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革命紀念盤

出自六年制學程
跳轉到: 導覽搜尋


展品說明

  • 瓷盤,來自俄羅斯聖彼得堡;繪製於一九二一年
  • 寬24.8公分、深2.87公分。
  • 經度:30.326892
  • 緯度:59.932737

CCI20150224.jpg


二十世紀初,新興的共產政權推翻了俄國帝制體系。此件紀念盤上彩繪無產階級勞工及身後充滿產能火光的工廠,宣示了這場革命的成功。瓷盤由皇家瓷器工廠燒製,彩繪於革命之後。至西元1921年,逾四百萬人已在俄國內戰及隨之而來的饑荒中喪生。盤面上的革命宣傳圖樣旨在提升士氣。

一個紀念俄國革命和新統治階級誕生的彩繪瓷盤。在鮮豔的橘、紅、黑、白各種色彩的外表下,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座意味著能量和生產力的革命工廠,而在畫面靠前的地方,還有一名象徵著無產階級的成員、邁著大步迎向未來。七十年的共產主義統治,即將揭開序幕。

設計者利用了盤子圓的形狀來加強圖像的象徵力。在盤子中間遠遠的地方有一座塗成紅色的工廠----這顯然是一座屬於工人的工廠----噴著白煙、明白顯示著良好的生產能力,鮮豔黃、橘色輻湊四色的光芒趕走了抑鬱過去的黑暗勢力。前方的一座小山丘上,有一個人從畫面的左方邁著大步。他煥發著光芒、就像工廠一樣,周身散發著金色光環,塗成紅色的剪影沒有任何細節,但我們知道他很年輕、他熱切期待未來。他顯然代表的並不是單一個人、而是整個無產階級,正走向他們親手打造的、更加光明的未來。在他腳邊的是一個工業齒輪、在他手上拿的是產業工人用的榔頭。他的下一步將踩過字母散落岩石間、破滅的「KAPITAL/資本主義」這個詞彙荒蕪之地。這個瓷盤的製作年代比當時早了二十年,是在西元1901年出廠的一件白瓷盤。設計這件作品的藝術家是阿達莫維奇(Mikhail mikhailovich Adamovich),他把第一期的一件瓷器轉變成一個清晰而有效的蘇維埃宣傳工具。

俄羅斯.PNG

1921年當時的俄羅斯地圖

Plate back.jpg

皇家瓷器場沙皇尼古拉二世的戳記和蘇維埃國家瓷廠的種子和鐮刀印記。

同時留下這兩個標記能帶來天大的好處,這會讓海外的收藏家更想花大錢來收藏。這種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世界之間的衝突與共生關係,就從這盤子的背面看得很清楚。

俄羅斯革命

  1. 1905年俄羅斯革命是一連串罷工和反對尼古拉二世政府的暴力事件。
  2. 1917年俄羅斯革命分為兩個階段:
    • 二月革命令尼古拉二世遜位,羅曼諾夫王朝滅亡。
    • 十月革命的結果就是布爾什維克黨奪得統治俄國的權力。
  3. 第三次俄國革命 (1918-1922年) 是反對布爾什維克的白軍發動的革命,事件包括喀琅施塔得叛亂 (Kronstadt Rebellion)。

1905年俄羅斯革命

被稱為第一次俄羅斯革命,是指於1905年至1907年間,發生於當時的俄羅斯帝國境內,一連串範圍廣泛,以反政府為目的,又或沒有目標的社會動亂事件,諸如恐怖攻擊、罷工、農民抗爭、暴動等,導至尼古拉二世政府於1906年制定等同於憲法的基本法、成立國家杜馬立法議會與施行多黨制。

這場革命沒有組織,沒有目標,也沒有單一原因,主要歸咎於幾十年的國家動亂和對羅曼諾夫王朝的不滿。俄國國內改革不力以及少數民族要求解放也是起因。沙皇指揮不力,導致軍隊在日俄戰爭中慘敗是最直接的導火線。戰後一直有連續不斷的軍人革命以及革命團體活動。

