世紀時,歐洲殖民帝國將紙帶入美洲,並在當地建設小型造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