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什葉派宗教遊行標幟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展品說明

  • 展品:什葉派宗教遊行標幟
  • 發現地:伊朗
  • 發現年代:西元1650年~西元1700年
  • 使用材料:鍍金黃銅
  • 高度:127cm
  • 寬度:26.7cm
  • 深度:4.5cm
  • 經度:53.9687
  • 緯度:32.0863
  • 伊朗1.jpg伊朗圖
  • 1650.jpg西元1650年
  • 1700.jpg西元1700年

伊朗什葉派

什葉派的由來

  • 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第二大教派,原意為追隨者,在歷史上曾出現過「穆阿維耶什葉」、「奧斯曼什葉」和「阿里什葉」等,目前則專指擁護阿里的人,與遜尼派同為伊斯蘭教兩大教派。

王朝與宗教

先知

  1. 阿拔斯一世蓋的柔特菲拉清真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紀念碑,建築的結構都被標示出來,裝飾著銘文、真主的話語、先知的言詞、或其他聖經的經句,也有先知的名字,有穆罕默德,先知的女兒法蒂瑪,她的丈夫阿里,他們的兒子哈桑跟海珊。儀仗上也寫了三次阿里的名字,他對什葉派來說是第一位伊瑪目、也是信徒的精神領袖,這個儀仗也被稱為阿里之劍,儀仗的其他地方也寫著其他十位的伊瑪目的名字,他們也全是阿里的後裔,他們也跟阿里一樣都是殉道者。當儀仗高舉著並穿越大街小巷時,信徒們都會看到先知、法蒂瑪、阿里跟其他的伊瑪目。

宗教跟王朝

  1. 阿拔斯ㄧ世是薩菲王朝的國王,薩菲王朝在西元1500年左右開始當權,他們把什葉派伊斯蘭教設定為他們的國教,這個教派的地位就是在那個時候確立的。當時的英國都鐸王朝所發生的一些事情都有著有趣的相似之處,大約有伊朗要變成什葉派教徒的時候,英國也正式成為基督宗教的新教徒。宗教在這兩個國家裡不可缺少的決定性因素。他們讓自己跟有著敵意的鄰國有所不同,譬如說英國的新教徒跟西班牙的天主教,什葉派的伊朗跟遜尼派的鄰國土耳其。阿拔斯一世跟伊莉莎白一世是身處於同一個時代,他們都有著統治者罕見的政治才能,以及更加稀罕的宗教實用主義。阿拔斯一世跟伊莉莎白一世一樣,他們都熱衷於發展國際貿易和接觸交流。他廣邀全世界的各路人馬來造訪他在伊斯法罕的首度,他在接待中國特使的同時,也聘請了英國人當他的顧問。他開疆闢土,在過程中他俘虜了亞美尼亞的基督徒,並把他們帶回伊斯法罕。亞美尼亞人在那邊跟中東和歐洲的人發展了紡織品跟絲綢的貿易。之所以伊斯法罕會有其他宗教的教堂,是因為他們所做的貿易十分獲利,所以阿拔斯一世才會允許他們蓋教堂。來到這裏的人都很訝異於這種主動的宗教寬容。能夠容忍基督教跟猶太教的人有自己的禮拜場所,在穆斯林的國家裡還能獲得和平的包容。這種程度的宗教多樣性,是當時基督宗教的歐洲是想也想不到的。

伊朗什葉派宗教遊行標幟

  • 阿拉姆:阿拉姆是闊倫尼的摩西(Moses of Chorene)所寫的亞美尼亞歷史中一位亞美尼亞人族長,該名字是亞美尼亞語中使用較多的男性名字,在希伯來語和阿拉姆語中其起源和意義不同。
  1. 阿拉姆儀仗來自於伊朗,西元1650年到1700年,長127公分,寬26.7公分,厚4.5公 分。阿拉姆儀仗是一件用鍍金黃酮做成的華麗儀仗。這種儀仗原本是用於在作戰中使用的軍旗標竿,譬如像旌旗一樣是被用於在戰鬥當中,但是在十七世紀的伊朗卻把它們用在盛大的宗教遊行的場合,儀仗集結的不是英勇戰士,而是香火信徒。這個儀仗是在1700年左右製作的,儀仗的形狀大致像一柄長劍、劍身跟手柄中間有一個圓盤,整體長度超過一公尺。它製作方式是由鍍金黃酮這種典型的金屬加工而成的。不管儀仗的製作的風格或技巧方面有多麼國際性,這種儀仗還是用在什葉派穆斯林的儀式遊行中,裝在竿子上,在遊行隊伍中高高舉著穿越大街小巷,刀身上的鋒刃已經變成文字跟圖案的精緻裝飾。這些文字就是信仰的宣言,而且這類的文字也是什葉派當政的伊斯法罕的實體結構之一。

圖片

Shi'a religious parade standard 1.jpg Shi'a religious parade standard.jpg

地圖

伊朗.png

連結

  • 宗教與信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