日俄戰爭

  • 發生於1904年2月8日 - 1905年9月5日,是大日本帝國和俄羅斯帝國為爭奪在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地區的影響力的戰爭。日俄戰爭最直接的後果是日本取得對南滿(中國東北南部)的控制及穩固對朝鮮的統治,所以日本勝利。
  • 俄國的戰敗,導致發生了1905年俄國革命。

血腥星期日

1904年12月,位於聖彼得堡的普梯洛夫工廠發生罷工,聖彼得堡各界認同罷工的民眾不斷增加,罷工人數攀昇至八萬人。1905年1月22日(儒略曆1月9日)清早,東正教神職人員蓋龐神父(又譯作加邦神父或葛朋神父)帶領一個為數約三萬人的工人組織到冬宮外廣場和平示威,目的是向沙皇遞交請願書,以表達勞工階層與社會底層人民的困苦。請求沙皇進行社會改革與終止日俄戰爭,並期望不要有超時的工作,要有合理的待遇。

尼古拉二世從1月8日起已移居在皇村,和平示威當天不在冬宮,當時負責守護宮庭的武裝士兵,列陣與示威群眾對峙,而聚集的民眾已漸漸增加到二十萬人,大家手拿著聖像、沙皇圖像,唱著聖詩與愛國歌曲,士兵後來對空鳴槍示警,不久之後便向群眾射擊,民眾在驚慌中逃亡而爭相推擠,蓋龐神父也在混亂中身亡。官方宣稱傷亡人數為96人死333人受傷,反對勢力宣稱死亡人數超過4,000人,保守估計約1,000人傷亡。此一血腥鎮壓事件,引起公眾的憤怒,俄國人民不再寄望沙皇,一連串大規模的罷工在各地發生。

BloodySunday1905.jpg

血腥星期日:冬宮外廣場,士兵向示威民眾開鎗

1917年俄羅斯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戰

  • 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保加利亞屬於同盟國陣營,英國、法國、日本、俄國、義大利、美國、塞爾維亞、中國、比利時等則屬於協約國陣營。
  • 俄國的戰線為東線(俄國對德奧作戰)
  • 結果協約國勝利

背景

1917年初,俄國的革命時機便已成熟;它為社會帶來了轉變的契機、卻也帶來了極大的未知。窮困鄉下居民往來於農、工業環境間的情形日漸頻繁,甚至選擇遷居,使得都市勞動力持續壯大。中產階級的白領職員、商人與專業人士(包括後期的醫生、律師、導師、記者、工程師等等)地位逐漸提升。即使是貴族,也必須在此不斷變化的經濟制度中尋找新的生存之道。當代另有新階級興起(例如無產階級與資本家),這些階級又依身分地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俄國的社會群體或社會邊界變得越來越難清楚界定。不只族群以各種方式分裂,他們的定界也因遷移的農人、勞動知識分子、仕紳專家等而逐漸模糊。擴展的商業文化已使得人們的生活改觀,重建了物質生活的面貌,並培育了新的物質慾望。

1917年,政治意識的蓬勃發展、革命思想的巨大影響力、及政府體制的軟弱與無能,本應使沙皇尼古拉二世體認到致力於改革的必要性。事實上在1917年1月,喬治·布坎南爵士,英國駐俄國的使節,曾忠告沙皇「打破您與人民間的隔閡、重新取得他們的信任」。但尼古拉否絕了布坎南的建言。

許多俄國人民對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獨裁及其政府的腐敗與過時聚怨已深。他們認為沙皇不理解俄國人民的需求與意願,而他們絕大多數是俄國惡劣的社會經濟條件的受害者。在社會方面,農人與勞工仍握有少量開創良好發展的機會。以經濟的角度而言,俄國的廣泛通膨與糧食短缺促進了革命的形成。在軍事上,軍糧、後勤與軍備的不足,使俄國在一次大戰期間蒙受慘重的損失;這更確信了俄國人民對尼古拉二世無能統治的觀點。最終,這些因素,伴隨著革命思想與運動的茁壯,引發了俄國革命。

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在沒有明確領導人及正式計畫的情況下突然爆發,原因或許是俄羅斯人已經對現行的體制感到厭倦。首都彼得格勒成了關注的焦點,而1917年2月23日(3月8日),排隊領取食物的人們突然發起了一場示威抗議。很快的上千名紡織女工走出工廠、加入他們——部分為慶祝國際婦女節,但主要為了抗議麵包的嚴重短缺。早先已有一大批人馬發動了罷工,婦女們停在所有營運中的工廠,召集工人們停下工作、加入示威遊行。群眾走過街頭,呼喊著「麵包!」、「給我們麵包!」。接下來的二天,罷工得到了上百名社會主義激進者的鼓舞,蔓延至全首都的工廠和商店。到了2月25日,幾乎所有彼得格勒的工業廠房,連同商業及服務業者,皆已停工。學生、白領階級與教師加入了街頭,及當時仍在運作的杜馬的公共會議,自由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的代表到此解決一個潛在的大難題。他們激烈的斥責現政府,並要求負責任的內閣。杜馬,其主要由中產階級所組成,為了防止革命發生,決議迫使沙皇退位。

2月25日的星期六傍晚,警方已無法控制情勢時,尼古拉二世,其拒絕聽從關於事情嚴重性的警告,向彼得格勒軍區首長,塞蓋·哈巴洛夫將軍,發出了致命的電報:「我命令你於明天中止首都的混亂,其在與德、奧相戰的艱難時刻令人無法接受的。」大部分的士兵在26日遵從了命令,但叛變,其通常由較低階的軍官所領導,在一夜之間迅速蔓延。27日早晨,街頭的工人,其中許多當時已武裝,有了士兵的加入,而士兵是受政府所派遣、為平息暴動而前往。然而,士兵當中許多皆選擇了謀反,他們加入群眾、向警方開火,很多時候刺刀上還綁著小紅絲帶。人力較少的警方接著也加入了軍方與平民的動亂行列。因此,首都近乎完全瓦解的軍力,有效逼使政府的防線崩解。

Nikolaus II. (Russland).jpg

到了27日晚間,內閣向沙皇提交了辭呈,並提議採臨時的軍事獨裁統治,但俄羅斯的軍方領袖拒絕了這個方案。尼古拉此時正與士兵在前線作戰,而親眼目睹了俄軍在坦能堡的敗仗。他變得非常洩氣,並意識到示威遊行規模之大的事實;甚至,他為他的生涯感到恐懼。他兒子惡化的健康情形(患有血友病)也讓他陷入了困境。尼古拉最終接受了失敗,並於3月13日退位,默默的,作為他為他的國家所做的最後一次服務,盼望著騷亂終結且為俄羅斯帶來團結與和諧。尾隨而來,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的崩潰——尼古拉的弟弟,其隨後應繼承尼古拉的王冠,拒絕擔任沙皇,除非獲得民選政府的支持;他要人民希望他擔任領導人——杜馬代表中的少數派宣布自己為臨時政府,由溫和改革派李沃夫擔任主席,然而領導重心逐漸移予了社會主義革命黨的亞歷山大·克倫斯基。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由弗拉基米爾·列寧領導,並以列寧描寫的卡爾·馬克思的思想、一種被稱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治意識為基礎。它標誌了二十世紀共產主義蔓延的起源。

1917年11月7日,布爾什維克黨領袖列寧率領他的左翼革命軍向臨時政府發動叛亂(當時俄國仍採用儒略曆,因此當代文獻記載日期為10月25日)。11月12-15日立憲會議選舉舉行,1月6日布黨的軍隊武力解散俄國立憲會議。十月革命在二月時完成了階段性任務,以蘇維埃,勞工與農民組織所推選的地方政府,取代俄國短命的臨時議會政府。自由黨與君主主義者的軍力,零散的組織成了白軍,倏即被派上戰場對抗布爾什維克的紅軍。

蘇維埃成員最初是自由推選的,但許多社會主義革命黨黨員、無政府主義者及其他左翼分子透過蘇維埃以抵制布爾什維克。在布爾什維克明顯於聖彼得堡與莫斯科工業地區以外取得了小幅支持後,他們便禁止非布爾什維克分子加入蘇維埃。其他社會主義者心生厭惡,於是轉而招幕一個「第三派俄國革命」。

第三次俄國革命 (1918-1922年)

  • 俄羅斯帝國因國內由布爾什維克政黨領導的10月革命導致政權瓦解,中途簽署停戰協議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此舉激怒了蘇聯國內和國外各種反對布爾什維克的勢力。

內戰

  • 1918年春,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支持的主要由前俄國的捷克、奧匈帝國戰俘組成的捷克兵團3萬餘人嘩變。
  • 1918年7月,白軍控制了從貝加爾湖到烏拉爾山脈的西伯利亞鐵路。
  • 1918年11月18日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的政府被原沙俄海軍上將高爾察克的政變推翻。
  • 1919年白軍3月高爾察克在西伯利亞調集40萬白衛軍越過烏拉爾山,侵入伏爾加河流域。
  • 1919年4月伏龍芝率領紅軍轉入反攻。
  • 1919年5月尤登尼奇白軍向彼得格勒發動進攻。
  • 1919年6月解放烏法。
  • 1919年6月底佔領察里津。
  • 1919年7月向莫斯科進軍。
  • 1919年8月解放烏拉爾,擊敗捷克叛軍。
  • 1919年9月伏龍芝被任命為南方面軍司令員。
  • 1919年10月佔領頓巴斯地區和基輔。
  • 1919年11月,布瓊尼的第一騎兵集團軍進攻鄧尼金的後方。
  • 1919年11月,尤登尼奇白軍被擊潰,退往愛沙尼亞。
  • 1919年11月14日,攻佔鄂木斯克,年底在伊爾庫茨克活捉高爾察克。
  • 1919年11月,攻佔刻赤,控制整個克裡木半島。
  • 1920年2月初,紅軍將鄧尼金白軍主力殲滅。鄧尼金逃往國外,沙俄男爵弗蘭格爾率殘部逃往克裡木半島。
  • 1920年6月,沙俄男爵弗蘭格爾殘部回到烏克蘭南部,進攻頓巴斯。

外國干預

  • 1918年蘇德停戰條約簽訂之後,英、法派軍隊佔領蘇聯的一些港口。
  • 1919年日本干涉軍在海參崴登陸。
  • 1919年英法聯合艦隊進入黑海,法國海軍陸戰隊在敖德薩登陸,英國干涉軍佔領巴庫。
  • 1919年高加索的鄧尼金得到美國可武裝10萬人的武器裝備和200名英國軍事顧問開始北進。
  • 1919年英國艦隊入侵波羅的海。
  • 1919年波羅的海艦隊擊退英國艦隊。
  • 1920年4月,華蘇斯基的波蘭政府74萬人的軍隊入侵烏克蘭,5月攻克基輔。
  • 1920年6月,圖哈切夫斯基率領紅軍反擊波蘭入侵軍,解放白俄羅斯。
  • 1920年7月逼近華沙。
  • 1920年8月波蘭軍反攻。
  • 1920年10月與波蘭停戰。
  • 1922年10月,佔據遠東部分地區的日本干涉軍被逐出蘇聯國土。

主要戰鬥在1920年基本完成,但直到1922年才徹底停止。

參考資料

  • 搜尋關鍵字中英對照:
    1. 杜馬 Duma:俄語「思考」之意,指議會(民意機關)
  • 資料來源:
  • 圖片來源: